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篤興
摘要:自從我國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而進行的新課程標準改革以來,其中語文科目作為初中教育最為關鍵的環節更是首當其沖。那么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課程教學質量,將語文內容知識教學與學生學習進行有機統合。對此,本文將從“巧妙設計課堂情境,加強學生學習興趣”、“改革創新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學習能力”、“通過教師課堂提問,培養學生解題能力”這三個方面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闡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措施,從而給予教師一定的啟示啟發。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毫無疑問的是,在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背景下,對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力有了更高的需求,那么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也開始針對語文課堂教學作出了一定的改進,將語文內容知識與學生的學習有著更好地有機結合,加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趣味性,來將學生的注意力與精力吸引過來,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能夠有更好的效果,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目的。
一、巧妙設計課堂情境,加強學生學習興趣
首先想要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就需要激發出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之后,才有可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那么,為了加強課堂學習的趣味性,激發出學生對語文課堂的積極性,情境教學法就是一個非常好用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時,通過設計課堂情境,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把時間與精力放在學習之上,同時情境的創設還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來近師生之間的距離。【1】
以課文《蘆葦蕩》為例,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教師先不要急著講述課文內容。應該先通過導語來給學生創設一個情境: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正處于抗日戰爭時期,而在這么一個危機動蕩的時期內又發生了一件件了不起的英雄事跡,其中有一位本來頤養天年的60多歲的老人,由于戰爭的爆發以及他那拳拳愛國心,決定加入到抗日戰爭之中,為抗日部隊提供物資,為抗日部隊解決了不小的麻煩。同時也正是因為這個老人的所作所為,大大加強了抗日軍隊的戰斗力,并且也是這么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人更是一次次打倒了想要前來搜索抗日部隊的侵略者……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老人滿懷傳奇色彩的故事,也讓我們來緬懷這位英雄人物。通過這樣的一段對課文內容的導語設計,能夠將學生引導到教師設定好的教學情境之中,加強學生對課文文章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出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
二、改革創新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學習能力
通常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對語文課文內容進行講解時,多以前后順序進行教學,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存在有一定的弊端:會給學生的思維帶來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學生對自身思維進行拓展,束縛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這樣的教學也與新課程標準改革顯得格格不入。同時,有一些語文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比較保守,導致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拓展。基于此,教師需要改革創新自身的教學方式,來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展其語文思維。【2】
例如,以《孔乙己》為例,教師可以不再以文章順序進行講述,而是讓學生自由選擇其中自己感興趣的段落進行學習,像文章開頭部分,對故事發生地點——小酒館大書特書,但是現在的學生很少有對當時的酒館有著清晰的認識,從而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開頭語段時會感到十分的迷茫而無所適從。相反有不少的學生認為在酒館中有人嘲諷孔乙己去偷別人書的語段部分十分感興趣:“竊書不能算偷……竊書! ……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那么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先講述這一部分的內容,然后再來講述其他書本語段。那么,這樣的做法能夠有效地讓學生將自身的精力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上,大大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三、通過教師課堂提問,培養學生解題能力
當然教師除了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課堂解題能力,這是由于語文考試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需要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理解題意,理清文章脈絡,同時用簡練的文字進行回答,更別說在語文考試中還有一個作文也是需要占用相當一部分比重的時間。那么,教師就需要多加培養學生的解題方面的能力,就像中國一直以來有一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例如,以徐志摩先生的作品,也是我們語文教學課文中的《再別康橋》為例。教師可以先以一道問題來考驗學生的語文分析能力:在《再別康橋》中的“金柳”、“云彩”、“青荇”的意象是什么?底下的學生通過一段時間思考后,就有一名學生回答說:“云彩指的是四處漂泊的游子,而金柳指的是詩人的歡喜與眷戀之情,青荇表達了詩人對康橋的依戀。” 教師再問:《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抒發的是什么呢?學生再答:用三句話來概括:是一種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后的感傷之情……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改革背景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任務是十分嚴峻的。要求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應該為之做出自身的一份努力,為學生創造出優良、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以此來全方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牟雷. 淺析初中語文新課改后教師教學方法的轉變[J]. 教育界, 2021(2020-31):43-44.
【2】錢月靜. 讓改革帶動教學,讓發展提升質量——淺析初中語文新課改課堂的有效籌建[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0, 014(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