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碩
摘 要:煤礦礦井生產過程當中,機電運輸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的存在不僅強化了不同生產環節的聯系,同時也提高了礦井的生產效率,但同時煤礦機電運輸技術性較強,運行環境較為復雜,其在運行過程當中往往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而出現一定的安全隱患,這不僅影響到煤礦的正常生產活動,同時也給相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本文以此為出發點,就煤礦機電運輸的隱患排查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對應的預防對策,希望能夠為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提供一定的保障作用。
關鍵詞:煤礦機電運輸;隱患排查;預防對策
當前,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機械設備被開發出來并應用到煤礦生產過程中去,煤礦機械化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機電運輸設備作為煤礦生產過程中的重要設備,其安全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若是機電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那么其勢必會威脅到相關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巨量經濟損失。對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規定,旨在對煤礦安全生產行為進行規范,以保障生產過程的安全性,機電運輸故障排除與預防作為關系到安全生產的重要內容,也應當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
1.煤礦機電運輸隱患排查及其意義分析
煤礦機電運輸隱患排查指的是查找出機電設備運行過程中所存在的隱患,并采取措施對隱患進行排除的一個過程。近幾年來,由于社會對能源需求的增加,國家加大了對煤礦的開采力度,但是在開采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機電設備管理問題,諸如設備陳舊、維修保養超時等安全隱患的存在,給煤礦開采生產的安全性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甚至有演變成為安全事故的可能,在造成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影響到了相關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而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設備安全管理問題也成了制約煤礦開采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管理部門必須要重視煤礦機電運輸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意識,積極排除其中所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而才能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煤礦開采過程的安全性[1]。
2.煤礦機電運輸隱患及其原因分析
2.1機電運輸管理不到位
管理制度是煤礦單位對機電運輸設備進行管理的重要制度基礎,就目前煤礦企業機電設備管理實際情況來看,存在著嚴重的管理不到位的情況,究其原因在于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制約了管理效率的提升,相關人員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沒有制度的約束,很容易出現形式主義管理等管理情況,導致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無法深入實際,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況及參數掌握不清,在進行設備運行信息收集時淺嘗輒止,那么對于設備相關安全隱患也就無法被及時發現并排除,而設備帶患作業就很容易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各種安全問題,甚至有釀造成重大事故的可能。
2.2設備老化情況嚴重
機電運輸是當前煤礦生產過程中的主要運輸方式,跟隨生產活動的進行而運行,當前煤礦機電運輸面臨著極為嚴重的設備老化情況,不僅在運轉方面過于遲滯,同時其運行性能大大降低,可靠性也無法保證,自然就容易在運行過程中埋下了安全隱患。究其原因在于煤礦機電設備運行環境較為復雜,多為井下作業,在運行過程中面臨井下潮濕、粉塵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加快了設備的老化,造成其壽命下降,提前到達報廢年限而未能及時報廢,出現了超期運行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設備運行的穩定性無法保證,勢必會導致安全隱患的出現,給煤礦的安全生產帶來影響[2]。
2.3設備操作不規范
煤礦機電設備必須要進行規范化的操作,才能保證其運行過程的穩定性,但在實際的機電設備操作過程中,操作不規范的情況非常普遍,多數人員都根據自己以往的工作經驗來進行相關操作,而并未按照要求開展設備狀況檢查、運行狀態監測等任務,導致實際的設備操作存在較多的盲目與違規,威脅到礦井生產的安全性。究其原因在于煤礦機電操作設備相關人員的技術素養較低,其未能對這一崗位的具體責任進行明確,同時又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識和技術能力,導致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無法面對復雜的井下生產環境,致使生產安全性受到眾多潛在隱患的影響。
3.煤礦機電設備運輸隱患的預防對策
3.1完善機電設備管理制度
煤礦的安全生產與制度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系,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勢必會導致違規情況的出現,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為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現,必須要制定完善的機電設備管理制度,明確管理人員的管理責任,對設備管理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以有效發揮其管理作用,將各項設備安全管理相關內容落實到實際,以確保其能夠充分掌握機電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而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采取措施進行預防。管理人員作為機電設備管理的主體,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應當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自覺規范自身行為,以提高設備運行穩定性,杜絕安全事故的出現。
3.2優化機電設備管理體系
機電設備作為煤礦生產過程中的重要設備,為避免設備狀態出現問題,應當對其管理體系進行一定的優化。首先在設備的選擇與安裝方面,應當根據礦井生產的要求,選擇具備一定資質,性能優良的設備進行采購,安裝過程也應當遵循相關規范和技術要求進行安裝,并且要安排專人跟進,對安裝過程進行監管。安裝完成后,應當通電進行一定的試運行。其次,在設備運行監測方面,應當重視對應監測技術的運用,積極采用先進的遙感監測、故障自動診斷等技術,以及時發現設備故障,并自動進行診斷,消除設備的運行隱患。再者,在設備的檢修與維護方面,則應當按照規定開展定期的維護與檢修,以確保相關部位能夠得到充分的養護,保證良好的工作狀態。最后,做好對設備運行狀態的評估工作,一旦壽命到期則應當按照既定程序進入到報廢環節,絕不可超期運行,對于精度下降的機電設備可考慮降級使用,絕不可出現濫竽充數的情況,影響設備運行的安全性[3]。
3.3強化對操作員工的管理
煤礦生產過程中的機電運輸作業設備操作,技術性和專業性都比較強,對操作人員提出較高的要求,而為了避免操作不規范情況的存在,在指派操作員工的時候,絕不可抱有隨意的態度,而應當安排具備安全生產意識、專業技術素養較強且態度端正的人員進行相關機電設備的操作,對于特殊操作崗位,更要檢查其是否具備一定的資質證書,絕不可使用臨時工,以避免意外情況的出現。設備操作員工應當按照管理制度進行作業,絕不可隨意調動,即便是崗位任務的調整,也應當按照一定的流程來進行,以避免不必要安全問題的出現,影響生產過程的安全性[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機電運輸系統對煤礦的生產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煤礦生產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在實際的機電設備運行過程當中,只有將安全管理工作進行落實,并采取措施進行預防,進而才能杜絕一系列安全隱患的出現,保證煤礦機電運行過程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馬勇輝.煤礦機電運輸設備安全運行的技術措施[J].礦業裝備,2021(03):92-93.
[2]韓方超.煤礦機電安全管理系統優化分析[J].西部探礦工程,2021,33(03):193-195.
[3]孟彬.煤礦機電設備的故障分析與維修策略[J].現代礦業,2020,36(07):252-253+256.
[4]喬燕.煤礦機電設備隱患辨識的方法及改進措施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3(0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