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
摘要:文章通過對當前計算思維的研究現狀進行分析,結合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提出計算思維的培養策略。以中學生Scratch程序設計教學為例,對計算思維模式進行實踐,將抽象的計算思維具體化;強化教師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提煉出程序化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目的。
關鍵詞:計算思維;信息技術;培養策略
一、計算思維的研究現狀
我國學者錢學森早在20世紀80年代便將“思維”作為一種科學來研究;國內學者黃崇福從人工智能的視角最早定義了計算思維的概念;周以真教授更為具體地剖析了計算思維內容的標志性概念;王榮良教授指出,可以通過探究式模式、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以及實驗教學模式來鍛煉學習者的計算思維能力。大量的研究為計算思維從理論走向實踐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依據,為計算思維在教育教學中的培養和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路。
二、計算思維的培養策略
1.建立科學的計算思維課程體系
通過開展調研活動,完善教師的培訓制度,開發符合計算思維養成為目標的課程。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對教學案例的分析,學生自行查閱資料,主動思考,找出解決方案,進而實現對問題的抽出、建模,清晰地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結構,將原本抽象的計算思維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更多起到的是引導與組織的作用,這樣的學習過程已經遠遠超過了學習內容本身,更多側重的是學生思維能力的進階。
2.強化計算思維模式的訓練
(1)系統模式。
對于很多問題,需要我們系統、全面地進行實踐和遷移,系統模式的思維,重點關注學生橫向思維和縱向思維的發展。例如,在教學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信息技術》(以下統稱“教材”)九年級下冊“WPS文字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單元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結構圖,清晰、直觀地理清學生的學習思路。
(2)程序模式。
類似于計算機的程序結構(順序、分支和循環),讓學生可以參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合理、有序地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科學地訓練計算思維。
目前,國內很多省、市中學的信息技術課程中都開設了Scratch編程課,采用Scratch編程工具,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激發思維,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有效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下面以教材七年級下冊Scratch“海盜奪金——偵測與機會指令”一課為例。
①動畫導入。
教師為學生播放“海盜奪金”任務的前情動畫視頻。導入的方式可以是故事,也可以是游戲,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動學生積極、主動思考,更具體、詳細地反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②知識新授。
任務1:小心礁石。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偵測模塊的使用方法,為學生提供思維線索,引導學生后續的探究。因此,任務1的設計是在腳本中提供主要的程序塊,讓學生通過拼接、補充等方法完善程序,最終實現游戲程序的編寫。半開放式的任務設計,在有目的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點的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思維導圖,更加具體地剖析游戲的角色和規則,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和思維方式。
③知識拓展。
任務2:財寶從天而降。任務2設置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理解游戲中“機會”的含義,掌握變量的使用方法。在任務1的鋪墊下,任務2的要求將更加開放,鼓勵學生創新和遷移。任務2實施的主要步驟為“小組討論,制定方案—確定游戲角色和規則—設計腳本,運行并調試程序—展示與評價”。在方案的反復討論、程序不斷調試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鍛煉和發展。
④總結提升。
嘗試加入更多不同的游戲角色和角色屬性,增強游戲的可玩性。程序設計的過程便是不斷思考的過程。
(3)數據處理模式。
教師還可以通過軟件將需要的數據整理出來,用圖表等形式進行歸納總結。
(4)團隊合作模式。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在任務驅動的前提下,團隊合作、相互交流,甚至辯論,會收獲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3.促進計算思維的養成
(1)引導學生進行階段性總結。
教師可以階段性地歸納并總結計算思維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定期進行自我梳理。總結可以采用故事、圖表、思維導圖等多種形象的方式,分享自己從未知到已知、從困難到容易的思維過程。
(2)加強課后輔導交流。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一般一周僅有一課時,這給思維概念的建立及后續關聯課程的開展帶來了很大困難。增加線上平臺的實時互動和交流,通過在線問答等方式,隨時幫助學生展開計算思維的實踐。這樣學生可以將相關成果及時反饋到平臺上,有利于計算思維的連貫性培養。
(3)建立有效的評價標準。
課堂教學需要有詳細的脈絡結構,評價課程的效果,關鍵看是否與預設的效果吻合。在符合教學設計的前提下,教師和學生的思路是可以進行計算思維發散的。在不斷推敲和優化課程內容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間接得到了提升。另外,教師還可以考慮將計算思維的培養進行多學科、多領域的融合。
三、結束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校生活會在潤物無聲的改變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世界將不再需要單一的技能型人才,而是需要完善的知識結構、極強邏輯思考力和高感知力的復合型人才。計算思維作為人類特有的思維能力,是在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中培養出來的。因此,教育要回歸生活,讓學生真實地去參與、實踐、體驗、感受,運用真正的知識,探索真正的世界,解決真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軍,張繼蓉,王毅,等.運用Scratch培養中學生計算思維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7).
[2]聶趙育.中小學信息技術課中計算思維的培養策略分析[J].中小學電教,2018(6).
[3]黃雅玉,胡衛星.計算思維對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的影響與啟示[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