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玲
摘要: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運算能力學習數學基本的能力之一。這就要求數學老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重視在計算過程中學生運算的準確率和速度,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使學生的運算能力得到綜合提高。本文將立足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現狀,結合小學數學存在的諸多問題,以北師大版數學為例,主要通過對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生進行運算能力培養,提出相關的修改意見。
關鍵詞:小學數學;運算能力;教學
引言:
許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學習態度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數學的興趣薄弱。因此,老師應當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革新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糾正學生錯誤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的重要性
數學運算不僅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算的正確且速度快,還要求對于運算本身的原理進行掌握和理解。這就要求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培育學生關鍵能力的角度,進行運算能力的培養。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斷調動自己的興趣,通過自主的找尋,進行運算,提高自己的理解運算能力,有利于培養新一代的科技人才。這就要求小學數學老師在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地進行計算,而不是通過機器且重復的計算方式讓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掌握。這種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加學生的運算水平,有利于幫助學生精準辨析,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技巧和學習態度;有利于培養核心素質所要求的科技型人才;有利于為數學學科的核心素質教育探索新的發展道路。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算能力存在的局限性
1.學生運算興趣薄弱
興趣作為學生學習的第一動力,是學生在進行自我發展過程中的自驅力,這就要求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實行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運算興趣則是指學生在進行學習過程中,因體會到其中的美好而喜歡計算。但是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老師并沒有通過寓教于樂,愉快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而是通過機械化的方式,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進行自我的發展,同時降低了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
2.學生的學習態度不認真
學習態度是學生在進行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影響因素,會影響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率。這就要求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對于那些學習態度有問題的學生,及時糾正[1]。對于學習態度正確的學生,不斷肯定。但是,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并沒有重視學生對于學習的態度,只是一味的強調考試成績,這種一味的強調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導致部分五六年級的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學生人格的養成。
3.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經常出現的問題。究其根本,主要表現在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不感興趣或者對于老師不感興趣[2]。作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老師應當分析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對癥下藥。這就要求老師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技術,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逐漸建立起注意力集中。但是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老師對于注意力的問題,單一的強調。并沒有結合具體實際情況進行講解和改進,這不符合新課標下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是錯誤的現象,需及時進行糾正和強調。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的改進措施
1.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潛能
在對數學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只有以興趣作為第一動力進行引導,才能實現學生以興趣作為自驅力,進行不斷的自我發展和自我要求,才能促進學生自主的進行數學學習。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以興趣培養為第一動力,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啟發式教學,逐漸引導學生確立教學學習任務[3]。這里以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一課《分數加減法》為例。在進行本課的教學時,老師可以通過符合學生興趣的多媒體或者實踐的紙張折疊進行實際課程導入。同時,老師需要進行問題設立。比如“你折了幾下?是占據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你和同桌一共折了幾下,占據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通過簡單的問題設立,讓學生進行思考。通過運算促進學生的積極性。在進行積極性的調動過程中,老師還應當注意對于學生的潛能,進行挖掘時,由簡到難,逐漸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2.糾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習態度
糾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習態度這一改進措施要求了老師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結合賞識教育,通過適當的表揚,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積極性,進一步樹立起學習的意識,逐漸引導學生自我表揚,自我激勵。并且,引導學生通過日生活的事情,明白學習和進步的意義,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學習態度,鞏固正確的學習態度,引導學生認識學習的真正意義[4]。這里以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百分數》為例。許多學生在進行百分數的學習過程中,無法重視其重要性,這就導致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因此,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強調百分數的重要性,通過具體的例子進行說明,結合學生感興趣的方面進行講解。比如中國乒乓球或者中國足球在國際上獲得金牌的概率進行比較說明。在進行課后練習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的思考能力。這就要求老師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不同方面的例子進行具體講解。
3.糾正注意力不集中,培養形象思維能力
注意力不集中現象的出現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老師是主要影響因素。這就要求老師從自身做起,結合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形象思維能力是相對于抽象思維能力而言的,也是相對于數學運算而言的,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這就要求了再進行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老師不僅需要對與抽象思維進行培養,還需要基于新課標,對于小學生的形象思維進行培養。這里以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圖形的運動》為例進行說明。在學習這一過程中,老師應當讓學生注意到圖形的運動的趣味性,并且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樹立動態的形象思維能力。老師可以先設計一個具體的形象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思考,引導學生思考運動有什么樣的特點?這種圖形的出現是旋轉多少度才才形成的?結合七巧板兒進行說明。七巧板上的顏色,有利于學生印象的加深,同時結合課后的試一試,進行有趣的生動形象理解。老師需要結合具體的教輔工具,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同時,老師應當耐心的對于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和分析,可以嘗試拓展性的總結引導學生,強調更復雜情況下的運動軌跡,通過設置疑問的方式,使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索,為接下來的數學學習進行鋪墊。
總結語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老師應當從存在的局限性問題入手。結合具體的學習情況,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結合課程內容進行實踐,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式學習,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綜合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培養學生的邏輯性思維。通過運算的規律性,使學生愛上數學,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同時,培養學生的條理性、邏輯性和敏感性,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
參考文獻:
[1]余根鈥. 小學六年級學生運算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20.
[2]廉殿勤. 第二學段農村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現狀調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20.
[3]劉妍. 小學中段數學“算理”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20.
[4]殷春陽.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