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學生進入青春期的時間也提早了,生理心理也都變得更加成熟,越來越多的學生心理都出現了問題,這不利于學生的未來成長和發展。叛逆心理是中小學生青春期的常見“病癥”,這些學生往往會違背教師和家長意愿,產生逆反的心理情緒,若是這種逆反現象得不到及時的更正,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學生可能會出現暴躁、易怒、反叛等現象,直接導致無法完成學業,更嚴重的可能導致走上不正確的道路,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發展。文章對中小學生青春期叛逆心理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探究,得出能夠正確引導學生走出困境的方式和策略。
關鍵詞:中小學生;青春期;叛逆心理;原因;策略
一、 引言
學生的叛逆心理成為中小學教師和家長都非常關注的問題,也是一個十分棘手難以解決的問題,主要難以控制的原因就是:家長沒有辦法過多干預,過多的干預可能會造成學生出現逆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教師則覺得難以正確引導學生走出這一心理。叛逆心理雖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不解決會造成嚴重后果,因此家長和教師都要對此給予重視。
二、 叛逆心理的概述
叛逆心理是在青春期階段的學生經常出現的一種心理,是一種十分正常的現象,叛逆心理往往是學生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而與對方采取想法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內心狀態,它與一些變態的心理不同但是又有些相似之處,因此若是不及時矯正這一心理,會影響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小學生正是接受家長、教師和同學一起教育的時期,面對未知事物的時候沒有正確的認知,往往會與其他人產生一些不同的意見,而為了保護自己,他們往往會產生一些激烈的行為來抵制這一不同的意見,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存在叛逆心理的行為。
三、 形成叛逆心理的原因
(一)主觀因素
中小學生正處在發育成長的階段,是從一個兒童轉變為少年的時期,這個階段對于學生未來成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這個階段的學生都十分敏感,心理和生理都有變化,在生理上出現了第二性征,而在心理上則變得更有成人感,具有強烈的主觀意識和逆反心理。
1. 生理方面的變化
就中小學生的生理變化這一因素來看,這一階段的學生大腦發育相對于原來來說更加成熟,神經系統也發育得越來越完善,思維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但是還存在一個顯著的缺陷,雖然說思維方式已經逐漸成熟,但是其調控能力還很差,無法很好地調控神經和激素。這也是直接造成學生出現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一旦學生在學習或是生活上遇到一些不如意或是不順心的事情,其身體就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直接導致身體內的血液流動加快,導致神經處在一個長久的興奮狀態,使得思維不受控制,出現一些應激的反應,這也就形成了逆反的行為。
2. 心理方面的變化
中小學階段的學生除了生理發生了巨大變化外,其心理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中小學生的眼中,自己已經逐漸成長為一個大人,具有了自己獨立的思維和自我意識,這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想法會越來越強烈。正是這種意識的不斷增強,導致學生更加渴望長大,渴望自由、獨立,有自己的思想可以領導自己的人生,與此同時其占有欲和支配欲也會變得更強,對于一切會阻礙他發展的事物和人都會十分抗拒,甚至會利用一些極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
3. 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
雖然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和生理都發生了變化,但是有時候這種發展又是不平衡的。處在青春期階段的學生,其思想還未完全成熟,會因為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改變自己內心的想法。而且由于年齡還小,其生活經驗和生活閱歷還不足,沒有正確認知事物和人物的能力,容易與實際狀況發生偏差,會將本來一件很好的事情當作是一件不好的且會危害到他的事情,會變得十分的偏激、頑固,將家長和教師的監督、教導的指點都當作是對他的管束、制約,甚至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的傷害,這進而導致逆反心理和行為的出現。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心理成長的過渡階段,既有自己的獨立思想,但是也渴望被大人重視、愛護、關心和尊重,想要馬上就能夠掙脫家長,能夠成為一個更加獨立的人,認為聽家長的話就是受家長擺布,更為了成為和別人不一樣的人,而對待任何事物都秉持著與其他人不同的態度和想法。
4. 精神需求提高
伴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們的心智也在不斷成熟,當然中小學生也不例外,他們的需求不僅僅只是在物質層面,而是上升到精神層面。他們期望在物質充足的前提下,能夠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滿足他們的自尊心。在學生世界中,他們往往認為誰傷害了自己,那個人就是自己的敵人,一旦遇到自己的自尊心被打擊的時候,那么學生就會產生抗拒,從而形成叛逆心理。
(二)客觀因素
對于處在中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校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家庭的教育對于學生來說也十分重要。家庭和學校是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因此家庭和學校環境的好壞對于學生個人性格的形成有直接的關系。家庭中有積極的因素會成就學生健康向上的心理,但是也又許多家庭有一些不良因素會導致學生出現逆反心理。
其中幾個比較典型的因素是:第一,高壓效應。多數家庭的家長缺乏相關的心理學知識,不知道在不同階段的孩子處于什么樣的心理狀態。當家長與孩子發生沖突時,家長都是采取一些極端的方式,這樣如此高壓的應對方式,會使得學生的心理問題加重,導致孩子變得十分孤僻、安靜,一旦這樣的現象一直持續不斷,長久時間的積累會導致學生出現逆反的心理。長時間的高壓控制下,學生爆發出來的逆反心理往往是十分可怕極端的。第二,過度溺愛。現階段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由于家中只有一個小孩,無論是爺爺輩或是父母輩都是將其捧在手心里,不會舍得孩子受到一點傷害,而正是這種過度的寵愛、包容,使得家長忽略了對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學校的環境中,沒有了過度的寵愛和包容,這會引起這些學生產生對抗的心理,從而出現逆反心理。第三,過高期望。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發展,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以自己的想法為主要依據為孩子鋪設他們的成長道路,處在懵懂階段的孩子并不知道這些,但是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自己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維,不愿意接受家長為其規劃好的成長路線。而且家長對于孩子有著過高的期望,認為只要按照自己的規劃去一步一步完成,就能夠到達最終的目標,但是一旦沒有完成預期的目標,就會從一個期望過高的極端轉向一個沒有期望的極端,一些消極和失望的語氣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長久以往學生就會產生逆反心理,開始反叛家長。
家長這些不適度的教育方法,給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帶來的巨大的壓力,當這種壓力堆積到一定的極限時,它們就會完全爆發,從情緒和行為上都表達對這種壓力的不滿,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四、 中小學生叛逆心理正確引導的策略和方法
(一)正確看待,走出誤區
首先提到逆反心理,人們心中的第一印象,往往都是這是一種變態的心理,但是實際上,逆反心理是一種處于青春期的正常現象,是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會出現的心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實際上逆反心理指的是學生從幼稚轉變為成熟的標志。由于逆反心理衍生出的各種行為都是他們趨向于獨立、只有的一種表現,就學生變得獨立而言,這一逆反心理是積極的。因此,教師和家長要正確看待逆反心理,用積極歡迎的方式來迎接學生的這種行為。處于中小學生時期,學生不僅僅變得更加成熟,對于性的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對于異性會產生一些不一樣的情愫,這是一種十分正常的行為,家長和教師應當以一種正常的眼光來看待,但是往往有許多家長和教師會將其看作是一種不學好的行為,會采取一種十分消極的方式來打斷學生這樣的行為,學生也會因此變得十分激動,出現逆反。面對這種狀況教師和家長應當要耐心積極地引導學生什么是正確的,不能快速否定他正在做的事情,而是要耐心地教導學生什么是正確的、可以做的,這樣對于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有積極作用。
(二)懂得學生,給予關愛
面對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師需要付出精力,給學生給予關愛,尊重學生的內心想法。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往往都是由于身邊的人不夠尊重他,打擊到了他的自尊心。想要改善學生的逆反心理,教師就需要了解學生的內心,感受學生的思想變化,樂于與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全面了解學生。一般來說,教師與學生之間有較大的年齡差,教師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感,要克服這之間存在的鴻溝,就需要教師的陪伴,拉近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三)重視溝通,達成共識
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環境,除了家庭中的不良因素會導致學生出現逆反心理外,學校的不良因素也會導致學生出現逆反心理。導致學生出現逆反心理的學校教育因素有許多,比如:教育理念有偏差。教師無法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成績進行學習方法的調整,一味地進行統一的軍事化管理,部分學生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方式。而且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都采取題海戰術,這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出現逆反行為。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當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認真了解學生對于學習的需求,在學校生活上有什么不滿,及時溝通解決問題的方法,達成共識。當所有的分歧消除的時候,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保護的時候,學生就不會在違背自己的老師,也就不會出現逆反心理了。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逆反心理是十分常見的。面對學生出現逆反心理,教師和家長應當要正確認識它,不能戴有色眼鏡來看待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要全面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心理的變化,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若是出現一些極端的狀況要及時解決,避免造成無法挽回的事情。
參考文獻:
[1]王斯怡.中學生之叛逆心理與對策分析[J].新智慧,2020(19):106-107.
[2]王倩醞.淺談中學生叛逆心理的成因及對策[J].天津教育,2020(7):163-164.
[3]曹錫鋒.家庭教育和隔代撫養對小學生心理問題傾向的影響[J].家長,2020(1):54+56.
[4]王軍.淺談中學生叛逆心理及情感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教師,2019(9):9.
[5]陳美蘭.高年級學生叛逆心理的形成與調節[J].新課程(小學),2018(6):233.
[6]劉亞偉.中學生叛逆期的不良情緒分析及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8(34):194.
作者簡介:
陳梅,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