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
(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31)
中日韓是東亞乃至全世界的重要經濟體,2019年中日韓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共計21.37萬億美元,占世界GDP總量的25.23%,已經超過占世界GDP總量24.72%的美國(20.94萬億美元)和18.83%的歐盟(15.2萬億美元)[1]。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推行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對發揮三國產業互補性、提升相互間貿易投資合作水平、推動區域經濟繁榮發展進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山東半島城市群作為對接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在中日韓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中占據重要地位。作為東北亞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山東半島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威海是聯接環渤海經濟圈和泛黃海經濟圈的紐帶,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和中日韓地方經濟合作先行區。
2020年是中日韓合作22 a。20多年來,中日韓經貿合作持續深化發展,三國貿易、投資和人員往來規模迅速擴大,共同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不斷提升,在東亞乃至世界范圍內地位日益凸顯。2020年中日、中韓間貿易總額超過6 000億美元,相互投資額超過110億美元,人員往來超過3 000萬人次,見圖1。

圖1 2010—2020年中韓與中日貿易額概況
1.1.1 中韓貿易方面
2020年,中韓雙邊貿易2 852.6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0.3%。其中,我國對韓國出口1 125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1.4%;自韓國進口1 737.6億美元,比2019年下降0.5%[2]。我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進口來源國和出口對象國;韓國是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和第三大出口對象國。
1.1.2 中日貿易方面
2020年,中日貿易總額3 175.3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0.8%。其中,我國對日出口1 426.6億美元,比2019年下降0.4%;我國自日本進口1 748.7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1.8%[3]。日本已連續10 a為我國最大貿易伙伴,我國也是日本第二大貿易對象國。
在中日韓貿易均呈現高位震蕩的背景下,通過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將進一步提升中日韓貿易自由化程度,提高中日韓經濟貿易額的增速度,為地區發展提供穩定、自由、法治化環境,共同促進和平、穩定與繁榮。
中日韓區域內貿易以海運為主,中國與日韓的主要貿易港口包括上海、深圳、天津、青島、威海、煙臺等港口。在“一帶一路”戰略指引下,中國積極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過發展多式聯運和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加快形成橫貫東中西、聯結南北的對外經濟走廊。以“中歐/中亞班列”和中日韓海運優化銜接為契機打通國際海鐵聯運大通道。
圍繞“一帶一路”和“交通強國”等國家戰略,威海市搶抓戰略機遇,在中日韓經濟大循環中積極探索建立“威仁宇”(威海-仁川-宇部)小循環。通過“四港聯動”、口岸通關一體化建設等措施推進陸海統籌開放、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深化區域經濟合作,在與日韓地方經貿合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2019年,威海口岸對韓國進出口1 171.3億元,對韓進出口總值列山東省第一位,繼上海市、深圳口岸之后列全國第三位。
國家“一帶一路”、中日韓自由貿易區、“交通強國”等戰略為威海發展國際海空聯運、陸海聯運、陸空聯運等多式聯運業務、打造國家物流樞紐和東北亞物流中心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2.1.1 區位
威海位于山東半島城市群的最東端,是山東省“一群兩心三圈”中山東半島城市群和膠東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威海北跨渤海與東北三省老工業區相連,東越黃海與韓國經濟中心區相通,與日本列島隔海相望,處于“日韓-中亞-歐洲”國際海鐵聯運大通道的關鍵節點位置。威海港是我國距韓國西海岸最近的港口,距仁川港220 nmile、距平澤港238 nmile,到韓國僅需13 h,在中日韓自貿區的推進和發展中有明顯的區位優勢。
2.1.2 政策
威海積極參與中韓自貿區官產學聯合研究和談判相關工作,成為第一個寫入自由貿易協定的中國城市。通過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建設的“政策洼地”,推出了許多創新舉措,實現了一系列領先全省乃至全國的改革創新成果。威海是山東省唯一獲批中國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城市,設立了仁川創造經濟革新中心在中國第一個分中心;在全國率先啟動了韓國“人車同步”入境自駕游業務;在仁川設立了山東省首個公共海外倉。中韓服務業的合作有力的促進了威海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2.1.3 貿易合作方面
威海市是山東省僅有的兩個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之一,在全國率先同時啟動海運、郵運、空運三種方式的對韓跨境電商直購進口業務。威海是國內最大的韓國鮮奶進口口岸,從山東省進口的韓國日用品、化妝品有2/3來自威海市口岸。
“威海路徑”的戰略使命是充分利用威海市距離日韓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商緣相通等區位優勢,依托威海市與韓日貿易的自然基礎、通關便利的優越條件,依托威海港樞紐以及威海市至日韓的海運、空運航線和威海市至歐洲、中亞、東南亞的歐亞班列的物流網絡,通過發展國際海空聯運、陸海聯運、陸空聯運等多式聯運業務,打造對日韓貿易“效率最高、速度最快、費用最低、服務最好” 東聯日韓、西接歐亞大陸的國際大通道。
2.3.1 大力推進威海港建成世界一流港口
2019年11月,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頒布《關于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著力提升港口綜合服務能力”“加快綠色港口建設”“加快智慧港口建設”“加快推進開放融合發展”“加快平安港口建設”和“推進港口治理體系現代化”六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威海港作為國家一類開放港口和對日韓貿易的橋頭堡,在融入山東省港口一體化發展大局后,應充分發揮鄰近日韓的優勢,深化威海港與青島港的一體規劃、運營、管理,秉承“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發展思路,以“四港聯動”為契機,擴艙容、拓中轉、拓貨源,深入開展中日韓口岸協作,大力推進威海港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將威海港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對韓貿易第一港口。
2.3.2 積極開辟國內海運快線和國際遠洋干線
在“一帶一路”“交通強國”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等國家和山東省發展戰略指引下,威海的航線開發力度空前。2020年上半年相繼開通“錦州-威海-太倉”“威海-青島-連云港”“威海-青島-日照”及“煙臺-威海-青島”四條航線,破解了威海市港口內貿中轉業務的短板。
根據山東省港口資源整合“一盤棋”的戰略方針:(1)國內航線方面。威海市應進一步加大青威間外貿集裝箱的轉運,加強煙臺港口之間的客滾運輸、郵輪及海上旅游和散雜貨轉運合作。(2)國際航線方面。開通威海灣港區至韓國大山港客滾航線、至韓國釜山港至日本集裝箱快船航線,開通威海灣港區至韓國仁川港客滾航線、集裝箱航線,增開威海灣港區至韓國平澤港集裝箱航線,構建中韓及世界各國貨物通過威海、仁川轉至日本、歐美乃至全球的雙向物流黃金通道。
2.3.3 推進“??章贰笨缇畴娚谈咚傥锪魍ǖ澜ㄔO
建立完善口岸聯絡協調機制,加強口岸跨市協作,建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數據互聯互通合作機制,推進信息互通、監管互認、執法互助,開放企業評價結果信息查詢功能,實現“通關+物流”數據點對點對接共享,推動膠東經濟圈通關一體化便利化。以“四港聯動”為契機,深入開展中韓口岸協作,推動兩地海關開展信息互換及以企業為單元的通關、認證許可、標準計量等。加強中日、中韓海關間“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合作,建設中日韓“海陸空”跨境電商高速物流通道。
2.3.4 暢通多式聯運,構建東聯日韓、西接歐亞大陸的國際大通道
以海鐵聯運為重點,構建“東擴、西進、北延、南達”多式聯運網絡,規劃建設以威海、仁川兩地海港、空港為支撐的“四港聯動”國際跨境黃金通道。著力發展中韓陸海聯運整車運輸,擴大海鐵聯運。打造韓威廣鐵路快速集裝箱優質班列,組織開通威海至我國南方和中西部“無水港”的鐵路(冷藏)集裝箱班列、長距離貨運班列。積極參與山東省歐亞班列“齊魯號”運行體系,市場化推進威海市東連韓日、南達長三角和東南亞的國際班列運行,研究增開直達或經轉國內城市的跨境運輸班列,打造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升級版,建設實體園區。以“四港聯動”為契機,深入開展中韓口岸協作。盡快啟動中韓整車運輸業務試運行,共同開辟“一帶一路”東西國際大通道。
2.3.5 提升中日韓國際物流轉運服務水平,加快高質量發展
建設威?!耙徽臼健薄靶畔⒒眹H集拼箱物流中心,推進口岸通關一體化建設;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優化海事監管和引航服務,持續推進口岸通關減環節、優流程、提效率;推進智慧綠色港口和中日韓物流園區建設,打造威海對日韓外開放平臺,加快高質量發展。
2.3.6 落實政策、資金、稅費優惠等要素保障,優化中日韓大通道發展環境
研究制定支持威海發展多式聯運運、開拓國際航線、發展郵輪產業的政策;對海鐵聯運、海-海-鐵聯運、中歐班列給予更加優惠的補助政策,強化班列持續開行貨源組織和運輸環境保障;加大對日韓貿易稅費優惠力度,打造“速度最快、費用最低、服務最好”的“三最口岸”,把威海加快建設成為中日韓大通道的中轉樞紐。
憑借瀕臨日韓的區位優勢和國家級政策疊加效應,威海在中日韓大通道和中日韓自貿區建設中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巴B窂健钡奶岢雠c后續實施有助于發揮威海在促進中日韓政治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展現和提升威海市的實力,擴大威海市的全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