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在初中數學教材的編排上,“讀”“做”“議”的編排與設計體現了數學知識生活化的理念,同時將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數學問題的解決中,將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系在了一起,體現了數學的生活價值。在現實的數學教學中,恰當有效的評價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讓他們融入數學學習的樂趣中,多元評價的理念滲透無疑是不錯的選擇。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基本理念;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2-0024-02
【Abstract】In the layout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the layout and design of "reading", "doing" and "discussing" reflects the concept of living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at the same time introduces life examples into the solution of mathematics problems, and closely links life with mathematics together, it embodies the life value of mathematics. In actua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per and effective evaluation can stimulate students' passion for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let them integrate into the fun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The idea of multiple evaluation is undoubtedly a good choice.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Basic concept;Practice
初中數學教材中那些現實、有趣、富有挑戰性的各種學習素材,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空間和較多的交流機會。教材中“讀一讀”“做一做”“議一議”在講清楚數學起源和生活原型,展現的數學知識形成的具體原因以及在工業生產、農業應用以及生活生產中的實用價值外,還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發展的需求。素材從不同角度逐一滲透著重要的數學思想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是數學課程理念的重要體現,教師如何將這些理念無形地貫穿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是數學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數學教師只有將理念融合于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才會有“八仙過?!黠@神通”的藝術和章法,本文就我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做法進行簡單闡述: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
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就是要跳出傳統數學的思維方式,建立逆向數學思維,形成多種解題方式和方法。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等腰三角形性質”在計算中的應用,這一塊內容就會涉及方程思想和分類討論思想。在教學中,我首先激活學生的學習欲望,用生活中學生非常熟悉的各種建筑物圖片,吸引學生的眼球,集中他們的思想,為后面的大膽設想、發散思維提供一個溫床。接著我設計了層進式的問題鏈:
1.什么是軸對稱圖形?這些圖片中有軸對稱圖形嗎?分別是哪幾個?
2.圖片中的等腰三角形你是否可以找見?
3.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這三個問題形成了任務驅動的學習數學支架,讓學生在完成以上任務中把數學知識和生活無形對接和勾連在一起,生活中對于數學問題的解決就自然成了“有本之木”。接下來我鼓勵學生大膽猜想:首先學生動手剪出等腰三角形(學生可以畫圖剪下或者折疊剪下)的紙片,按照剛才剪的方法和剪出的圖片判定等腰三角形是否為軸對稱圖形?畫出對稱軸,然后再沿著對稱軸對折,分組討論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學生通過動手對等腰三角形有了感知體驗,在體驗和觀察的基礎上,數學分析能力就水到渠成。最后是把得出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再次回到生活中進行驗證: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在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畫出它的高,本題目沒有圖,學生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用到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和逆向思維了。
二、用數學的眼光發現生活與數學以及其他學科的內在聯系
學生中經常把學數學說成“做數學”??梢姅祵W就是在做中學?!白觥钡倪^程既是動手操作的過程,更是心理體驗和思維形成過程,學生“做”的是生活,“做”的是知識,“做”的是理念的滲透,長時間的“做數學”就會形成數學的眼光。
北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上冊《綜合實踐》“哪一款手機套餐更合適”。手機是現代人的必備品,是學生最愛,只要談及手機想換的問題和話題,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會一下子被調動起來,教師在教學中要敏銳地捕捉到這一信息,充分利用好這一優勢。課本中的引言:你了解哪些與手機資費相關的術語?你知道哪些手機資費套餐?他們的收費標準是怎樣的?這三個問題把學生對手機的好奇與興趣拉回到數學問題中,此時把學生眼中的“手機”瞬間轉化為“數學問題”。教師在課前對手機資費現狀做一調查,此時可以展現在學生面前,培養學生的數學眼光。這一鮮活的生活實例,引發了學生對現實數學問題的關注和思考,為進一步探究和解決問題做好鋪墊。緊接著,課本中出現了一張關于手機資費套餐的圖表,這一數學素材為師生探究提供了任務驅動和探究載體,同時手機作為電子產品,又在信息技術和數學學科之間架起了橋梁。
本課中“做一做”環節中,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下列任務:
1.分析手機資費宣傳單,根據宣傳單,每月的資費受哪些因素影響?影響資費的通話時間有哪些?
2.了解你家某部手機若干月的各項通話時間,影響手機資費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哪項通話時間?
這三個問題相對于前面的問題就深層化、數學化、復雜化和現實化了,解決好這一問題會用到數學基本知識(變量、常量、變量和常量的關系)和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技能(引導學生從了解家長的話費做起,教師提供表格:本地話費-本地通話時間-長途話費-長途通話時間,最后把通話時間和通話費用以函數的形式呈現解決實際問題)。這一環節就是用數學的眼光發現生活中的數學題,感受函數作為數學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讓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系。當然在這一環節中,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完全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數據的分析和整理,函數的選取和應用,但是對于部分學習被動的學生,教師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生互動,在單獨輔導和討論中激發學生求學的欲望,從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中獲得個性化的成功體驗。
北師大版九年級下冊《設計遮陽板》教學中一定會用到南北緯度、冬至、夏至等地理知識和節氣常識,用數學眼光打通學科間的界限。這堂課要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理想化,主要通過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數學建模的過程就是用數學眼光處理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需要把遮陽棚抽象成幾何圖形,具體步驟如下:將實際問題數學化,用所學數學知識表示實際問題,進行數學計算或數學推理,得到數學結論,回到實際進行檢驗。數學建模的過程即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實現數學思想生活化的過程。
三、多元評價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評價對于學生的成長就像一把雙刃劍,積極向上和全面發展的評價會引領學生一步步走向成功;片面、靜止的評價對學生的發展起消極的制約作用。數學評價中采用多元評價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學習過程的評價
數學活動中有“做一做”“議一議”。學生應該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通過動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這需要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參與行為表現的評價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協作交流能力。
(二)數學思維的評價
“想一想”環節,教師要關注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觀察他們數學思維品質養成中的得與失,數學思維策略的構建過程,及時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評價,幫助學生提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三)對學生情感態度的評價
教學情境中,教師要隨時了解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自信心,教學中及時補充數學小故事(包括歷史故事和數學家的人物傳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講述數學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
總之,數學理念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涉及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如何更加高效愉悅地在教學實踐中體現數學思想和數學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數學素養任重而道遠,需要在以后教育教學中探索和思考。
參考文獻:
[1]邵春安.對話式教學的實踐[J]. 現代教學,2009(Z1).
[2]程蕾.如何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2(22).
[3]趙月青. 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5).
[4]張建強.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幾點做法[J].考試周刊,2013(26).
[5]謝小華,唐翠英.試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做法[J].中學生數理化(學習研究),2014(01).
作者簡介:馮荷蘭(1972.07-),女,漢族,甘肅高臺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數學與應用數學。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