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穩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山東 濟寧 272000)
近年來伴隨我國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籃球作為一種普及性的體育運動,其對抗性強、運動量大,在社會中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受到越來越多體育愛好者的喜愛。許多企業、事業單位都經常組織各類各級的籃球競賽活動。具體到中學校園中,亦是學生群體最喜歡的運動之一。在培養學生裁判過程中,能夠讓中學生學會一些籃球裁判知識,提高臨場裁判能力與水平。但是培養學生裁判員與培養籃球運動員有著本質上的差別,既需要側重籃球知識、技術等方面的培養;也需要關注學生裁判員心理、抗壓能力、判斷能力、臨場應變能力等多方面的培養。
中學生籃球裁判是指經過針對性的培養,讓中學群體中的籃球愛好者具有一定籃球比賽臨場執法能力,可以成為學生裁判員。這是伴隨著籃球運動在中學生中普及而產生的,中學校園舉行的籃球比賽成為中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每次的比賽也成為學校關注的焦點;在比賽過程中中學生籃球競技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
相對于籃球運動的學習與鍛煉,在中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中則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要求中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水平。籃球賽場裁判員水平對比賽公平進行,比賽質量等都具有直接的影響,而這一切的基礎即是裁判員思想認識,只有熱愛籃球運動,在裁判中做到公平公正才能保障比賽的進行。所以對籃球濃厚的熱情與良好的思想素質是對一個合格裁判的基礎要求;其次在思想過硬的基礎上,還要求中學生籃球裁判具有較好的業務能力。既要具備籃球運動能力、籃球運動戰術與技術;也要學習了解《籃球規則》。在臨場裁判中既能夠進行精準的判罰;又要在瞬息萬變的籃球競賽中迅速宣判。所以學生籃球裁判的培養是綜合性的,著重考察學生籃球運動與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在中學生籃球裁判培養中,學校擁有良好的籃球運動氛圍和師資力量;中學生又處于知識學習與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在該階段做好學生籃球裁判的培養,能夠發揮教育優勢,提升學生籃球運動與裁判水平。
本文研究中主要以濟寧市任城區中學校園為例,通過調查了解中學生籃球裁判培養現狀與存在的不足,進而為后續提出針對性的培養路徑奠定基礎。根據走訪與調查結果分析,發現濟寧市任城區中學生籃球裁判的培養面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籃球裁判對學生臨場發揮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大部分中學生雖然具有籃球運動經驗,但是由于缺少籃球裁判的經歷,導致經驗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缺少歷練的機會。例如,在學生裁判培養過程中,由于中學生年齡較小,對于籃球運動、籃球規則等理解不夠透徹。在學習籃球裁判過程中,缺乏對各種競爭技術、競爭動作的預見性,所以面對一些違規動作時常常出現漏判、錯判等現象。或者在臨場判罰中判斷不準,對于違規行為無所適從的現象。導致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學生籃球裁判培養中對于籃球規則及裁判法的理解不夠細致,針對此在未來培養中就需要強化對學生臨場能力的培養。
在濟寧市任城區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中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的中學生籃球裁判來源于籃球運動愛好者,在日常學習中也十分喜歡籃球運動。所以籃球裁判員培養也是從這群學生中進行選擇,雖然他們具有一定籃球運動與競技能力,但是對于籃球裁判活動卻缺少認識。針對此教師培養中更加關注學生籃球裁判的理論知識教學。許多中學生籃球裁判過于關注自己臨場執法的手勢和跑動姿勢、判罰動作等等。在裁判過程中對規則與裁判技能學習不足,導致在臨場執法中缺少正確判罰能力,只是憑借自己感覺進行裁判。又如許多學生裁判在經過初期的理論學習后,沒有臨場實踐的經驗。在裁判過程中跑動不到位,無法兼顧球場所有球員的情況,裁判理論知識不扎實、跑位不規范,學生籃球裁判員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相對于籃球運動,在中學生群體中籃球裁判員是一個新鮮的事情。而中學生的好奇心驅使他們更喜歡,或者說更希望自己能夠接觸這一“高大上”的工作。鑒于這種好奇心與興趣,許多中學生在學習籃球裁判員時興趣十分高漲,存在很高的熱情。但是隨著學習工作的深入,發現籃球裁判不僅要具有一定籃球運動能力;成長為一個合格的裁判員也需要具備更優秀的籃球裁判理論知識,以及體能、反應等多個方面能力。在繁重的學習與籃球運動影響下,許多中學生裁判難以保持剛開始的興奮勁與激情,這種缺乏持續性的行為也嚴重影響學生裁判水平的不斷提升。
相對籃球教師裁判而言,中學生在臨場裁判中也存在心態不穩的問題,受到比賽活動的影響較大。其根本原因是中學生籃球裁判經驗較少,對于籃球運動規則與裁判法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對于籃球競技中許多容易出現違規的行為認識不深刻,一旦出現違規行為則吹哨不堅決;對違規行為的判罰不堅決等。另外則是臨場裁判經驗少,中學生在臨場裁判中心態、情緒很容易受到場外環境、場內比賽情況的影響。尤其是在比賽最關鍵或者最后階段中,中學生裁判員心理波動更大,繼而影響吹罰尺度的波動,甚至出現同樣的動作做出相悖的判罰,造成對規則解釋的不一致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在中學生籃球裁判培養中就需要側重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培養,提高學生裁判的穩定發揮能力。
在前文論述中,主要對濟寧市任城區中學生籃球裁判培養現狀、結果等進行淺要的調查與分析。導致學生籃球裁判培養出現這些不足的原因是多元的,要切實提升學生籃球運動員培養質量就需要找準問題,精準施策,制定出針對性的培養路徑,進而促進學生籃球裁判水平的提升。
針對中學生參與籃球裁判學習興趣度高,持續性不強的問題,在中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中就需要科學、有效、持續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首先在學生籃球裁判培養中教師要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白中學生籃球裁判工作的價值與意義。讓中學生認識到學習籃球裁判不僅有利于自己籃球運動水平的提升,而且能夠更深入學習籃球知識,掌握籃球裁判技能;其次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讓中學生正確認識籃球裁判的重要性。正確認識在籃球運動場中,裁判是公平公正的代表。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讓中學生裁判員更加熱愛裁判工作;第三是針對那些臨場執法中表現好的中學生,教師要給予積極的表揚與肯定,如此才能有效激發他們學習裁判的動機,端正學習態度,不斷提升自己的裁判水平。
根據調查走訪內容看,中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中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尤其是在日常培養中,過于關注判罰理論學習忽略實踐,這嚴重影響了中學生裁判員裁判水平的提升。在實際過程中,許多中學校園只是簡單的對中學生進行培養,多數學生籃球裁判成長都是跟隨教師在籃球場上學習,難以深入。針對這一情況,在中學生籃球運動員培養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例如,在籃球裁判員培養中,教師可以在教會學生一些判罰理論知識后,可以組織籃球比賽,讓學生親身實踐。讓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在結合之中慢慢提升判罰水平。
濟寧市任城區中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調查中發現,許多中學生雖然具有籃球員運動與裁判經驗,但是臨場執法實踐經驗較少,對于那種高級別的籃球比賽更是缺少參與機會,導致中學生裁判員水平不高。也正由于中學生裁判員缺少這種高級比賽場合的鍛煉,其實際執法水平提升較慢。針對這一情況,濟寧市在培養中學生籃球裁判員中就可以積極的與地方籃球運動協會、各種籃球運動組織等加強聯系,在日常培養中多多參與這些競賽活動的歷練。通過這種方式,既能使學生的培養與社會發展的需求緊密的鏈接起來,更讓學生的裁判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也豐富了學校的培養手段。
中學生籃球裁判能力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籃球教師的裁判能力,所以在日常培養中需要讓教師做好表率,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例如,在教師參與籃球裁判中,需要將籃球規則及裁判法的最新的知識、動態傳遞給學生,從而結合技、戰術進行教學,讓中學生裁判在觀摩過程中去提升自己的裁判能力。另外籃球教師具備良好的裁判能力,在日常判罰中學生才會樹立學習的“標桿”與“榜樣”,在教師對中學生裁判員的臨場指導中,學生學習籃球裁判知識與能力的熱情和積極性也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在研究中可以發現,學生籃球裁判員參與籃球裁判中具有很高的興趣與積極性,但是由于學生籃球裁判員經驗不足,年輕氣盛;籃球裁判規則、知識基礎較差等現象的影響,導致他們在參與過程中經常存在尺度不一、意氣用事等現象,對中學籃球競技比賽產生一定消極影響。所以在培養過程中除重視學生裁判員知識與技能培養之外,也需要關注學生裁判員心理等方面的培養,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歷練,不斷提升中學生裁判水平,滿足中學校園籃球運動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