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孝玉
摘 要:自1995年取代關貿總協定以來,世界貿易組織(以下簡稱“世貿組織”)就成為唯一的處理國家間貿易關系的國際組織,以其為核心的全球多邊貿易體系在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近年來,逆全球化潮流涌動,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特別是美國威脅退出世貿組織,發動貿易戰,破壞全球貿易穩定,使得人們愈發認識到規則的重要性與加快世貿組織改革的緊迫性。為此,有關各方紛紛針對世貿組織改革發出聲音,以表達自身的訴求。中國應在研判各方利益訴求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充分把握國家利益和國際道義,采取切實行動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全球多邊貿易體系。
關鍵詞:世貿組織改革;各方訴求;中國對策
中圖分類號:F74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02-0098-04
一、當前世貿組織改革的緊迫性
“當今世界正在處于數百年未有大變局時刻”,全球政治經濟面臨日益嚴峻的不確定性。雖然全球貿易和經濟在經歷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持續緩慢地復蘇,但是歐美國家興起的逆全球化潮流給復蘇前景蒙上了陰影。特朗普以“美國優先”為競選口號上臺以后,不斷攪動民粹主義浪潮,特別是以國家行政力量取代社會運動,掀起了反對經濟全球化和全球自由貿易體制的狂潮,對中國、歐盟、印度等發起貿易戰,對全球貿易體系和世界經濟秩序形成巨大沖擊。特別是特朗普上臺后,以國家主權和安全為理由執行“退出主義政策”,先后退出多個國際組織及協定,企圖施壓相關國際組織滿足其非分要求。自上任以來,特朗普反復指責世貿組織對美國不友好,聲稱“將采取更加強硬的態度來應對這個貿易組織”;其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的《2017年總統貿易政策議程》中,更是表明美國法律和貿易行為不受世貿組織裁定的影響。除此之外,美國還采取措施阻礙世貿組織的正常運轉。世貿組織的爭端裁決機制是它的核心支柱,對全球貿易和國家間貿易關系的穩定性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規定,爭端裁決機制中的上訴機構應由7名成員組成,任期4年并可連任一次,世貿組織如果要任命新的法官,需要得到世貿組織所有成員國的同意。2017年有兩名成員第二任期到期離任,另有一名成員辭職,按照規定本應啟動程序遴選新的成員,但由于美國一直拒絕啟動遴選程序,也拒不支持新的人員任命,導致上訴機構一直難以補充新的法官。截至2019年12月10日,由于再有法官任職期滿離任,上訴機構只剩1名法官在任。而由于任何訴訟案件都必須有3名成員才能夠審理,因此,該機構被迫陷入“停擺”。①爭端解決機制名存實亡,給世貿組織的正常運作造成極大困難,也對全球經濟帶來風險。
此外,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已經針對中國、歐盟等經濟體挑起多場貿易爭端,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已經成為威脅全球經濟穩定的首要風險。美國采取單邊主義措施,違反多邊貿易體系規則和承諾,使得各國在世貿組織改革的緊迫性上達成共識,并承諾采取行動推動改革進程的加快。2019年6月14日,歐盟、中國、印度、加拿大等數十個除美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聯合向世貿組織提出建議,要求盡快就補充上訴機構成員問題做出決定。這也是世貿成員第11次提出相關建議,這些建議均未得到美國的認可和支持,所以其前景并不樂觀。
世貿組織本身也存在較多問題,低效率和機制僵化使其難以適應當今國際形勢。最為各成員所詬病的是,世貿組織的談判功能所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為談判耗時長久且進展緩慢,至今未能就農業補貼等問題形成重要共識,也未能在電子商務、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等貿易規則方面實現任何重大進展,這也導致世貿組織客觀上對全球自由貿易的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另外,世貿組織監督職能功能弱化、機構行政效率低下,都使得世貿組織日漸在全球經濟治理中被邊緣化。世貿組織改革已刻不容緩。
從世貿組織主要成員所發布的聲明、建議等文件來看,絕大多數世貿組織成員均能在世貿組織改革的緊迫性問題上形成共識,同時他們對世貿組織的存續問題也保持一致,即認為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全球多邊貿易體系對于確保自由、公平貿易必不可少,不能被廢棄。同時,世貿組織成立20年來,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此有必要對這一組織進行系統性改革以適應新形勢。2019年6月8日至9日,20國集團(G20)貿易和經濟部長會議在日本城市筑波舉行,與會的各國部長就“承諾與其他世貿組織成員進行建設性的合作,以緊迫感進行必要的世貿組織改革,包括在世貿組織第十二屆部長級會議之前進行改革”。①而這樣的改革更需要各方從各自的訴求中凝聚更大范圍內的共識。
二、世貿組織改革中的各方訴求
作為當今世界最為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世貿組織的存續與各國經濟發展休戚與共。因此,世貿組織成員紛紛在這一組織改革問題上發聲,歐盟、加拿大、美國等協同部分國家均發布了關于世貿改革的建議文件或聲明,中國先后發布了《中國關于世貿組織改革的立場文件》和《中國關于世貿組織改革的建議文件》,闡述對于世貿組織改革的立場和建議,其他國家也通過各種多邊場合發表意見和建議。
(一)美國關于世貿組織改革的訴求
美國是世界貿易組織及其前身關貿總協定的創建者,也曾長期受益于該組織。但在特朗普成為總統之后,美國轉變為世貿組織最大的批判者。特朗普政府通過反對世貿組織對上訴機構法官的任命來干擾世貿組織的正常運轉,甚至威脅退出該組織,并借由同單個國家之間的多回合雙邊談判達成貿易協定的方式另立爐灶,似乎要全面否定世貿組織當下存在的意義。但美國特朗普政府的真實意圖并非是拋棄世貿組織這一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的支柱,而是希望通過其慣用的“極限施壓”手段迫使國際多邊貿易規則向其所希望的方向轉變。②美國是當今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的建立者和長期維護者,對其存續發揮著關鍵影響,因此,明確其對世貿組織改革的訴求,對凝聚改革共識十分重要。
截至目前,美國并未提出系統性的改革建議文件,但對世貿組織發表過許多評論,也同其他方面共同向世貿組織提出過改革建議和討論文件,特別是特朗普在2019年7月簽署了一份備忘錄,明確要求對世貿組織發展中國家的地位進行改革,③從這些材料中可以一窺美國的想法。美國的訴求主要在發展中國家地位、產業補貼、透明度、國有企業競爭和強制技術轉讓等方面。美國指責世貿組織未能緊跟時代發展變化,依然停留在一種簡單和明顯過時了的“南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二元結構中,并認為這是一種靜態設計,忽視了經濟、社會、貿易和其他指標,對發達國家極為不公平,不能再反映當前的世界了。④這是要求對發展中國家群體進行進一步的區分,根據發展狀況進行新的身份定位,反對自我宣稱為發展中國家的做法。在備忘錄中,特朗普政府更是威脅世貿組織必須在90天內完成相關改革,否則將會單方面采取行動。在另一份名為《增強WTO協定下透明度和通報要求的程序》的文件中,美國聯合日本、歐盟等要求提高世貿組織中的紀律約束力,對于不遵守透明度和通報義務的成員進行懲罰。⑤另外,美國還要求加強對所謂國有企業的不當競爭、強制轉讓技術等問題的重視,保障西方發達國家的權利。
(二)其他西方成員關于世貿組織改革的訴求
歐盟、加拿大等世貿組織的西方成員也通過向世貿組織提交改革建議、磋商文件和聲明等方式表達自身的訴求。他們的訴求和美國既有共同之處,也有顯而易見的差別。
顯而易見的是,西方國家群體普遍認同世貿組織的重要性。歐盟在其《概念文件:WTO現代化》中表示歐盟仍然是多邊貿易體系的堅定支持者,并堅信世貿組織對于世界經濟增長是不可或缺的。加拿大則認為,應該增強世貿組織職能并使之現代化,以恢復對多邊貿易體系的信心,并阻止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這些國家均認為,一方面是世貿組織自身未能適應變化中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單邊主義及對其進行的反制導致這一權威性國際經濟組織陷入了自其成立以來的最深刻的危機。
在具體的改革內容上,西方國家成員存在一定的共性。歐盟主張從規則制定、日常工作的透明度以及爭端解決機制這三個方面著手推動世貿組織的現代化。加拿大的要求則同歐盟類似,即提高世貿組織監管職能的效率和權威,加強對爭端解決機制的維護和支持,并適時為實質性貿易規則的現代化奠定基礎。在規則制定上,西方成員群體認為,應該制定新的規則,創建公平的競爭環境,解決市場準入、歧視和監管障礙等問題,同時他們對提高透明度、加強國有企業監管也做出了說明。與美國極力破壞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運轉不同,歐盟、加拿大等聯合中國、印度等十余個世貿組織成員一起先后提出11項建議文件,要求盡快啟動上訴機構法官遴選程序,恢復并加強上訴機構的工作。①同美國一樣,其他西方國家也關注產業補貼、強制技術轉讓問題。歐盟認為,允許三分之二的成員國獲得貿易優惠待遇使得這一國際組織受到了阻礙。
與此同時,世貿組織西方國家成員認為,要克服世貿組織危機,重要的是要同其他成員保持經常的接觸和協調,并逐步擴大對話,使愿意建設性地參與的其他成員參與到世貿組織改革的討論中來。
(三)中國關于世貿組織改革的立場與建議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近20年來,逐漸深度融入世界經濟之中,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毫無疑問,中國的發展受益于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中國也是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積極參與者、堅定維護者和重要貢獻者。關于世貿組織改革,中國先后發布了《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中國關于世貿組織改革的立場文件》(以下簡稱“《立場文件》”)和《中國關于世貿組織改革的建議文件》(以下簡稱“《建議文件》”)等文件,并同世貿組織的其他成員一道提出建議文件,闡述中國對世貿組織改革的觀點、立場與建議,以推動世貿組織改革進程。
在《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中,中國認為,加入世貿組織是中國參與全球經濟的里程碑事件,代表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階段。加入世貿組織,既發展了中國,也造福了世界。在白皮書中,中國再次重申將會切實履行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推進投資貿易體制便利化、自由化,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堅定支持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世界多邊貿易體制。②
在《立場文件》和《建議文件》中中國均指出,當前經濟全球化正在遭受威脅,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多邊貿易體系的權威性和有效性遭到挑戰,因此,世貿組織有必要進行針對性的改革,以回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國支持對世貿組織進行針對性改革,幫助世貿組織克服生存和發展危機,回應時代發展需要,維護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建設一個包容開放的世界經濟。在《立場文件》中,中國就世貿組織改革提出了三個基本原則和五點主張,而在《建議文件》中,中國著重提出了世貿組織改革四個方面的重點行動領域。
中國除了自己發布相關建議文件以外,還同其他世貿組織成員聯合發布推動世貿組織改革的建議文件。這說明中國、印度、歐盟等世貿組織成員在推動世貿組織改革這一議題上存在共識,而且在具體改革內容,如盡快解決上訴機構法官任命問題、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等方面也意見相同。
(四)其他世貿組織成員的訴求
除了上述世貿組織成員以外,其他國家也紛紛表達其對世貿組織改革的看法與建議。印度商業與工業部長皮尤什·戈亞爾(Piyush Goyal)在參加6月份在日本召開的G20貿易部長部長會議時就表示,“印度認為,改革進程不應損害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即‘特殊和區別對待(S&DT),要基于共識的決策和發展目標。”③印度還和中國、歐盟一起向世貿組織提出盡快恢復爭端解決機制的建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渥太華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說,世貿組織未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需要進行全面改革,并具體提到要重振世貿談判機制和爭端解決機制,承諾將在主辦G20峰會時推動世貿組織改革議程。④挪威、澳大利亞、韓國、新西蘭等國家也通過建議或聲明表達對世貿組織改革的訴求。
三、中國應對世貿改革的對策建議
世貿改革是牽動全球貿易和各國經濟的重要議題,對我國國民經濟運行和中華民族復興大業也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作為世貿組織成員之一,中國應對世貿改革明確基本立場、堅守基本準則,在具體操作中同世貿組織成員國加強溝通互信、凝聚改革共識,共同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推動世貿改革進程朝著合理的方向發展。
(一)堅守我國世貿改革的基本立場
在當今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時刻,推動世貿改革符合我國國家利益,我國應積極應對世貿改革。這一過程中,我國應以《立場文件》中所提出的三個基本原則和五點主張為出發點,堅守我國在世貿改革中的基本立場,堅持我國發展中國家的定位;同時,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為國際社會提供優質的國際公共產品。
在推動世貿組織改革進程時,要注意遵循世貿組織核心價值觀,包括非歧視和開放、保障發展中成員的利益以及遵循協商一致的原則。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在推動形成改革方案時應盡可能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國家發聲,堅決抵制一些國家分化發展中國家、危害發展中國家利益的企圖。
(二)同世貿組織成員凝聚改革共識
國際貿易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全球多邊貿易體系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石。當前國際社會最大的共識是,美國實施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對多個國家發動貿易戰并阻擾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運行,是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的最大威脅。我國在推動世貿組織改革的時候,應加強同世貿組織成員,包括廣大發展中國家和西方國家成員的溝通與協作,共同抵制美國行徑,盡快形成一份符合大多數成員共識與期待的改革方案。
(三)推動世貿改革應注意循序漸進
在制訂共識性改革方案的過程中,切不可急于求成,應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確定改革步驟。首先,應盡快在確定爭端解決機構法官的人選上形成共識,優先恢復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功能,加強其上訴機構的行為能力。其次,要按照既定安排做好世貿組織總干事的換屆工作,并不斷優化世貿組織職能,特別是審議和監督功能,加強貿易政策透明度,以提高世貿組織的運作效率和權威性。最后,要推動國際社會形成廣泛共識,共同維護世貿組織在全球經濟治理和世界貿易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避免世貿組織邊緣化。
結語
世貿組織是全球經濟體系必不可少的一環,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世貿組織的作用不斷增強。但另一方面,自1995年成立以來,世貿組織的機能演變緩慢,不能與時代發展同步,引起部分成員的不滿和反制,又反過來阻礙了世貿組織在全球經濟治理中作用的發揮。世貿組織亟須改革。中國作為全球貿易大國和第二經濟強國,在世貿組織改革中要積極發揮影響,加強同其他成員國的溝通和理解,共同推動世貿組織改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