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建強
摘 ?要:近幾年,互聯網技術發展速度較快,我國更是直接進入了大數據信息時代,在小學教學中開設信息技術課主要就是幫助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并將計算機中的信息在生活中進行有效運用,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文章就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展開研究,以期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課,為小學教育做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小學教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一、明確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生活化
想要對一門學科展開有效的學習,首先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在教學中嚴格按照教學目標開展教學工作。目前,很大一部分學校在信息技術教育中存在一定問題,其主要原因就是前期沒有設置有效的學習目標,沒有對信息技術課引起重視,導致教學過程中存在盲目性。將教學目標生活化需要從前期教育規劃開始,可以將教學目標設置成教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確運用信息技術,并從中獲取有效知識。教學目標可以結合實際情況來設立,可以設計多個層次的目標,例如教會學生開機、正確使用鼠標、認識鍵盤、能通過計算機使用互聯網、會下載文件、殺毒等,根據實際情況。
二、教學方式生活化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和其他學科的課堂教學有一定區別,由于此學科較為抽象,在實際的教學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例如在學習使用畫圖軟件章節時,可以將這節課當成一節美術課,教師先擬定一個主題,讓學生結合該主題利用計算機將其畫出來,有效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在圖形畫好后,還要引導學生對其進行保存,發送給教師,然后將各個學生的素材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通過這些素材制作一個幻燈片,將兩個知識點一同傳授給學生。小學的信息技術教材內容都是由淺到深,前后的知識點有一定的聯系,在這種情況下,積極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將有關聯的內容結合在一起講解,能幫助學生將整體知識進行梳理,更好地學習此課程。
三、加深實踐引導
在實踐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工作包括正面積極內容和負面消極內容兩方面的引導。首先,小學信息技術教材中不僅有計算機基礎知識,還有一些附帶內容,在教學中,不僅要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要對附帶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知識;其次,互聯網中有幫助學生更好學習知識積極向上的內容,同樣也有一些會影響到小學生身心健康的暴力和賭博相關的內容,針對這一現象,校園網和學生家庭中應該建立信息凈化體系,將這些不良內容隔絕在外,避免其影響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教學中,對學生開展教學引導工作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開展信息技術課,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有積極影響。但是由于小學生這一主題的特點等,在開展信息技術這一抽象學科時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想要保證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質量,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將教學和生活聯系在一起,保證其教學效率和質量。
(責任編輯:羅 ?欣)
參考文獻:
[1] 張倩倩.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生活化教學初探[J]. 小學生(下旬刊),2020(11):55.
[2] 楊賀.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的設計分析[J]. 新智慧,2019(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