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基于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必要性,提出了將核心素養融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邏輯和具體操作方法,并認為在具體的學科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可能將核心素養的全部內容在某一堂課中一次性實現,但是只要我們基于對于核心素養的客觀全面的認識,從“刻意練習”出發,根據學生學情和教學內容,在一定教學時間階段的保障下,在小學語文教學,尤其是閱讀教學中實現核心素養也是指日可待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文字和語言是人類社會最為重要和幾乎不可替代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明發展程度的關鍵性標準之一。在當今社會,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同樣是不容置疑的。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本身而言,它是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統一。其工具性表現在作為重要的社交溝通形式,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能為學生終身閱讀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就其人文性而言,文本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
一、 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從小學生的長遠發展出發,閱讀教學的必要性也是極強的。
第一,閱讀是目前小學生學習漢字和積累詞匯的非常重要的途徑,通過持續性和循序漸進式的閱讀和強化,小學生的詞匯儲備能得到增加,并將助力于小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理解。
第二,閱讀教學能夠開發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盡管小學生主要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是其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根據建構主義學習觀,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基于現有經驗和認知對于新知識進行內化和認同的過程,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調動其現有經驗和已有知識進行關聯式思考,甚至是舉一反三,閱讀得多了,無形中就能促進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第三,閱讀教學也能助力學生審美能力的建構和提升。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我們一般會選擇思想性且符合主流審美價值的文本來學習。這就在很大程度上能為小學生奠定良好的審美意識基礎,至少能讓他們知道什么樣的文本才是好的,才是美的,并在有意無意中將這種文本作為以后閱讀學習素材的參照物。好的閱讀素材往往也能強化閱讀者對于母語的認同感,甚至是對于民族、祖國的認同感。
第四,通過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小學生也能吸收到傳統文化的精華。傳統文化之所以經久不息,很大程度上便是因為其內部的價值和魅力所致。我們小學語文教材中選擇的閱讀文本基本上都是經過揚棄的結果,因此幾乎都是正能量。
第五,閱讀教學也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于個人成長和發展而言,通過讀萬卷書,我們能獲得間接經驗,而通過行萬里路,我們能獲得直接經驗,對于個人成長和發展而言,兩者同樣重要,甚至在今天這樣的大轉型時代,通過行萬里路獲得人生需要的所有經驗已經越來越不現實了,因此,讀萬卷書的價值更加凸顯。
而作為閱讀教學本身而言,其開展的目標也不僅僅是為了讓它成為我們的“另外一雙眼”,更是為了助力于我們學生未來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閱讀教學目標的設定要與時俱進,至少得符合未來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未來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標準很大程度上就是所謂的六大素養。
二、 將核心素養融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核心素養的內容
中國學生核心素養提出于2016年9月,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手段,一經提出,便廣受好評和追捧。如果說三維目標使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有了抓手,那么核心素養便是對三維目標的傳承和超越。其傳承更多表現在內涵上,超越則體現在性質上。核心素養將三維目標之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整合為能力,將三維目標之情感態度價值觀整合為品格,并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等三個方面,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人文積淀、人文情懷等十八個基本要點出發,以期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二)準確定位核心素養和小學語文教學的關系
第一,核心素養應當成為閱讀教學的目標。在整個閱讀教學中,閱讀目標應當具備整體的導向作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就是為了能夠實現人與人、人與文化的更好地溝通、理解和同情,最終達到求同存異以及共贏的目標。
第二,核心素養要求小學閱讀教學重視方法和策略。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實閱讀并不難,最難的反而是理解,尤其是對于文本背后所蘊含的意識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以及共情。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教師重視教學方法和策略,爭取殊途同歸。
第三,核心素養要求教師要重視教學過程。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自主能力非常有限,更多地時候完全是跟著教師的步伐和節奏走,這就需要教師將教學過程重視起來,處理好教學過程的各個細節,爭取達到“部分之和大于整體”的效果。
總之,核心素養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將自己的決定定位成“協作者”和“助推器”,逐漸引導學生當自己學習中的主人翁。
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下的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一)“升級”和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
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已經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偉大號召。確實,教育是一項需要與時俱進甚至是必須具有一定超前性的事業。因此,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設定也應當與時俱進,超越雙基和三維目標,以核心素養為當前教學目標的設計標準和底線。
然而,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于教學改革和發展的認識還停留在三維目標階段,并堅定地認為三維目標就是當前教育發展的最前沿的,而對于核心素養則表現出了“不感冒”的狀態。甚至有教師堅信“萬變不離其宗”,只要牢牢把握住教材內容,實現教教材或者用教材教就永遠不會過時。而其關于課程改革和發展方向的把握,則永遠停留在了雙基或者三維目標的階段。這也是非常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的。
鑒于此,我們認為教師想要開展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就需要升級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用現代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的知識來武裝自己,盡最大可能實現與時俱進,用課程改革和發展的最新理念核心素養來武裝自己。同時,也得糾正和升級教師的一些觀念性的認知,如將原來的知識本位轉變和升級為核心素養本位。又如,將“教師帶著教材走近學生”式的相對被動的學習態度轉變為“學生帶著教材不斷走近教師”。此外,學校也可以盡量組織一些高質量關于核心素養的教師培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在策略上要講求階段性和循序漸進性
教育學中有一個登門檻效應,指的是父母想要孩子達到一個比較大的目標,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走向目標的過程轉化為一個個小目標,引導和監督孩子就像是登門檻一樣一步步往上爬,且每實現一個小目標就給予孩子足夠正面的信心和鼓勵作為正面反饋,從而讓學生在獲得持續性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得到成長,最終達成我們最初想要的目標。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能夠更好地踐行核心素養目標,我們也可以采用登門檻效應的原理。首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將核心素養需要達成的目標細化,從而達到具備非常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目標。其次,實現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的緊密有機結合,每一個教學過程都是為了確保一個個小的教學目標的實現,而一個個小的教學目標的實現能最終助力于大的素養目標的達到,在此過程中,各個環節一定要環環相扣。最后,將三維目標作為核心素養的基礎性目標來完成。核心素養是對于三維目標的繼承、拔高和超越,對于絕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而言,他們對于三維目標還是比較熟悉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鼓勵教師將文本中涉及的素養內容分解成三維目標的形式,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三個角度加以闡釋,繼而拔高到素養的高度。
(三)以核心素養為理念追求閱讀方法的個性化
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段文本素材,不同的舊有經驗和不同認知結構的同學感受到的心理體驗不可能雷同,這也是閱讀的魅力所在。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認為,我們開展包括閱讀教學在內的所有教學行為的宏觀目標都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獨立性,以時間推移為保障,學會對于教師和教材的依賴性不斷降低,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增強,最終成為一個依靠自己內心的需求和動力的內在驅動型的學習者。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小學生而言,良好的閱讀習慣往往是要盡早培養,這樣才能發揮馬太效應的積極性,“強者愈強”。同時,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又不盡相同,有些屬于協同型,有些則屬于獨立型,還有些是協同型和獨立型的綜合體。同樣,每一個學生的閱讀習慣都具有個性化的一面,作為教師,在面對學生的各種閱讀習慣時,要注意觀察,對于那些完全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習慣,一定要盡早干預,如指讀等,甚至可以在面對某些特別的不良習慣時,可以采用矯枉過正的思路。同時,對于小學生的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帶著問題進入閱讀、邊閱讀邊將總結性的句段找出來,甚至是有些學生在讀完一篇素材后就能用自己的語言簡明扼要地復述文章的主要內容等,顯然這些都是非常好的,且具有個性化的閱讀方法和習慣,是需要發揚的。
(四)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
好的學習氛圍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為了能建構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教師可以選擇多種方法。如將班級內部的學習園地內容作為學生閱讀心得的展示處,又如在班級內部可以不定期組織一些閱讀成果大比評,還可以通過班會課等作為分享閱讀經驗的平臺。同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大的,教師可以要求自己定期完成某些閱讀任務,并和學生間相互監督,成為閱讀群體的一員。此外,家長的陪伴閱讀也很重要,且對于學生的影響絕非簡單的潛移默化,更是一種激勵。
四、 小結
顯然,在具體的學科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可能將核心素養的全部內容在某一堂課中一次性實現,但是只要我們基于對于核心素養的客觀全面的認識,從“刻意練習”出發,根據學生學情和教學內容,在一定教學時間階段的保障下,在小學語文教學,尤其是閱讀教學中實現核心素養也是指日可待的。
參考文獻:
[1]李作芳.淺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4).
[2]姜樹華.對語文核心素養認識有三[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6(4).
[3]羅士琰,宋乃慶,王雁玲.基于實證的小學語文閱讀素養研究:內涵、價值及表現形式[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
[4]李廣,程麗麗,計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調查研究:問題分析與改進建議——以吉林省C市五年級小學生為調查對象[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
[5]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小學語文主題教學指導綱要[J].人民教育,2015(13).
[6]徐光華.緊緊抓住教學關鍵 著力培育核心素養——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初步探索與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5).
[7]趙永攀.指向語文核心素養的文本解讀[J].教學與管理,2017(17).
作者簡介:
馬麗霞,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新添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