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龍巖市龍巖蓮東小學 陳麗紅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邏輯嚴謹的學科知識,對思維有著較高要求。而小學生受年齡和知識水平、與外界接觸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尚未形成較好的邏輯意識和思維能力,這在無形中限制了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使小學數學教學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低效率、低質量問題。這也就意味著,想要改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促進學生數學素養成長,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培育迫在眉睫。
學生之所以會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出現思維發展受限的問題,與教學環境過于刻板有著一定關系。一些教師并不是十分重視對課前導入環節的設計,經常在課堂上直接帶領學生學習新知識,在這一狀態下,學生與知識之間是相對陌生的,學生并不了解所學知識到底是什么,也就無法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并發展思維。因此,教師在利用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獨立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展思維時,應注意對導入環節的設計,積極運用多媒體工具創造出一個充滿趣味、能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數學情境。這樣一來,學生的目光被情境中的趣味數學元素吸引,在真實、動態的素材支持下,對照教材文字,更能理解知識是什么,自然能更加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并對知識的本質內涵展開自主思考,進而在不斷地思考中實現思維的積極發展。尤其是在引導學生學習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時,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可以將知識以更加直觀的形式展示出來,達成“化抽象為具體”的目的。如此一來,面對直觀、具體的知識,通過具象感知,學生理解相關內容的難度被大大縮減,也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
再者,教師將講授重點內容的授課過程提前錄制成微課視頻并在課堂上播放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以視頻進行教學,不僅對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大有幫助,同時能促進其思維發展。小學生受知識積累和個人基礎思考能力的限制,經常會在獨立探究較有難度的數學知識時陷入無法理解、思維發展受限的窘境當中,而微課視頻的運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通過對班級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展開分析,結合教材和教學檔案大綱,可以提前錄制講解重難點內容的視頻,并在學生獨立學習相關內容時借助多媒體工具播放視頻,以此為他們的獨立學習提供輔助素材支持。如此,學生一邊對教材內容展開分析,一邊觀看教師提供的視頻、在視頻引導下梳理知識并思考問題,其獨立學習和思考有了更多“支撐點”,最終的學習效果必然會更加理想。
一直以來,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師生互動都是活躍氛圍的不二之選,尤其是問答形式的互動,在師生互相的提問和回答中,讓學生不斷對問題展開思考,不僅能營造出一個積極的學習氛圍,還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思考,而這種思考,正是促進其思維成長的動力源泉。因此,小學教師從打造靈動課堂的角度出發,可以在基礎知識講授完畢后設計形式多樣的數學問題并要求學生回答,以解決問題促進他們的思維成長。再者,從構建靈動課堂的本質——讓學生從數學思維的角度出發,為保證他們能更多地參與問答和互動當中,教師還可以嘗試將提問的機會交給學生,鼓勵他們結合所學知識或所產生的疑問向教師和其他同學提問。這樣一來,提問與回答的過程都是思考數學知識的過程,學生的思維自然能實現更好地成長。
不斷地獨立學習和數學思考能讓學生形成較為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素質,但受知識積累和認知結構等因素影響,學生的能力水平還是存在一定限度,極易在面對復雜知識時陷入思考誤區當中。此時,組建學習小組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通過組建學習小組,為學生創造合作探究知識的機會,可以鼓勵學生圍繞自身難以通過獨立分析和形成深入把握的知識與其他同學展開討論。如此,在討論中實現思維碰撞,在集思廣益中通過其他同學的啟發以新的思路探索知識、思考問題,學生的思維自然能實現進一步深化。而以小組為課堂基本學習單位,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以“競賽”為主的實踐活動,如“積分搶答”活動,該活動由教師設計題目并組織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不同小組的成員均可舉手搶答并代表本組回答問題,最終答對題目最多的小組獲勝并領取獎。“糾錯比拼”活動,該活動由教師設計錯誤題目并展示,要求學生在小組中糾錯,以揪出錯誤最多并改正的小組為勝利方,并給予一定獎勵。如此,在教師有意識營造的“競爭”氛圍中,受好勝心影響,學生自然能更積極地思考問題、討論知識,最終達成思維的不斷深化。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課堂不同的學習環節中學習到的知識和形成的思維,均是具有一定“零散性”特征的,是不夠全面的。而想要在根本上促進學生的思維生成,必須提升其思考問題和知識掌握的全面性。因此,構建復習課并利用思維導圖工具帶領學生總結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將導圖工具利用起來,先結合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設計一個導圖框架,再循序漸進地提出引導性問題,引導學生回憶所學并填充分支,讓學生主動思考“都學了什么”“學到的知識可以如何應用”等。這樣一來,學生在基礎學習完畢后依然對數學知識展開系統、全面的思考,不僅能在導圖支持下形成更加完整的框架,更能在形成良好復習習慣和總結性思維的同時,形成更加縝密的數學思維。尤其是在這一過程中掌握了思維導圖的基本使用方法,學生可以在缺乏教師引導的情況下依然運用相關工具總結知識。毫無疑問,這對學生的思維生成來說是大為有利的。
總而言之,教師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原則,在數學課堂上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并不斷以問答互動、小組合作促進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深入思考,最終再帶領學生系統地總結所學知識,對提升學生思維素質大有裨益。教師應對此形成科學認識,正視當前課堂教學活動中阻礙學生思維生成的消極因素,并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相關素養發展以及在數學領域的可持續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