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是我們國家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是對綜合性技能人才進行培育的重要場地,高職學生的道德素養以及優異的心理狀態直接影響著社會的和諧以及安定。所以在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當中應當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進一步重視起來,引導高職學生建立正確的情感觀念、道德觀以及價值觀。基于此,本篇文章就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進行了探究,希望可以為有關教育工作人員提供一些有效幫助。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策略;探究
引言:思政教育與其他課程不同,涉及哲學領域,是一種形而上學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以及精神教育,這對于青春活潑的高職學生而言吸引力極低,導致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開展相對較為被動,難以有效發揮出培養思想品德的重要作用。所以,高職教師需要對高職學生的心理進行更為積極的探究,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結合起來,有效解決高職學生人生路途發展中存有的不良心理以及扭曲的價值觀,培育出新時代的接班人。
一、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建立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職業院校在實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過程當中,應當進一步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是誰,有著哪些特征,以此為基礎對素質教育的目標進行制定,具體可以將健全高職學生的身心認可為目標。在這一過程當中,首先高等職業院校內部應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項課題探究,使得每一名教職人員都可以對新的思想整治教育理念進行有效學習,并充分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開展過程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與意義,與此同時還需要將教職人員劃分成為不同的工作小組,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十分堅實的基礎。其次,對于高職院校內部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可以運用分類的形式進行,對高職學生的學段以及年齡等等進行有效劃分,進一步了解到高職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思想動態,并由不同的工作小組負責不同學段以及不同年齡段的高職學生,尋找出不同高職學生存有的思政問題以及心理問題,并針對存有的問題進行專項課題探究,制定出輔導方案以及解決方案,協助高職學生建立友誼的思想以及心理建設。最后,為了促使高職院校教職人員可以對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更為及時有效的學習,院校相關領導還需要對各種研討會以及培訓教育活動等等進行更為積極的組織,協助教職人員對新的經驗或是理論進行更為高效的學習與借鑒,進一步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發展。
二、把握態勢,進一步推進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
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是一種定然的趨勢,充分符合高職院校的實際發展需求。具體而言,高等職業院校當中的學生大都處在18歲—23歲之間,并且沒有較多的接觸過社會,對于發展的認識、政治的認識以及社會的認識相對較為低下,與此同時自身還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并且心理相對較為敏感,存有自尊心極強的心理狀況,在遇見任何事情時候的處理也不夠成熟,對一些事情的處理方式以及得到的結果都會對自身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最終造就自身的心理素質以及價值觀念。所以,為了協助這一階段的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價值觀念的底蘊,就需要高職教師對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協助高職學生對成長過程當中的心理障礙進行有效克服,使得高職學生創造更為美好的未來。在對高職學生心理狀態進行了解的過程當中,可以對心理健康素質調研活動進行開展,充分結合調研結果來對高職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進行了解,及時掌控中職學生思想政治的進展特征,便于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及時調整。另外,還可以對心理輔導以及思政教育工作措施進行分階段的實施。比方說面對高職一年級的學生時,應當協助高職學生對遠大理想進行建立,以關注其心理健康狀態為主。面對高職二年級的學生時,則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心理學的教育內容,使得高職學生能夠對心理變化進行正確認識以及處理。面對高職三年級的學生時,則可以對就業教育進行增設,協助高職學生對職業道德進行培養,以溝通能力的培養為主。
三、搭建平臺,與高職學生進行更為高效的咨詢溝通
通過有效的交流以及接觸才能夠進一步了解到高職學生的思想狀態以及心理狀態。所以,高職院校就應當對咨詢溝通平臺進行建立,協助高職學生對學習以及生活當中的各種思想與心理阻礙進行有效化解。在這一過程當中可以積極的借助APP、自媒體以及網絡等等多種渠道,對多樣化的咨詢路徑進行建立,既可以有效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將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滲透進一步做好,還可以及時了解到高職學生的實際狀態。在對平臺進行有效搭建以后,還需要由具有心理專業指導能力的高職教師對平臺進行定期管控,或者是定期創建話題,對高職學生的情緒以及語言等等進行分析,如若從中發現存有異常思想狀態以及心理狀態的高職學生,應當與學生本人進行及時積極的溝通與交流,選用科學的方式去進行思想引導以及心理教育,為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進一步的保障。除此之外,除了對互聯網平臺進行借助以外,還需要對線下的咨詢室進行建構,與高職學生面對面的進行心理輔導,有效調節高職學生的情緒。通過上述多樣化的溝通咨詢平臺,與高職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協助高職學生對成長過程中的各類難題進行有效解決。
四、發揮功能,進一步推進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中,需要明白二者的重要作用。應當將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作用進一步發揮出來,對健康的心理環境進行更為積極的營建,通過創建健康的校園分配,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比方說,高等職業院校在實際開展思想政治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可以利用第二課題選修的形式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邀請心理專業領域的專家在校園內開展專題講座,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輔導進行更為高效的融合。或者實在教學課堂當中,將高職學生分為不同的討論小組,共同開展心理活動,比方說沙盤模擬等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協助高職學生對健康心態的標準進行了解,使得高職學生能夠將自身的心理狀態進一步重視起來,并教會高職學生應當怎樣進行自我疏導以及自我調節。
結語:
通過對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解析我們能夠得知,高等職業院校是對人才進行培養的重要場所,高職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就應當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以及正確的道德素養與思政立場。為了能夠進一步實現這一點就需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更為高效的融合,協助高職學生更好的培養優異的心理狀態,為高職學生成為健康的綜合型人才提供進一步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孫智遠.談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農家參謀,2020(20):275.
[2]毛夢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教育教學論壇,2020(14):358-360.
[3]趙海飛.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的路徑探析[J].才智,2019(09):62+64.
作者簡介:丁文娟,(1970.1--)女,漢族,天津市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教育學、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