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藝菲 雷濤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音樂欣賞作為人們陶冶情操、舒緩心靈壓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應該讓人們從小時候就能夠了解。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對音樂的欣賞,音樂欣賞能力的強弱跟學生音樂能力有關,音樂欣賞能力包括對音樂的分析和理解,音樂欣賞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創新出更優美的音樂,使人們能夠了解到更多的音樂內容。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教學;音樂欣賞能力
一、現今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不足
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音樂欣賞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有效幫助學生發展其審美能力,以便更好地對其進行美育。低年級的音樂欣賞教學不同于其他年級的欣賞教學,這一時期學生的感知覺有了進一步發展,但是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他們的想象力特別豐富,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和中學生相比,他們會更依賴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權威人物的評價,例如來自教師和家長的評價。在現今的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將學生放在被動的位置上,這不光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也不利于這個時期他們的身心發展。不光如此,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也略顯單調,他們將“聽、說”放在絕對重要的位置上,導致原本應該輕松有趣的音樂課變得沉悶枯燥,學生由此降低了自己的學習興趣。
二、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音樂的欣賞過程中,學生對其內容的了解和內容的掌握情況跟老師有著直接的關系。老師應該創造出輕松而有趣的教學環境,能夠和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提高自己的音樂欣賞能力。小學生的年紀較小,自制力較差,注意力難以集中,會被新鮮的事物影響。面對這些問題老師應該進行課程創新,將課程內容豐富化,使學生在學習時能夠受到吸引,從而進行學習。
(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首先,教師的教育理念必須與時俱進,能夠明白音樂鑒賞學習的真正意義。其次,教師應在學生課堂學習過程中為學生創建一定的適宜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放松身心,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一旦學生的想象空間得到開啟,教師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當然,教師對學生想象能力的激發與培養不應局限于一種方法,而應結合具體的內容與學生的特點靈活應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課堂反應應當秉著尊重、欣賞的態度,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肯定,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教師的關愛,才能更好地投入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才會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使音樂欣賞教學發揮其最大的有效性。
三、結語
在音樂教學工作中,小學教學是難點,教師需要給學生充分的信任感,并且具備極大的信心和耐心鼓勵學生、引導學生,要根據現代化教學目標與素質教育核心理念,不斷地優化教學過程,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主動參與,實現與音樂的對話交流,引導學生真正進入音樂的世界,愛上音樂。
(責任編輯:羅 ?欣)
參考文獻:
[1] 馬秋英. 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策略探析[J]. 天津教育,2021(08):142-143.
[2] 林發友. 從音樂欣賞開始——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的欣賞能力培養[J]. 新智慧,2020(20):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