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具備不斷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就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可以獲得滿足自身以及社會發展所需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高中學生的思維特點,創造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提出問題,全面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數學;問題導向;教學策略
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建模、數據分析、直觀想象等方面,而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最根本路徑就是讓學生去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問題的探究中獲得深刻的感悟。因此,高中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啟發性的教學,引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構建,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達到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
一、創設問題情景
創設問題情景目的不是直接向學生提問,而是要引起學生的質疑和思考,使學生產生“為什么”、“是什么”、“可以怎么做”等的思考,從而激發出學生的思維潛能。因此,教師要重視起創設問題情景的重要性,綜合考慮教學內容的特點、教學目標、學生的認知能力等因素,從而創設出合適的問題情景。
比如,在教學“指數函數”的過程中,筆者給學生提供了這樣的問題情景,對學生說到:“同學們,你們認為一張紙可以做成什么?”學生大多想到了折紙這一操作,于是,筆者接著說到:“那么你們知道嗎?如果拿出一張紙,將其折疊至少50次的話,我們就可以順著這張紙折疊而成的梯子爬上月球!”這樣的情景很快地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質疑,折疊紙50次真的會有這么大的“威力”嗎?在學生表達了質疑之后,筆者再帶領學生用數學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引出教學內容,讓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深入的探究。如此,可以很快地使學生進入到學習狀態中去,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教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二、多元化呈現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高中數學教師要形成開放的教育觀念,對教學的形式進行大膽的創新嘗試,形成豐富多樣的課堂。問題導向下的高中數學問題呈現不能是千篇一律的,教師要推陳出新,積極使用實物、信息技術、游戲等各種手段來展示問題,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比如,在教學“排列”的過程中,筆者選擇了幾個學生上臺來參與游戲,讓學生想一想這幾個學生一起去打飯,一共有多少種排隊的方式,筆者先引導學生設想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例如高個的站在前面、中間或者最后等等,從而使學生找到其中的規律;再比如,在教學“空間幾何體”的過程中,筆者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故宮、長城、水立方、鳥巢等建筑,在視覺上刺激學生,從而讓學生自發地去探索這些建筑之間的聯系,感受空間幾何研究的價值和方法。總之,教師要不斷地在課堂上賦予學生新的身份,讓學生在不同形式的問題導向中深入探究知識。
三、合作解決問題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要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發展,因此,在問題導向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讓學生之間針對問題提出不同角度的看法,使學生發生思維上的碰撞,選擇出最好的問題解決方案,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比如,在教學“統計”這一章節的內容時,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項任務,讓學生在實踐當中去感受三種抽樣方法的區別與聯系。學生需要以小組的方式完成問題的探究,在共同設計探究方案的基礎之上去進行分工合作,有的使用抽樣調查法,有的使用分層調查法,有的使用系統調查法,有的負責處理數據……這樣,通過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可以給出更加完整的問題答案,逐漸地使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形成良好的團結合作意識和思維方式。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使用問題導向的教學策略,符合新課程改革下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可以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想,形成濃厚的課堂探究氛圍,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內在潛能,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要不斷地改進對問題導向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白東旭. 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應用策略研究[D].延邊大學,2019.
[2]詹偉龍.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課堂問題導向策略探討[J].新課程研究,2019(06).
288050170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