馬續補 李歡 趙捧未 劉瑋 秦春秀



摘?要:[目的/意義]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已成為大數據時代下政府的必然選擇和現實需要,研究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對政府穩步推進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方法/過程]本文將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生命周期劃分為5個階段,在此基礎上從政策豐富度和滿足度兩個維度構建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模式分析模型。[結果/結論]研究發現,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進程的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政策模式。政府上網、信息共享時期滿足開放進程要求且政策措施豐富;政府信息公開時期難以滿足開放進程的要求且政策措施單一;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時期雖滿足開放進程的要求,但政策措施不夠豐富。
關鍵詞:政府;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生命周期;政策分析;政策模式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1.02.015
〔中圖分類號〕D63-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21)02-0141-11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The openness of publ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and practical need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era of big data.Research on the policy of opening publ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government to steadily promote the openness of public information resources.[Method/Process]The paper divided the open life cycle of publ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o five stages,then,constructed an analysis model of my country's publ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open policy model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policy richness and satisfaction.[Result/Conclusion]The study found that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open process of publ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owed different policy models.The period of government Internet access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pen process and the policy measures are rich;the period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wa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pen process and the policy measures were single;the period of publ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pen process,but the policy measures were not enough.
Key words:government;openness of public information resources;life cycle;policy analysis;policy model
公共信息資源作為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是由政府部門產生或管理的原始性、可機讀、可供社會化再利用的數據集。2013年《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了“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有關概念[1],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已成為大數據時代下政府的必然選擇和現實緊迫需要。
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進程經歷了政府上網、政府信息公開、政府信息共享和公共信息資源開放4個時期[2]。黃如花等[3]從數據開放生命周期視角進行政策主題內容分析,研究了不同生命周期階段政府數據管理情況。段堯清等[4]則從數據開放生命周期的概念內涵出發,對政府數據開放生命周期結構進行研究。此外,部分學者還基于數據開放生命周期對數據開放平臺[5]、數據開放隱私問題進行了分析[6]。從數據開放生命周期視角進行研究,能夠更好地對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進程進行量化分析[7],更加系統地反映政府數據開放的現狀,增強政策分析的細粒度[3]。但已有利用數據開放生命周期進行的研究僅涉及數據開放的平臺、隱私、管理等單一環節,缺少對政府數據開放系統性的分析。
因此,本文基于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生命周期,從“政策措施豐富程度”和“是否滿足開放進程要求”兩個維度構建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模式分析模型,剖析不同開放進程中的政策文本內容,明確開放政策制定的特征和規律,為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政策制定提出相關建議。
1?基于生命周期的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模式分析模型
在已有的數據開放生命周期研究基礎上,構建新的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生命周期維度。在此基礎上對政策文本進行量化分析,將政策文本的內容分別對應到各個生命周期中。基于此,從“政策措施豐富程度”和“是否滿足開放進程要求”兩個維度出發構建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模式分析模型,詳細剖析不同開放進程下開放政策的特征。
1.1?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生命周期維度
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生命周期是對數據產生和發展過程的概括,體現數據整個發展歷程的循環往復,包含了數據的產生、發展、再利用等階段。在現有的研究中,大部分學者都是以數據從產生到發展的過程為劃分基礎,根據具體的研究需求對整個過程進行拆分重組,從而形成整體的生命周期階段,大致可以劃分為產生、發布、利用、維護、監管、評價6個階段,詳細劃分結果如表1所示。然而已有的階段劃分存在粒度太細的問題,部分階段如發布和利用、監管和評價應屬于同一個階段或同時進行的內容,未能進行有效的整合。其次,已有的階段劃分忽略了開放過程中數據再利用或增值創新的環節,難以體現數據開放效用和價值。
本文緊扣以往政府數據開放生命周期階段劃分的基礎,從開放數據產生和發展過程進行劃分,對基礎的6個階段進行調整,進行階段的重新組合和內容的拓展,形成了籌備創建期、共享利用期、運行維護期、增值創新期和監督評價期5個階段,如圖1所示?;I備創建期、共享利用期、運行維護期和監督評價期分別對應數據的產生、發布和利用、維護、監督和評價階段。其中籌備創建期是數據產生階段中各類準備工作的集合和拓展;共享利用期是發布和利用兩個階段的結合,由于數據的發布利用和共享是一個緊密銜接的過程,難以明確區分,因此二者可劃分為同一個階段;運行維護期是維護階段中各類數據質量和安全工作的整合;而監督評價期則是監督和評價階段的合并,兩者作為數據發展后期的重要環節,共同目標在于對開放質量的把控和開放效果的衡量。此外考慮到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工作要強化開放數據增值創新利用的訴求[12],增加增值創新期這一階段,是對開放數據的再利用以及數據的增值創新成果的體現。增值創新期應發生在運行維護期之后、監督評價期之前,這是由于在對初步公開和共享過程進行運營和問題的維護后,需要進一步深化數據的再利用,才能更準確地對開放效果和開放質量進行評價。
1)籌備創建期。已有的研究中認為產生階段是數據開放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數據收集、專業人才、開放平臺等具體的措施。國務院強調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前期要對開放的目標規劃、制度保障和宣傳引導等工作做出詳細部署[13]。故本文認為產生階段應包括數據創建、專業的組織機構、完善的基礎設施、行之有效的目標規劃和制度保障以及良好的宣傳引導措施,并將此階段歸納為籌備創建階段。其中,數據創建包含數據收集獲取、數據標準等具體措施;組織機構包含專業人才以外的責任部門、利益相關機構等內容;基礎設施涵蓋開放平臺在內的一系列設施。
2)共享利用期。已有的文獻中發布階段主要是指政府數據對外公開和傳播。而發布階段不僅僅包含信息的公開和傳播,還應包含數據發布后的簡單利用,以及政府部門內部間的信息互通和共享[14],兩者都是信息發布的過程。因此,本文將發布階段定義為共享利用階段。既包含信息的公開利用,也包含信息共享的具體措施。
3)運行維護期。維護階段在已有的定義中是針對數據、平臺方面的管理,包含數據備份、更新、清理、平臺功能維護等具體內容。目前數據及平臺的安全保障也是開放的重要措施[15-16],推動開放工作穩步進行。故本文將數據管理、平臺管理、安全保障3個方面的措施定義為運行維護階段。
4)增值創新期。已有的文獻將利用階段定義為政府數據開放利益相關者利用開放的數據資源,采用數據分析和挖掘等手段,在政府決策、產業創新等方面產生價值[3],為公眾提供高效的數據服務[17]。因此,本文認為利用階段應包含政府治理、產業發展和公眾服務3個方面的措施,并將該階段定義為增值創新階段。其中政府治理涵蓋政府決策、政務升級等具體措施;產業發展包括產業創新和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等具體措施。
5)監督評價期。監管、評價階段在已有研究中強調數據監管和評估考核等開放后期的主要工作。隨著開放參與主體范圍的擴大[18],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應逐漸認識到社會參與以及公眾反饋評價在開放后期中的作用。故本文認為監管、評價階段應包含監督審查、績效評估、反饋評價和社會參與等主要措施,并將該階段定義為監督評價階段。其中績效評估包括對開放工作及組織機構的評估考核;監督審查涵蓋數據監管、機構工作審查等內容。
1.2?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模式分析模型
從開放進程和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準確摸清開放政策制定現狀、發掘深層次問題,才能找準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命脈[19],厘清公共信息資源開放不同階段的具體需求和詳細內容[20]。因此,為深入分析開放進程不同時期的政策情況,本文基于劃分的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生命周期階段,從開放的政策措施和開放進程兩個角度出發,以“政策措施豐富程度”“是否滿足開放進程要求”兩個維度構建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模式分析模型。
1)維度一:政策措施豐富程度
政策措施指的是政策制定者用來實現政策目標的工具或方式[21],本文的政策措施主要體現在不同生命周期階段中,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生命周期的每一階段代表了政策中的具體措施。因此“政策措施豐富程度”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措施數量的豐富,表示每一生命周期階段下開放政策中政策措施的數量;二是措施類型的豐富,表示政策措施處于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多少。于是,政策措施豐富程度可以用式(1)來表示:
政策措施豐富程度=(措施數量豐富程度+措施類型豐富程度)/2(1)
借鑒學科評價中對學科實力進行“分檔”評價的思路[22],本文分別對政策措施數量豐富程度、類型豐富程度進行量化。其中,措施數量豐富程度,按照政策措施使用頻數/每一進程下的總使用頻數的位次衡量,用1~3★表示,排名前10%為3★,前10%~20%為2★,前20%~40%為1★。措施類型豐富程度,用政策措施涉及的生命周期階段多少衡量,用1~5★表示,1★表示該開放進程下政策措施的使用僅涉及一個生命周期階段。依次計算每一開放進程下政策措施豐富程度的值,該維度取值由數量豐富程度和措施豐富程度兩者之和的均值確定。其中措施數量豐富程度和措施類型豐富程度取值均按得到的★數量進行相應的數值計算,1★代表1分,依次累計,★數量越多代表得分越大。最后將4個開放進程下政策措施豐富程度的值按大小排列,計算中位數的值,以中位數作為分界線,當政策措施豐富程度的值大于中位數則表示豐富,小于則表示不豐富。
2)維度二:是否滿足開放進程要求
據上文所述,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進程分為4個時期,每一時期都有不同的開放標準和要求,開放措施應符合國情和開放的現狀[23]。例如政府上網時期要求政府網站建設及信息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實現政府部門間互聯互通[24]。故該時期的開放措施應滿足基礎性建設的要求。因此“是否滿足開放進程要求”指的是開放政策中的政策措施是否與開放進程每個時期的國情和開放現狀相匹配。具體的量化方法按照該進程下涉及到的5種政策措施類型依次與該時期的標志性政策文件要求相比對,若有3個或以上的政策措施所表達的含義與開放進程的總體要求一致,則表示此政策措施滿足開放進程的要求,反之則表示不滿足。
3)基于生命周期的開放政策模式分析模型
本文參考波士頓矩陣分析方法的研究思路,采用四象限矩陣的方式對開放政策模式進行劃分。波士頓矩陣分析方法采用產品的銷售增長率和市場占有率兩個維度來進行產品結構組合的分析[25],企業能夠根據產品類別不同,采取不同的經營方式,調整企業的發展方向。基于此,本文通過“政策措施豐富程度”和“是否滿足開放進程要求”兩個維度構建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模式分析矩陣,將是否滿足開放進程的要求和政策措施豐富程度分別作為X軸和Y軸,以60%的開放進程要求滿足程度、政策措施豐富程度的中位數為分界線,將矩陣劃分為4個象限。根據實際的政策措施豐富程度和是否滿足開放進程的要求,將各開放進程政策劃分到相應的象限中,對應具體的政策模式?;谠摼仃噷残畔①Y源開放政策進行分析能更直觀地了解每一開放進程的政策特征,探析各開放進程下政策措施豐富程度和滿足開放進程要求之間的不同組合情況,有助于政府根據不同政策模式的特征調整政策制定的方向和側重點。
圖2?基于生命周期的開放政策模式分析模型
①模式一:該模式對應波士頓矩陣中的明星類區域,在該模式下政策措施非常豐富,數量多且涉及到生命周期各個階段。政策中的各項措施均符合開放進程的要求。并且,該模式下的開放政策措施較成熟,能夠為政府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良性發展提供助力,對開放政策的制定具有理論指導和實踐引領的作用。
②模式二:該模式對應波士頓矩陣中的問題類區域,雖然具有豐富的政策措施,包含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但卻忽視了開放進程的要求,政策措施不滿足或不符合時代的發展需要。該模式下的政策措施雖然能顧及到數據開放的各個階段,但在實施時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問題。同時這類模式也可以通過及時發現問題或積極引導、修正措施,逐漸向模式一轉變,實現措施豐富度與開放進程的雙達標。
③模式三:該模式對應波士頓矩陣中的瘦狗類區域,其特點在于缺少足夠的政策措施,不涉及或較少涉及政策生命周期各階段,完全不滿足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進程的要求,落后于時代發展腳步。該模式下的政策不能為開放工作提供指導,占用資源的同時開放效果也難以得到保障。因此,對無法取得實際效果的政策應及時摒棄。
④模式四:該模式對應波士頓矩陣中的金牛類區域,其特點在于滿足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進程要求的情況下,政策措施豐富程度有所不足,措施數量和類型豐富程度比模式一低。該模式下開放政策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且發揮已有措施的效力,能夠對開放效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要達到模式一的水平仍需進一步豐富開放措施。
2?數據收集與政策文本量化
2.1?政策獲取及預處理
本文主要選取來自國家層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共中央、國務院及下屬各部委共77個部門)的相關政策文本,文種類型含意見、通知、辦法、綱要等共10類。檢索方法為利用“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公共信息資源共享”“政府數據”“政務公開”“政府數據開放”“信息公開”“信息開放”等關鍵詞在國務院及各部委網站,以及萬方法律數據庫、“北大法寶”“北大法意網”等政策法規數據庫中進行逐一檢索。相關政策的時間跨度為1998年1月至2018年8月。為保證樣本數據的針對性,過濾掉與公共信息資源開放不相關的政策文本,最終采集到國家層面的政策文本共310篇。
2.2?政策文本量化
將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文本中的開放措施,依據實際含義與生命周期各階段對應。將每篇政策的最小段落定義為一個分析單元,單元編號按政策的“章節號—序列號”進行編號。再將每個單元中的政策措施匹配到相應的生命周期階段,如圖1所示,按“政策編號—單元編號—生命周期編號”的方式進行編碼,具體編碼過程及方式示例如表2所示。如編碼“1-2-4-12”表示政策編號為“1”,單元編號為“2-4”,生命周期編號為“12”,即該段政策文本屬于“制度保障”的內容。基于此即完成對每篇政策文本的量化,為下一步的結果分析奠定基礎。
3?基于生命周期的公共信息資源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統計編碼后得到的政策文本數據,分析每一開放進程下處于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政策措施的使用情況,并根據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模式分析模型對開放進程4個時期的政策特征進行分析。
3.1?開放進程下處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政策措施分析
根據編碼后的政策文本數據,得出每一開放進程下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政策措施數量及生命周期5個階段的政策措施數量占比,如圖3所示:從開放進程的角度來看,隨著開放進程的不斷發展,開放政策措施數量顯著提升,尤其是政府信息共享時期增長最為明顯。每一開放進程中處于籌備創建階段的政策措施數量占絕大多數,說明開放進程4個時期均注重籌備創建方面的政策制定。政府信息共享時期關注增值創新的政策明顯多于上網、公開和開放3個時期;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時期則更關注監督評價方面的政策。從生命周期5個階段來看,各階段的政策措施使用數量分布并不均衡,籌備創建階段占比45.33%,增值創新期的政策措施數量最少,僅占比8.16%。可見目前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仍側重籌備創建階段,缺少對增值創新的關注。
3.2?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模式分析
根據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模式分析模型,分析開放進程4個時期的政策是否符合開放進程的要求,以及政策措施的豐富程度,明確4個時期開放政策制定的優勢與問題,為以后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依據。
按前述開放政策模式分析模型衡量標準,利用政策措施豐富程度計算公式對每一開放進程下政策措施的使用頻數進行計算,得到政策措施豐富程度,如表3所示。
以政策措施豐富程度的中位數7.75為分界值,按開放進程目標的要求,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進程4個時期分別屬于3種不同的模式,如圖4所示。
1)政府上網時期(模式一)
政府上網時期處于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起步階段,開放各項工作基礎薄弱、經驗不足,需要率先從數據收集、創建等一系列基礎性工作入手,不斷豐富并完善開放的各項政策措施。根據上述分析可知,該時期著重關注籌備創建、共享利用和運行維護方面的政策,針對數據創建、信息公開等措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例如國土資源部有專門針對數據建設和信息公開的文件[26],詳細部署了數據的收集與創建、公開與利用等的多項工作內容,對公共信息資源開放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滿足該開放進程下的要求。同時該時期對政策措施的使用涉及到生命周期的多個階段,政策措施豐富程度達到8.5,遠高于其他3個時期,政策措施非常豐富。所以政府上網時期滿足該開放進程的要求且政策措施豐富程度高于分界值,屬于模式一。
2)政府信息公開時期(模式三)
政府信息公開時期是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初步發展階段,各項開放工作的基礎已有所完善,政府尤為注重對信息的進一步公開工作,需要進一步擴大公開范圍、完善公開方式、規范公開程序等。而該時期所制定的政策反映出政府主要關注籌備創建方面,對信息公開利用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與共享利用階段相關的信息公開利用、信息共享等措施雖有涉及,但與其他3個時期相比并無明顯優勢,難以滿足該開放進程的要求。此外,該時期的政策措施雖然涉及籌備創建、共享利用和監督評價3個階段,但政策措施豐富程度為7,低于所設定的分界值,雖然類型豐富程度和其他3個時期相同,但數量豐富程度卻遠遠不夠。這說明該時期政策措施的豐富程度并不高。因此政府信息公開時期既不能滿足開放進程的要求,又缺乏足夠豐富的政策措施,屬于模式三。
3)政府信息共享時期(模式一)
政府信息共享時期是公共信息資源開放不斷發展的階段,各項工作的重點進一步由公開向共享轉變,需要加快推進政府各項資源的共享,推動政府數據開放和利用[27],實現公開的價值[28]。該時期制定的相關政策反映出政府重視籌備創建、共享利用等基礎性政策措施,著重把握開放資源的增值利用,尤其是對產業發展、政府治理以及公眾服務方面的規劃,例如民政部明確提出要加強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等一系列措施[29]。這說明該時期的各項政策措施能夠滿足開放進程的要求,不斷完善并推動開放工作進一步發展。此外該時期的政策豐富程度為8,高于分界值,措施類型涵蓋生命周期多個階段的內容,使用數量也十分充足,對比其他3個階段有明顯的優勢。因此政府信息共享時期既能滿足開放進程的要求,又有豐富的政策措施,屬于模式一。
4)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時期(模式四)
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時期是深入發展的階段,該時期政府已具備充足的開放工作經驗和完善的開放基礎,需要進一步擴大開放范圍和參與主體,確保開放工作的穩步推進。據上述分析,該時期在關注籌備創建、共享利用階段政策的基礎上,對開放工作的監督評價進行了詳細規劃。鼓勵社會公眾參與開放工作的監督審查和反饋評價,督促開放部門做好績效評估等工作。為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工作的貫徹落實,提高開放的效率和社會參與度等方面做出實質性的貢獻,滿足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進程的要求。例如國務院明確提出要嚴格制定監管辦法,對審查、考評等工作加強落實,更加客觀公正地評價開放工作效果[30]。不僅為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工作有效率、有質量地開展提供了助力,也是當前開放階段所迫切需要的措施。但不足之處在于政策措施的豐富程度有所欠缺,尤其是缺少對增值創新和運行維護階段的措施。故此類政策需要進一步完善,不斷豐富政策措施的內容,鼓勵開放資源的增值利用,引導政策模式向模式一轉變。
綜上所述,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4個進程分別屬于不同的政策模式,整體表現出模式間的轉換。這是由于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是一個持續不間斷的動態過程,政策的制定圍繞著開放進程展開并不斷調整變動。1998年4月我國第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政府網站——青島政務信息公眾網建立,標志著政府上網時期的開始。之后開展了全國性質的“政府上網工程”,該時期的政策措施能夠較好的適應發展需要,呈現模式一的特征。隨著開放進程的進一步推進,我國進入政府信息公開時期,公眾對信息開放的需求增大。國務院2004年印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把政府信息公開作為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內容。然而,直到2008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實施,才標志著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入高潮。這使得開放政策措施稍顯滯后,一系列的開放問題產生,未能滿足開放的需要,呈現出模式一到模式三的轉變。進入政府信息共享時期,信息的共享利用成為主流,政府也慢慢地積累和學習了一定的開放經驗。2016年9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了《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對信息共享工作的管理、協調、評價和監督等均做出了明確規定和要求。201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提出了加快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促進國務院部門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的重點任務和實施路徑。這使得政策措施豐富程度逐漸提升且滿足開放的實際要求,呈現出模式三向模式一的轉變。最后開放進程發展到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時期,開放的范圍、信息的增值利用、開放的運行保障等都有了明確的要求。由于前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開放經驗,形成了一定的開放基礎,政府能夠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開放措施。2018年1月發布的《公共信息資源開放試點工作方案》以試點形式具體部署了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任務,明確了開放的具體內容和要求,提出要不斷擴大開放范圍、豐富開放類型、推進增值利用等,契合該時期發展的具體要求。但由于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時期的發展時間較短,措施豐富程度方面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因此,開放政策模式呈現出模式一向模式四的轉變。
4?研究結論
本文劃分了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生命周期5個階段,基于生命周期階段,構建了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模式分析模型,對公共信息資源開放4個進程的政策現狀、特征和規律進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4.1?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進程中以籌備創建期政策措施為主,增值創新有所不足
由開放進程中每個生命周期階段政策文本數量分布可知,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進程中政策以籌備創建期的措施為主,增值創新期的政策數量處于較低水平。這與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起步較晚有一定的關系。國家重視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初期的準備工作,將開放數據的基礎設施放在首位,不斷完善開放數據、組織機構以及制度的保障,加強宣傳引導工作,卻忽視了數據的增值與創新利用,忽略了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政府部門應注重全局考慮,把握發展重點,逐漸將政策制定的中心從籌備創建期過渡到增值與創新方面,逐步實現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價值,為政府治理、產業發展及公共服務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要兼顧開放數據及開放平臺的運行管理和維護升級等方面的政策引導和約束。
4.2?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進程4個時期的政策特點各異,屬于3種不同模式
根據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模式分析模型,將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進程4個時期分為3種不同的模式。政府上網、政府信息共享時期屬于典型的模式一,這兩個時期的政策既有豐富的政策措施,涉及籌備創建、共享利用、增值創新等多個生命周期階段,又滿足上網時期和信息共享時期的具體目標,能夠為開放工作提供有效的助力。在今后開放政策制定的過程中,要不斷參考并延續此類政策的制定,優化政策內容,有效指導并推進開放工作的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時期屬于模式三,該時期的政策既不滿足開放進程的要求,又沒有豐富的政策措施支撐,難以促進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工作的展開,今后制定政策時要注意避免此類問題?,F階段正處于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時期,屬于模式四,主要的特征是政策措施滿足開放進程的要求,但豐富程度不足,缺乏對運行維護、增值創新等方面措施的使用。因此后期政策制定中應注重對運行維護、增值創新方面的政策措施進行規劃部署,不斷豐富政策措施的類型和數量,引導政策制定向更符合時代特征要求的方向轉變。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gov.cn/zwgk/2013-08/14/content_2466856.htm,2018-12-08.
[2]中國網絡空間院.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
[3]黃如花,溫芳芳.開放政府數據生命周期視角的我國政府數據資源管理政策文本內容分析——國家各部門的政策實踐[J].圖書館,2018,(6):1-7,14.
[4]段堯清,姜慧,湯弘昊.政府開放數據全生命周期:概念、模型與結構——系統論視角[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9,42(5):35-40,50.
[5]王衛,王晶,張夢君.基于數據生命周期的政府數據開放平臺框架構建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9,(3):107-112.
[6]蔡志余.數據生命周期視角下的開放政府數據隱私風險控制策略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9.
[7]丁紅發,孟秋晴,王祥,等.面向數據生命周期的政府數據開放的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對策分析[J].情報雜志,2019,38(7):151-159.
[8]Attard J,Orlandi F,Scerri S,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Open Government Data Initiatives[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5,32(4):399-418.
[9]黃如花,賴彤.數據生命周期視角下我國政府數據開放的障礙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8,41(2):7-13.
[10]張聰叢,郜潁潁,趙暢,等.開放政府數據共享與使用中的隱私保護問題研究——基于開放政府數據生命周期理論[J].電子政務,2018,(9):24-36.
[11]魏悅,劉桂鋒.基于數據生命周期的國外高??茖W數據管理與共享政策分析[J].情報雜志,2017,36(5):153-158.
[12]魯春叢,張春飛.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邁出關鍵一步[J].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2018,(8):73-75.
[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4/29/content_5387400.htm,2019-09-20.
[14]農業部.關于印發農業部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EB/OL].https://www.gzdata.com.cn/c69/20170905/i2728.html,2019-09-20.
[15]譚必勇,劉芮.我國地方政府開放數據政策研究——以15個副省級城市為例[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8,41(11):51-56.
[16]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聯合開展公共信息資源開放試點工作[J].電子政務,2018,(2):52.
[17]孫鐵翔,朱基釵.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J].電子政務,2016,(8):101.
[18]李平.開放政府數據從開放轉向開發:問題和建議[J].電子政務,2018,(1):85-91.
[19]高天鵬,莫太林,周長霞.基于知識圖譜的國內政府數據開放研究現狀及熱點透析[J].現代情報,2017,37(11):147-155.
[20]黃靜,周銳.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理論的政府數據治理框架構建研究[J].電子政務,2019,(9):85-95.
[21]毛子駿,鄭方,黃膺旭.政策協同視閾下的政府數據開放研究[J].電子政務,2018,(9):14-23.
[22]樊秀娣,王曉茜.學科水平視角下的區域創新發展戰略——基于波士頓矩陣分析法[J].中國高??萍?,2020,(Z1):65-69.
[23]張曉娟,孫成,向錦鵬,等.基于國際評估體系的政府數據開放指標特征與模式分析[J].圖書與情報,2017,(2):28-40.
[24]張銳昕,王玉榮.中國政府上網20年:發展歷程、成就及反思[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5):43-50,168.
[25]樊秀娣,王曉茜.學科水平視角下的區域創新發展戰略——基于波士頓矩陣分析法[J].中國高校科技,2020,(Z1):65-69.
[26]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辦法(試行)》的通知[EB/OL].http://f.mlr.gov.cn/201702/t2017 0206_1437001.html,2019-08-31.
[27]韓普,康寧.國內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的關鍵因素分析及評價[J].情報科學,2019,37(8):29-37.
[28]陳美.開放政府數據價值:內涵、評價與實踐[J].圖書館,2018,(9):27-32.
[29]民政部.關于統籌推進民政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EB/OL].http://xxzx.mca.gov.cn/article/gzdt/201805/2018050000 9240.shtml,2019-09-10.
[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6/08/content_5200760.htm,2019-09-10.
(責任編輯: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