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
重視技能人才的培養與激勵,打造規范化、流程化、系統化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是一個系統、長期的過程。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意識到技能型人才是決定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關心、關注、關懷技能人才的培養是提高企業創新創造能力的關鍵。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尚未建立專門的人才培養、培訓機構,因培養機制的欠缺或不完善所導致員工技能水平長期停滯不前,這種現象在一些中小企業尤為普遍。技術員工只能單純依靠個人工作經驗積累來實現個人技能水平的提升,而企業中大部分員工技術水平差別不大,并沒有足夠的機會在關鍵崗位上得到鍛煉。培養機制的欠缺也很可能導致員工沒有直接渠道獲得技能提升方面的支持,由此產生的影響甚至會導致優秀人才的流失,企業發展陷入困境。因此,完善技能人才培養機制、體制是現代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只有做好技能人才的培養工作,企業才能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現階段,大多數企業的技能人才培養方式處在簡單、粗放的階段。在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培養方法的選擇具有單一性,理論培訓和技能培訓作為最常見的方法,并沒有形成科學、系統的流程和體系。同時,許多企業忽視培訓需求調查,不能準確把握技術員工的培訓需求,不能準確預測行業發展趨勢,造成培訓內容脫離實際,不能為員工帶來迫切需要的專業內容。培訓結束后,培訓效果反饋不及時,培訓效果評價的方式簡單、敷衍,甚至只培訓不評價,忽略了培訓效果的反饋。由于不能真實了解培訓效果,造成企業并不能準確判斷培訓的有效性,出現為了培訓而培訓,不能根據培訓效果及時地調整培訓的重點和方向,不能在技能人才的培訓上形成連貫性和持續性的改進。
技能人才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的過程。在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一般都設置有專門的培訓機構負責開展企業內部人才的培養,這樣的設置可以做到分職業、分工種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大量的中小企業由于企業資金、規模的限制并未設置專門的培訓機構,但技能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時間、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通常周期較長,沒有專門培訓機構進行系統的培訓、管理,很容易造成技能人才的流失。而由于人員的頻繁流動會加速技術工人崗位、工種的變動,使技術工人的技能水平始終處于“會而不精”的階段,特別是許多企業并未重視技術工人的培養,沒有為技術工人制定有針對性的職業規劃,導致技術工人技能提升的過程斷斷續續,技術經驗的積累始終不能從量變達到質變。
首先,規范流程,制度先行。技能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制度的保障。企業應該結合公司實際,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形成規范化、常態化管理機制。夯實制度基礎,為技能人才培養提供保障;健全制度體系,助力技能人才成長;發揮制度的作用,實現技能人才的長遠發展。用制度保證企業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正常開展。其次,保證培養質量,穩步推進。統籌規劃企業年度工作,圍繞技能人才培養工作這條主線,穩定數量,保證質量,健全技能人才評價體系,結合實際,穩步推進評價方式多元化,在評價過程中逐步加大對技能人才實際操作水平的檢驗,為企業選拔出真才實干的技能人才。最后,搭建平臺,借勢發展。持續抓好技能人才培養平臺建設,暢通員工職業技能晉升通道,搭建技能人才學習、交流的平臺,有針對性地培養“技能大師”“技能專家”等高技能人才。同時,借助政府在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的利好政策,實現企業和技能人才的雙贏。
技能人才的培養要構建創新復合型人才培養新模式。隨著各行各業新技術、新工藝不斷發展,對技術工人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謂技能型創新人才是指既具有創新能力,又能夠提出、解決生產和社會實踐的現實問題;既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又勇于探索未知領域,是最新技術和科技成果的創造者和傳播者。目前,各類企業中導師帶徒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已被普遍采用,并產生了很好的效果。要在此基礎上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方式,構建多層次的理論學習體系,夯實技能人才理論基礎;學習內容緊緊圍繞技術進步、體現技術創新,是培養技能人才創新能力的關鍵。同時還要通過現場實際操作,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其在創新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中的能力。
技能人才在不同的階段,也需要采取不同的培養方式。目前,針對企業中的熟練技術工人,一些大型企業會在內部設立企業大學的形式培養關鍵技術人才,同時企業也會選擇各類職業院校作為技能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也有一些企業在技術工人招聘過程中采取變招工為招生的方式,通過開展委托培訓、新型學徒制、訂單培養等方式為企業培養專業技能人才,更貼合企業生產的需要。與此同時,企業內部也要加大培訓設施、設備建設和資金投入,做好技能人才在企業內部培養的承接動作,推動形成學校、企業、技術工人三方的融合發展,形成企業內部技能人才梯隊的良性接替,做到后繼有人。最后,要加快企業內部技能人才和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的貫通,廣泛開展各類技能競賽活動,通過技能大賽平臺拓寬選拔人才的渠道,加快技能人才培養進程。
首先,企業應圈定技術崗位上的重點員工,建立技術工人技能提升培訓檔案,掌握每名技術工人的技術特點、技術優勢,年度技能培訓情況等信息,制訂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做好培訓效果反饋,鞏固技術工人培訓效果。其次,打破企業以論文、學歷論能力,輕技術、輕技能的職業偏見,將技術工人的培養納入企業戰略發展的范疇。合理制訂薪酬分配方案,人社部于2021年3月印發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中指出要結合企業薪酬分配理論實踐和技能人才勞動特點,引導企業建立層級的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完善體現技能價值激勵導向的工資分配制度,為更好地服務中國制造、中國創造,深入實施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企業建立符合技能人才特點的工資分配制度。《指引》中明確了工資分配制度重點向一線技術員工傾斜,穩定關鍵技術崗位技能工人的在崗率,保證技術工人培養的連續性。針對不同崗位不同技能水平的員工設置差異化的薪酬分配體制,用薪酬分配制度指導企業內部員工向一線技術崗位流動,營造“學技術、比技能”的良好氛圍,使每名技術工人具有企業歸屬感和職業榮譽感,降低技能人才的流失率,穩定關鍵崗位技術工人數量,保證技術工人培養成果最大化為企業所用。最后,技能人才是支撐企業技術進步、長久發展的關鍵。技能人才培養要注重技能成果的轉化,企業技能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是技能成果轉化為企業的現實競爭力,如此才能形成技能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
綜上所述,企業要根據自身優勢開展技能人才的開發、培養,要做到循序漸進,精準施策,有目標、有目的地開展培養工作。企業要將技能人才的培養上升到企業戰略高度,謀劃好技能人才的發展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環節,才能不斷提高企業的創新、創造能力,提高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