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霖
摘 要:現階段的教育改革中,其小學教學中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視越來越深,并且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鍛煉小學生自主學習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夠在一定基礎上,培養學生們的自主探究新知識的精神,讓學生們在學習時能夠更加高效,提高自身學習能力,為以后更深層次的學習夯實基礎。并且,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們在小組學習中的各個環節,能夠對其充分利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教學方式能夠達到一個正面效果,有益于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和更新。本文首先對現階段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然后對小組合作學習解決策略進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可以供人借鑒的教學方式和思路。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評價體系
引言:
傳統的教學課堂模式是學習效率低下,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熱情不高。在新課改下把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到教學方法值得提倡,并且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到課堂上的作用是很明顯的,教師應重視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上的應用,提高課堂效率。
一、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小組合作學習前的準備不充分
在現階段的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其合作學習的效率較為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合作學習的準備不充分。準備不充分的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學生對于接下來的課程學習的了解程度不足,無法在小組內開展有效的談論,出現不同的意見的時候,也無法使別的同學認同自己,其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喪失。第二個就是小組內的分工和職責不明確,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缺乏正確的認知。
(二)問題設置得不合理
在小學數學日常的教學中,數學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度不夠。在進行教學設計中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設置問題的時候只是隨便選擇了一個問題讓學生們討論,根本沒有考慮這個問題是否適用于小組合作,而且這個問題是否能夠根據學生們的具體學習情況以及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等綜合要素,導致了課堂學習效率不高,對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不能得到良好培養以及對學生們進行更好的進知識層面提高,不能達到實現課堂有效性的目的。將小組合作模式教學方法應用在小學數學學科中,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小學生能夠通過組內的討論和實踐完成對知識點的學習,可以達到一個小組組員之間能夠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以及大家積極交流想法,用于表達自身思路等目的,讓學生們能夠從他人的不同角度去學習。所以需要小組討論的問題一定要具有討論性和思考性的。其問題設置的不嚴謹或者是缺乏科學性,會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難以達到預期。
(三)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不全面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需要檢查為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另外在教學中不僅需要與學生建立有效的溝通交流,還需要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習評價機制,對教學中的合作交流學習中的多個方面進行思考,充分發揮其優勢作用。但是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學生以及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方式應用于小學數學中的效果,進行了褒貶不一的平價,并且因為部分學生們的評價方式并不科學,而且形式還單一,其評價的過程缺乏針對性。導致教師不能全面地了解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具體情況,包括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誤區,其學生學習情況的基本信息的缺少導致數學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安排過程中缺乏一定的科學性以及對學生們準確掌握知識的判斷性,缺少了對學生們實際情況的具體考察,導致在對學生們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時的價值也被大打折扣。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解決策略
(一)合作學習前準備充分
在小組合作的學習過程中,其首先要做的就是科學合理的分組,教師基于自己對于學生的了解,以及對于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學生本身的思維邏輯能力準確掌握,才能夠依據對學生的了解,幫助小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使每個小組成員都可以明確自己在組內的工作內容,讓學生們在小組內的作用可以發揮到最大,幫助學生們有效提高自身學習效率,推動教學進程,讓課堂教學有效性得以實現。然后就是需要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準備,根據所要學習的課程進行高質量的預習,基于一定了解的情況,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可以與組員開展高效的討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組內交流的時候,能夠踴躍發言,勇敢積極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思路,能夠有效地提升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提升到最好。
比如在教學三年級中的《圖形運動》這一課時,這一課的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實操性,需要學生們能夠根據課本所提供的圖形樣本制作出相似度較高的道具,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們提高在課堂知識理解方面的效率,幫助學生們更深刻的體會其中的知識。所以在開展教學之前,需要教師在課堂為學生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存在的軸對稱圖形,并且還可以在家長的幫助和看護下,制作相關學習道具,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圖形的變化可能產生的結果,便于學生理解。另外在課堂分組的時候,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們的具體學習情況,幫助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在分組過程中,需要保證組員的能力不僅需要有較強學習能力,還需要有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確保分組過程中,每個小組之間的能力分布均勻,在學習過程中,組員之間能夠互相幫助,暢所欲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開展高效的合作學習談論。
(二)問題的科學設置
在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并不是所有課題都能成為小組討論的課題,具體的相關要求起碼要保證這三點:第一要有討論性的特點,第二要有啟發性的特點,第三要有有效性的特點。擁有以上三點的課題才可以當做課題來討論,這種課題應有幾種不同的解決方案,方便學生對于課題的深入思考和分析,也能夠幫助學生們更深入的學習知識。其次通過對新課題的學習是要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們的在學習時能夠主動積極的態度,幫助學生們鍛煉自己自主探究知識的精神。所以對問題的設置要有思考性,問題的解決方式絕不是唯一的一種,而應該是好幾種完全不同的解法。只有這樣的問題才能鍛煉學生對于問題的進行深入思考,并且在思考時,要從多個不同的方面來進行,能夠通過不用的視角運用不同的思考模式,形成有區別的思路,最后獲得全部解決問題的方法。
比如在教學《倍數和因數》這一課時,這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建立“倍”的概念和用“倍”相關的知識解決問題。在這節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可以在課堂中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數學教師需根據每個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們完成科學分組。教師以“倍的具體概念和具體應用”為課題,讓每個小組通過討論交流學習完成對這個課題的學習。在學生討論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干預過多,應該適度地給予指導意見。當學生的學習方向錯誤或者是遇到很難的關節的時候,教師才可以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干預,幫助學生完成高質量的數學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重視問題設置的科學性,可以有效地促進合作學習質量。
(三)建立全面的評價體系
要想在數學課程的教學中,充分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們建立一個有效的學習評價體系。其評價體系的建立主要是需要根據個體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生們的對新知識的適應能力,以及不同思考角度的思維模式等有一個針對性的了解,然后還需要對每個學生的評價標準都能夠有所不同,不能用一種評價的標準去衡量所有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具體表現。根據評價體系的建立能夠使得教師可以更加全方位地了解學生的成長,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第一手資料,保證了對學生們的基本學習能力了解準確,能夠更加方便教師運用正確的方式方法挖掘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潛力,幫助學生建立數學學習方面的自信,也有益于學生與教師之間更加良好的交流和溝通,讓教師能夠更加及時的幫助學生們解決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也能夠幫助學生們及時的從學習誤區中解救出來,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學習效率。
比如在教學四年級中的《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這一課時,這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三角形和四邊形的各種性質特征和日常生活中具體應用。在開展教學中,其小組合作開展中讓學生將教具分成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使學生對于今天所學的課程有一個基礎性的了解,然后再開展更加深層次的教學。在教學以后,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的開展,去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其評價的過程還需要包括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評價需要來自多方面,其評價體系的建立才具備科學性。
結束語:
現階段數學教學在新課改的要求下發生了很多改變,也根據對學生們的了解進行了教學改革,讓學生以及教師在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都更加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究和應用,勢要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推動教學進程,幫助教師實現課堂有效性,培養學生們自主探究學習知識的能力的目的。雖然現階段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很多的問題,但是可以通過使小組合作學習準備充分,設置科學合理的問題和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來有效的優化其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莊嘉嫻.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03:147-148.
[2]康蕾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0:249.
237250052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