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陸家中心小學校 江蘇 蘇州 215331)
足球訓練環節,導致運動員出現損失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訓練時間過程、訓練設施老舊、天氣環境比較差、運動員身體素質和身體特點、準備工作不到位等等,但是從這些因素的影響嚴重性進行分析,心理因素是影響最大的,至少有超過30%以上的運動損傷都是因為心理因素所導致的。Nideffer認為,運動員心理比較緊張的條件下,會導致其出現保護反應,這種反應也會導致損傷問題的發生。Cryan和Alles也認為,運動員處于身體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下,視野會變得更窄,就無法從周邊環境中獲取必要的信息,同時注意力無法集中,導致個體受到了一些重要信息的刺激反應,運動員無法獲取重要線索,所以導致了意外損傷事故的發生。而運動員出現損傷之后,要投入比較多的人力、物力與財力進行恢復,也會導致訓練中斷,影響運動員水平和身體健康。因此,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但是如何利用心理訓練避免或者減少運動損傷,當前并未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重點研究近年來心理訓練應用到足球訓練中的經驗,具體內容如下。
通過“心理訓練”和傳統常規訓練應用到運動員預防損傷中,做好充分的對比分析,能夠尋找出具體的心理訓練方法。隨機選擇215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為本次的實驗對象,根據實驗的標準隨機的分配為實驗組、對照組。
訓練過程中,在技術、戰術、體能等都一致的基礎條件下,對照組通過常規訓練方式,實驗組除了進行常規訓練,還融入了心理訓練方式,主要是表象訓練、自我暗示訓練、放松訓練等心理方式。在實驗開始前,要進行年齡、身體形態方面的檢測。實驗組108人,年齡范圍19-22歲,身高范圍是162cm-181cm,體重范圍為53kg-78kg。對照組107人,年齡范圍19-23歲,身高范圍是161cm-184cm,體重范圍為54kg-80kg。兩組實驗人員各個方面數據均無明顯差異,結果可以對比分析,有統計學差別(p>0.05)。
(1)實驗訓練法心理訓練內容界定。
全部運動員在技術、戰術、體能方面的訓練都是一致的,但是實驗組在開始訓練前有15min的心理訓練,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①表象訓練。就是運動員的意識分配之下,根據程序在腦海中不斷的浮現出現原有形成動作,然后可以帶動肌肉運動,進而就能夠形成比較固定且正確的動力模型,能夠促進記憶;
②自我暗示訓練。從人類高級神經活動的特性出發,通過使用第二信號系統的影響,可以有效的改善人的情緒、意志力等方面的心理活動。該訓練內容可以幫助運動員完成的任務以及能夠解決的問題因為人的不同而有明顯差異,有一定的目標性質,一般都會有效的消除或者減輕訓練中所導致的神經緊張問題,主要是機體的自我調節方式。采取積極主動的暗示可以讓運動員更加愿意努力取得優秀成績,而消極的暗示則會導致情緒低落、身體機能下降,造成運動成績逐步變差;
③放松訓練。這是通過多種可以選擇的方式,利用內部、外部或者語言、意念等方面,讓患者有一定的身體反射與變化,從而可以達到身體放松的狀態,應用到足球訓練中是很多的。足球運動員日常訓練的活動量是非常大的,容易導致運動員肌肉疲勞比較嚴重,所以通過放松訓練能夠實現身心放松,更好的參與到后續的訓練和學習中。
(2)實驗分組。
所有運動員均展開三個月訓練,總計有60學時,是同一教練。在訓練過程中,盡量給運動員提供課堂或者課下的比賽機會,多參與到訓練中。
具體是了解兩組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出現的損傷人次、損傷種類等,比如,肌肉損傷、關節脫位等等方面。
(1)訓練全部完成之后,對比受傷人次與損傷種類。
實驗組受傷人次比較少,肌肉損傷、關節扭傷、關節脫位人次均少于對照組。
(2)兩組受傷人數及人次分布情況比較研究。
實驗組受傷總人數較對照組減少具有非常顯著性統計學意義(P<0.01),同時受傷2次及3次以上的人數較對照組減少具有顯著性統計學意義(P<0.05),而受傷1次的人數較對照組減少無顯著性統計學意義(P>0.05)。
對于造成運動員損傷所形成的心理因素進行分析是現代運動心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可以利用日常的心理訓練進行必要的矯正,這樣對于體育訓練的實施有著非常高的實際價值。因此,需要尋找出必要的運動損傷導致心理因素,能夠促進教練和運動員具備一定的心理調節相關知識,能夠有效的消除、預防或者減少運動損傷。目前來說,運動損傷的心理因素有很多,可以從內因和外因來對比分析。足球訓練階段,導致運動損傷的心理因素是多個方面的,具體是下面幾個方面:
(1)消極情緒極易導致運動損傷,比如,訓練方式過于單調,組織協調比較死板、教練感情淡漠、教學內容單一等,讓足球運動員的學習積極性比較差。在這種情況之下,運動員不會積極的練習,進而導致運動損傷發生;
(2)恐懼心理產生的運動損傷。足球屬于對抗性的運動,有些動作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險性,比如,鏟球、撲球、倒勾球等,有些運動員會從心理上產生一定的恐懼,擔心自己做這些動作后會出現身體損傷。在前面同學沒有按照教練要求完成指定動作,會給后續的運動員造成恐懼心理,也沒有完成動作的信心,這是神經系統自動控制之下導致的運動損傷問題;
(3)緊張情緒產生的運動損傷。足球訓練中,運動員掌握某項技能就是從基礎動作的完成來進行的,教練要求比較低,同時有必要的示范、保護等方式,運動員的情緒相對緩解,不會過于緊張。而在體育考試或者對抗比賽中,運動員在沒有任何幫助之下獨立完成動作,會導致心理上極度緊張,這樣在做相應動作時神經系統失調,會導致動作不協調;
(4)厭倦情緒產生的運動損傷。運動員在經過一系列的訓練之后,身體會比較疲憊,精力也會下降,對于訓練有厭煩的情緒,這種情況下繼續訓練會導致身體損傷。
足球運動中的心理訓練的涵義,從廣義角度分析就是在足球訓練中有意識、有目的的影響整個訓練過程,讓運動員心理狀態發生變化,能夠以最佳的身體、心理狀態參與到訓練中,實現身心健康的發展;從狹義角度分析就是通過專業的訓練方法,能夠改變運動員某種心理要素,可以適應當前足球訓練需要。這些因素都會利用應激反應而對運動員損傷產生影響,同時能夠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從本次研究內容和結論進行分析,在當前的心理訓練過程中,可以將表象訓練法、自我認識訓練法、放松訓練法等聯合起來,能夠讓運動員與更加放松的心態參與到訓練中,可以增強完成各項運動的信心,并且在長期訓練之后,讓訓練員養成了心理調節的能力和習慣,從而可以有更大的精力參與到足球訓練和比賽中。利用表象訓練的方式,讓運動員在正式開始訓練前能夠對于自己即將開始的訓練與比賽中所需要使用的動作、戰術在腦海中浮現出來,能夠可以預見相應的結果,從而可以讓運動員更加意識到自己可能會遇到的危險問題,并且有針對性的采取必要的預防和應對措施;利用自我暗示訓練,能夠更加重視策略,改變思維方式,比如認識到自我體能水平,認為自己可以完成哪項動作、哪項動作完成有難度等等,從而可以在訓練中抓住重點,防止因為某項動作不規范而產生身體損傷;利用放松訓練,可以使得生理、心理擁擠反應可以選擇特殊的方法,比如,漸進放松、沉思、心理訓練等方式來有效的降低運動員應激水平。在該研究實踐中,實驗組運動員不管是受傷人次、受傷人數方面,都要明顯少于對照組,這就表示利用心理訓練方式可以降低運動損傷發生率。究其原因,就是心理訓練安全教育可以讓運動員在訓練中更具技巧性,通過自己的實踐經驗和心得體會來避免發生損傷,從而可以提升訓練的效果,助力運動員可以長遠的發展。
體育訓練與安全教育雖然從訓練內容方面分析有著明顯的差異,學校體育訓練是傳授鍛煉身體機能水平的方式,而生命教育更加重視的生存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但是二者都能夠有效的促進運動員生存能力水平的提升。在教育實踐中,利用和其他人的共同努力與合作,能夠讓受教育者親身參與到各項實踐活動中,從而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人際關系和協調能力。體育訓練和安全教育不僅從訓練目的、運動員影響方面有著相同之處,同時在訓練模式也會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比如,他們都是通過運動員的理解能力來實現的,要結合相關結構進行訓練,從而可以使得運動員教育和學習能夠有效的進行。
經過深入的討論和分析,發現心理訓練對于消除或者預防運動損傷有著積極的意義,能夠有效的減少或者防范運動損傷事故的發生。在足球的訓練中,因為心理因素所造成的運動損傷問題是很多的,主要是如下幾個方面:(1)消極情緒。主要為運動員對于訓練積極性不高、訓練方式比較單調、訓練學習模式單一等,導致運動員對于足球訓練有厭煩情緒;(2)壓力情緒。足球訓練中,應該從技術、合作、能力、任務等方面都會獲得一定的壓力情緒,使得運動員精神比較進展,容易分散精力,進而導致運動損傷的出現。從本次研究結論分析可以得出,足球訓練中,利用必要的心理訓練方式,讓運動員真正的放松身心,能夠調整心態,以最佳的身體、心理狀態投入到足球訓練學習中,掌握必要的運動技巧和能力,不僅可以提升個人水平,還能夠防止出現運動損傷,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各項訓練課程與足球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