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湘琳
(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江西贛州 341000)
十九大提出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目標。2019年9月2日國務院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2035年建設成體育強國的戰略目標。高校體育作為國家體育強國建設的一部分,對推進中國體育事業建設具有重要推動意義。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的應用,改變了大學體育的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對高校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組織架構、管理方法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高校加快了體育信息化建設步伐,極大提高了高校體育管理工作效率[1]。然而由于高校各個部門信息化建設時間不同,信息系統由不同的供應商負責建設,不同供應商的軟件組織架構、編程程序存在一定的差異,各個系統無法實現兼容、擴展,導致高校體育信息管理系統無法與其他信息系統進行數據信息,造成高校數據資源的浪費。因此,本文基于高校體育管理信息建設目標和要求,建立分布式體育信息管理系統,解決高校數據信息無法兼容的局面。
高校體育作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在管理方面既具有其他部門管理的共性,又具有體育獨有的特點。具體體現在高校教師信息管理的封閉性,學生信息管理的開放性,不僅要完成對學生、教師等人的要素管理,而且還要完成對體育場地、體育器材等物的要素管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體育管理的難度。
體育管理混亂。體育管理的獨特性和復雜性,導致高校的體育管理比較混亂,信息化水平低,對信息收集和存儲不足,體育教師在管理過程中,往往憑借自己過去的經驗,體育管理主要以人工為主。隨著高校體育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各類體育器材的增多,人工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高校體育發展要求,高校體育各類數據缺乏統一的采集錄入、存放、分析和管理,導致體育管理工作缺乏連貫性。
體育信息化水平低。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中心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數量達到了10.07億人,手機網民人數占上網總人數的99.6%,其中20—29歲網民占比18.7%,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手機網民數量龐大。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高校網絡設施的完善,智能終端設備在高校教學過程中廣泛使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微課、翻轉課堂或者在線教育系統等,但是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水平低,大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講解示范+學生訓練等教學模式,大學生體育課堂學生人數多,教師無法一一指導學生的體育動作,導致部分學生的動作不規范,學生無法掌握正確的體育動作和技能。教師教學內容比較單一,無法滿足學生體育多樣化的要求,影響到學生學習積極性。其次,隨著高校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高校的財務、學生管理、日常管理、圖書館等基本實現了信息化建設,但是由于各個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時間不同,缺乏統一的標準,造成信息孤島,導致高校各個信息管理系統無法實現數據共享,無法發揮高校數據信息的作用[2]。
高校體育管理信息系統是在滿足高校規模擴大,體育教學資源相對緊張的情況,合理運用高校體育資源,優化體育教學流程,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體育信息管理系統作為高校信息化建設的一部分,在設計過程中必須達到以下目標。第一,信息系統具有良好的完整性,收集體育教學、體育訓練、體育人員等相關數據信息,打造集信息管理、查詢搜索、分析、輔助決策為一體;第二,系統具備良好的兼容性,可以將高校體育管理信息系統與其他綜合性體育賽事、政府相關體育部門、高校其他部門進行數據共享,可以采集多源異構數據信息,實現多源異構信息的共享。第三,系統必須具備拓展功能,可以滿足今后高校規模擴大、體育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要求,進一步完善高校體育管理信息系統。
高校體育管理信息系統作為一個全新的系統,在規劃設計過程中需要綜合高校實際情況,確保高校管理信息系統運行穩定性、安全性和先進性。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則:第一,先進性原則。在信息時代,科技日新月異,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各類信息設備更新換代的比較快,選擇的系統硬件和軟件部分必須具有先進性,符合當前互聯網信息發展方向和未來發展趨勢,設計具有前沿性,在一定時間內技術和系統不會過時,以免頻繁更換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增加高校的信息管理負擔。第二,可操作性。高校體育信息管理系統主要為高校體育教學科研工作服務,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到高校教學、科研、體育賽事等工作要求,總體規劃體育管理信息系統,保證系統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以免影響到系統的正常運行[3]。第三,以人為本。高校體育管理信息系統是為了高校體育教學、科研等工作設計,系統功能設計、軟件操作和操作界面必須符合人體美學要求,便于全校師生操作。第四,分布實施原則。高校體育管理信息系統還要實現與學校其他信息系統、體育競技系統等其他系統進行對接,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采用系統工程理論方法,實現與其他系統的信息集成、應用集成,并根據實際情況,分布與其他系統實現對接。第五,開放性原則。高校體育管理信息系統需要與其他系統實現數據共享,則必須具備開放性,滿足信息系統行業標準,可以實現與其他系統的無縫對接。
高校體育信息管理系統基于Hadoop框架下進行研發,軟件采用Spring、SpringMVC、SQL框架技術進行開發,計算機采用分布式結構。數據采集層可以與外部數據接口進行連接,解決高校體育信息管理系統與其他信息系統數據共享的問題;為系統提供歷史數據接口,可以解決歷史數據導入問題,外部數據進入到大數據庫的時候,采用數據清洗、數據轉換、批量采集,以及智能數據分析,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處理后的數據直接上傳數據庫進行存儲、分析和計算。系統應用層主要提供各個功能模塊的人機交互,通過WebUI、WebService、移動APP等方式,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信息服務。
高校體育信息管理系統功能模塊包括競賽管理子系統、教學管理子系統、體育器材管理子系統、學生管理和系統管理等模塊。
競賽管理模塊包括競賽報名、成績查詢、項目管理等內容,報名管理主要是網上報名、報名取消、項目類別信息查詢等內容;成績管理主要包括錄入比賽成績、查詢競賽成績、修改競賽成績以及成績公示等內容;項目管理主要是添加體育競賽項目、修改項目、賽事安排等內容。
體育教學管理模塊包括體育課程管理、選課管理、體育成績等內容,體育課程管理主要負責發布體育課程信息、修改體育課程信息、查詢體育課程信息、刪除體育信息等內容,幫助學生及時掌握體育課程信息。選課管理主要是提供選修體育課程,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體育課程,并提供體育課程學習資源,滿足學生學習要求。體育成績管理包括錄入學生體育考試成績、刪除體育考試成績、修改體育學習成績和查詢體育學習成績,體育教師根據學生每學期體育測試錄入、添加、刪除信息,為學生提供查詢服務。
體育器材管理模塊包括器材信息入庫、器材租借、器材設備維修保養等內容。高校采購體育器材后,將體育器材的類型、價格、規格、特點等相關參數錄入系統,為學生提供查詢。體育器材租借管理是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學習訓練相關需求向管理中心提出租借體育器材,系統自動記錄租借人、租借日期、歸還日期,并根據歸還日期,自動提供提醒信息,如果超過歸還時間。器材設備維護保養信息是根據體育器材的特點和使用頻率,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確保運動器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學生管理模塊主要是對學生的體能、運動習慣等進行管理,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增強學生的體制。該系統主要為學生提供各種體能測試,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體能,從而有針對性的提高自身體能;運動習慣是高校體育信息系統提供手機APP,學生登記個人信息后,系統可以自動記錄學生的運動情況,幫助學校了解學生的運動習慣和特點,從而有針對性的開展體育教學。
系統管理模塊主要負責對體育管理信息系統的管理,包括用戶管理、權限管理、個人信息維護等內容,用戶管理主要管理信息系統不同的用戶,根據用戶類別設置相應的權限,系統一共設置三級權限,一級權限為高校數據管理中心,負責對高校體育信息的采集、整理、存儲、發布和分析。二級權限是高校教師、高校職能部門和學生等相關主體,他們直接在信息系統上傳數據、查詢和使用數據;三級管理權限主要面對社會大眾,可以查詢高校相關信息。
基于大數據技術應用要求,高校建立分布式體育管理信息系統,可以為體育教師教學、學生管理和學習、高校體育運動器材管理、競技體育賽事舉辦等提供數據支持,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高校體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