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笑影


【內容摘要】根據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內容,結合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0課《竹節人》的案例,從課前激趣、課中導究、課后踐行三個方面,就創意手工在小學4-6年級勞動教育中如何更好地開發與實踐進行初步探討,進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專注力和觀察力,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提高創造力,提高學生勞動意識的同時也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關鍵詞】創意 ?思維 ?手工
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而對于現在的小學生來說,勞動教育少之又少。如何能在課堂上滲透其工具性?如何寓教于學,學有所得?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統一,針對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創意手工是勞動教育常態化邁出的重要一步,更是語文工具性的最佳體現。
何謂創意手工?創意手工也叫手工制作,指利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和易得的材料,通過結、剪、折、粘貼、拼接等技能或把物品加以改造,創作出一個新物品,如:紙藝、小玩具、改造學習用品等。在《竹節人》授課時,筆者找準契機,利用課前、課中、課后對學生的有效引導,充分讓創意手工在語文課堂上有效踐行。
一、課前激趣,心生懸念激發熱情
特級教師于漪說:“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新課這一環節,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吸引住?!?/p>
課前,筆者展示一些手工老玩具的圖片,如木槍、彈弓、陀螺、毽子、風車等,筆者問:同學們,這些老式玩具你們認識幾個?這些新式玩具呢?乍看上去,這邊的玩具顯得簡單粗糙,這邊的玩具顯得精美有趣,它們是不同年代的孩子們的最愛,都給孩子們留下了珍貴的快樂記憶。玩具永遠是孩子們最好的朋友之一,特別是在物質十分匱乏的年代,那些手工玩具就顯得格外珍貴了。再出示一些時下流行的玩具的圖片,引出有趣的創意手工——竹節人。它長什么樣子呢?
心生懸念的學生大大地產生了想要學的興趣,此時,老師再展示竹節人的視頻,如打斗的場面等,學生的熱情一下就高漲起來了,引出本課課題——《竹節人》。當學生問如何制作時,我們順勢而為,順理成章地開啟我們的授課模式,從而讓創意手工走進我們的語文課堂。
二、課中導究,小組合作探究竟
課程標準提出“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創設活動引導學生探究,完成 “制作指南” 的教學目標,從而達到“解決問題、提升實踐能力、促進發展的目的”。筆者認為小組合作是探究的關鍵,對話是探究的核心,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語句,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互動、組間溝通等形式進行對話,讓學生能夠快速與文本對話,理解文中的核心部分,讓學生腦海里對竹節人有了直觀的印象,更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及動手能力的增強。
為此,筆者在授課過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步驟進行引導探究:
(一)寫玩具制作指南。
1.個人釋疑,融入教學。在課件上出示關鍵字詞:材料、工具 、制作步驟 。讓學生找出對應段落,用紅筆圈畫出關鍵詞句,填寫表格。
2.小組合作,探究解疑。
筆者認為小組合作更多是給予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教學不僅僅是對話,更多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教師給予學生任務指令(任務一:小組交流選取最佳答案;任務二:組際間商討形成最終成果),小組合作互助探討解決問題。
小組合作中生成問題:沒有毛筆桿該怎么辦,可用哪種線?工具能否簡單點?如何更容易操作?課堂上他們思維跳躍,問題瞬間生成,靈感一個個激發,問題一個個解決。
如上表,教師只是給了學生一個合作探究的舞臺,而他們卻得到了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讓學生從“會動手、愛勞動”拓展為“會動手、愛勞動、懂設計”,將書本中的理論演化成自我生成的成果。
三、課后踐行,合制成品促勞育
“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育美、以勞強體、以勞創新”是新時代勞動教育的五大教育功能。學生在課后搜集材料,根據制作指南,一步步進行制作。以下是學生的成品:
讓筆者欣喜的是學生思維的應變能力及創新能力,他們在指南原有的基礎上,自己就地取材,把用完的筆芯、吃蛋糕的叉子、牙簽、木棒等當作武器,在打斗中遇到竹節人立不穩的問題,他們還在腳下加了底座(圓形或方形的塑料片或木片),這樣經過加工后,竹節人的制作源自書本卻超越書本,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遇到新問題后不斷改進,技術也不斷地完善,最終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顯而易見,此次竹節人的創意手工制作,不僅有助于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導孩子們在勞動中享受快樂和鍛煉意志品質;其次,手工制作需要手、腦、眼等相互配合,想象力得到了豐富的同時也開辟了新的思維道路;再者,在與同伴們的團隊協作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提升了勞動智慧和勞動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提高交往能力。
因此,在小學中高年級勞動教育中適當開設手工制作活動,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而將其融入語文課堂中更是做到教書育人與勞動育人兩不誤,體現了整合一切能夠整合的資源,促成五大教育功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
[2]韓立福.有效教學法.當代課堂教學深度改革的新方向[J].江蘇教育研究,2013(1):7-11.
[3] 《教育部 共青團中央 全國少工委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教基一[2015]4號)解讀.
[4] 《廣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2019年制定)解讀.
【本文系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教育局2020年度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創意手工在小學4-6年級勞動教育中開發與實踐研究”(ZC202009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