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環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老師必須與時俱進,不僅要重視學生思政知識的學習,還需積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成為品學兼優的人才。但從實際調查可發現,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核心素養培養方面,嚴重欠缺,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培養效果,無法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因此,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探討科學適宜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策,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養;新課改
在新課改環境下,高中思想政治傳統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實際學習要求,學生需要更具靈活性、針對性與科學性的思政教學,才能更好的指導其生活與實踐[1]。在這種情況下,高中思政教師必須積極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積極分析學生的思政學習需求,明確思政學習效果對學生未來發展的積極影響。再者,考慮到高中生功課繁忙,還需結合實際情況,從教學方法、教學理念著手,明確高中思政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探究并制定更理想的教學方案,達到最終教學目標[2]。
一、重視案例教學,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高中思政教師需從新課改背景著手,明確新課改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積極從教學方案著手,提升思政教學效果,培養其核心素養[3]。通過案例教學,無疑可提升學生對思政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所以,高中思政教師必須在充分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大綱以及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將相應的思政知識與現實生活案例進行有效融合,選擇案例的時候盡可能選取與學生生活相契合的案例,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促使學生主動分析案例,產生似曾相識之感,積極學習案例中涉及的思政知識。將學生的生活案例與思政教學進行有效融合,無疑可達到“生活即教育”的作用,可充分發揮案例教學法的優勢。教師帶領高中生學習“文化對人的影響”這一課的時候,可適當引入和學生生活相契合的案例,讓學生明白文化對人的實際影響。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回顧生活中文化對人造成的影響,并選擇比較經典人物進行比較,比如選擇生活中經常接觸的文化水平低下、文化水平較高的人為例子,從言行舉止、語言表達、日常交往等方面進行比較,可發現文化水平低下的人大多語言表達能力較差,語言表達內容反復,處理事情時更容易手腳無措,最主要體現之一是對法律法規的認知;文化水平較高的人,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更好,詞匯量明顯更多,處理事情更為有條不紊,對法律法規有一定知曉,不會輕易觸犯法律法規底線。通過案例比較,可讓高中生充分認識到文化的重要性,提升高中生對文化學習的重視。
二、通過探究情境,培養政治認同感
在高中思政教學期間,必須積極培養政治認同感,只有學生認同國家政府頒布的一系列政策,才會主動遵從相應政策,才會減少踩線、犯法等不良行為,才能進一步提升其安全行為水平。想要達成這一目標,高中思政教師必須主動變革教學思路,積極拓寬高中思政培養路徑,達到科學培養學生政治認同感的目的。比如帶領學生學習“我人民服務的政府”時,在完成教材基礎知識教育后,教師可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移動設備進行網絡搜索,盡可能搜索和自身生活相契合的案例,并將其分享給其他同學。教師也可提前搜索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并使用打印機及時打印出來,將案例一一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明確案例內容,掌握案例故事發生流程,并隨機挑選數名學生進行情境重現。在學生完成相應表演后,教師可結合案例情境中的知識,提出相應問題,比如“我國政府工作原則”、“我國政府服務宗旨”等等。提出問題后,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充分明確我國政府和社會發展的相關性,在這一過程中可充分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教師還需靈活運用課前時間與課下時間,比如讓學生提前觀看最新新聞聯播,以當天新聞聯播中的內容為案例,對其中內容進行合理分析,讓學生熟悉最近的新聞內容,明確國家政府相關政策。同時,教師可結合新聞聯播相關內容展開相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思考分析討論,教師則把握相應時機,有效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
三、扭轉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思維創新
很多學生并不愿意學習高中思政知識,這與課堂教學枯燥無聊、學生自身的思政知識掌握不牢固、對思政知識缺乏準確認知存在直接關系,所以高中思政教學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在這種情況下,若高中思政教師依然選擇傳統教學模式,將自己掌握的思政知識一一灌輸到學生腦子里,是難以發揮其實際教學效果,難以達成相應教學目標的。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若學生缺乏興趣,不愿意參與思政教學,則不會思考思政知識內容,也不會進行思維創新,所以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高中思政教師需充分明確高中生的性格特點與學習需求,積極進行教學模式突破,積極引入新型教學方法,積極聯合科學教學手段,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結合教材知識,提前做好備課工作,積極搜索涉及相關知識的新聞視頻與熱點視頻,在課堂上現場播放,吸引學生注意力,帶領學生一起學習其中涉及的思政知識。教師還可讓學生自由成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思政知識學習,解決相應思政學習問題,拓寬相應知識面,鞏固基礎思政知識,提升思政學習效果。最后,教師還可通過提前發放問題或是案例, 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前解答問題,讓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堂上隨機抽取學生解答相應問題,達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的目的。
四、結束語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依然存在不重視核心素養培養的現象,會對教學效果造成不良影響,制定并落實相應解決方案,無疑可提升濕疹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友芳. 學科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編寫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以必修2《經濟與社會》教材的編寫為例[J]. 課程.教材.教法,2019,39(11):10-16.
[2] 翟崑. 新時代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國際政治經濟素養培育——以統編選擇性必修1《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編寫為例[J]. 課程.教材.教法,2021,41(8):4-10.
[3] 劉桂紅. 核心素養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勞動教育中培養學生真善美的實踐研究[J]. 課堂內外·教師版(中等教育),2020(10):11.
作者簡介:王金芝(1969.11-),女,滿族,吉林東豐人。研究方向:高中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