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岫
事業單位只有確保人力資源薪酬管理的良性發展,保障人才的科學化建設,才能提高事業單位的整體服務水準,提高單位的整體管理能力。因此在發展時期,事業單位需要高度重視薪酬管理內容,健全管理制度,創新人才建設,強化責任管理,并建立長效化的激勵機制,有效推動事業單位科學化發展。
薪酬管理作為目前事業單位管理的一部分,在現代事業單位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調整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優化事業單位運營效果,對事業單位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效果,能夠實現事業單位戰略管理的重要目的。總的來看,目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薪酬管理主要覆蓋了對員工薪酬的支付、管理及構成分配,這在很大程度上將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帶來影響,并影響企業的決策。從宏觀層面來看,薪酬報酬作為單位支付給員工的勞動所得報酬,分為經濟類報酬與非經濟類報酬,事業單位改革的重點便是對薪酬結構的有效調整,從而有效提升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整體的管理水平,優化內部人員整體素質,有效提升事業單位總體經營水準。尤其是隨著現代化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中薪酬管理正朝著標準化、精益化方向發展,與事業單位的發展、生產指標、政策創新形成優勢互補關系,因此很大程度上優化了事業單位的整體服務水平。調整好人力資源薪酬管理效果,能夠充分調動員工熱情,提高員工服務態度,對事業單位人才的培養、內部管理結構的調整,以及引進人才、提高社會回報效益都有重要的作用。
1.事業單位薪酬制度存在問題。事業單位作為我國社會重要的功能組成部分,在社會穩定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過目前事業單位薪酬管理制度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薪酬管理層面對于報酬制度、管理力度、薪酬結構、整合力度、激勵機制等方面都不夠完善具體,很多方面仍舊需要優化和作創新性調整,才能適應當前事業單位的發展。除此之外,部分事業單位的薪酬制度建設還缺少良好的能動性,尤其是個別事業單位盲目性調整薪酬結構,不關注薪酬管理所發揮的功能作用,影響了事業單位整體服務水平。
2.事業單位薪酬結構存在問題。隨著現代化的發展,事業單位在社會發揮的功能作用越發重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薪酬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事業單位的服務效果,因此這些年越來越被人重視。當前事業單位薪酬管理水平雖較以前有很大提升,但其管理模式還不夠全面,距離真正體現勞動與所得的均勻分配有一定的差距。而綜合性分析發現,目前我國事業單位一直采取的是編制制度,通過國家相關標準來對員工薪酬進行設置,因此薪酬也作為參加事業單位活動的基本穩定收益。在這種傳統的模式架構下,員工參與事業單位活動成果并不能通過獎金、獎勵、績效等形式發生改變,而這也間接影響了事業單位人員的能動性,導致人員服務效果不佳。
3.事業單位的薪酬調整機制存在滯后風險。作為事業單位活動的主體,員工在事業單位發展中扮演著組織根基的作用。在很多事業單位發展中,對薪酬的管理多是嚴格按照事業單位的制度加以執行,薪酬的結構都比較固定。其中就包括了薪酬的相關內容,涉及員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職業年金等內容,都會參照制度進行自然年的調整,而通常在調整中涉及員工個人貢獻或價值等內容,這也導致員工能力考核存在偏差,尤其是優秀員工難以獲得更多薪酬回報,以至于目前薪酬制度的建設還無法滿足優秀員工的發展。
1.建立健全科學化的薪酬制度,符合事業單位長遠性發展目標。事業單位在發展中,需要保證薪酬管理制度與事業單位整體發展目標的一致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優化事業單位內部結構,保障員工個人利益,提高事業單位整體服務水準。同時還能有效減少事業單位對于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管理上的不合理問題,降低對資源的浪費。而具體的調整就需要事業單位的薪酬管理部門,將事業單位的發展目標進行合理細化,各部分管理內容與單位長遠發展目標相一致。同時對目前的事業單位薪酬管理項目以及內容進行全面細化,方便社會大眾人員進行解讀,使得事業單位逐步完善相關薪酬管理標準,建立健全更加科學的薪酬管理制度。
2.強化崗位職責,加強薪酬管理考核。當前,很多事業單位受到編制制度的影響,很難將員工個人能力考核與薪酬回報相掛鉤,這也導致事業單位人員缺乏足夠的活力,難以適應事業單位的目標發展,導致人力資源的浪費。因此,規范而有效的薪酬考核方案是促使事業單位長期發展的重要支點。逐步完善相關人員考核內容,使得員工的付出得到應有的回報與公平對待,這樣才能實現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發揮人員的整體服務水平。而具體的做法就需要相關薪酬管理部門做好行政化的批示和考核內容被動收集形式的調整,強化監督,完善評價與考核,加強對事業單位人員的監管,并以能力匹配相應的薪酬,強化事業單位整體服務能力,實現事業單位公平化競爭。
3.增加多元化激勵渠道,強化薪酬管理效能。隨著社會現代化的不斷發展,事業單位薪酬管理也在其中做出調整。如將企業薪酬模式引入事業單位管理模式,強化對人員考核的評定,使得事業單位薪酬管理架構更符合社會的發展。將績效考核作為一種激勵手段融入薪酬管理,對事業單位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不斷提升獎勵性績效在員工薪酬中的占比,是推動員工能力建設的重要一環,能夠有效避免事業單位惰性問題的產生,提高事業單位人才利用效率。因此,事業單位需要建立相應的獎勵性績效管理條例與制度,并公正化績效考核與分配方案,通過合理的核算和折算方式將其納入員工的績效考核體系中,完善事業單位整體管理效果。
4.對事業單位薪酬管理流程進行優化,加快薪酬管理發展。新時期,新方向。事業單位需要保持新時期的探索、創新精神,高度重視素質化人才建設在事業單位薪酬管理制度下的推動作用,積極改革并落實相關標準,完善人力資源的整體管理效果。在人力資源薪酬管理中,需要相關管理者創新管理理念,對薪酬管理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并積極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與專業性。通過對員工具體工作年限、行為表現、工作業績等多方面綜合評定,使得事業單位人力資源薪酬管理架構更科學、更具體,符合員工發展需求,切實推動事業單位科學、長效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