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后,學校更加注重對小學生數學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因為小學數學的問題解決需要小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思考探究,在其進行自主學習時就會發現很多的數學問題,然后在課堂上小學生可以提出問題與老師進行交流,下邊本文就基于問題視角下的小學生數學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進行研究,提出幾點結論希望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問題視角;小學數學發現;提出問題
在問題視角下探究小學生數學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可以有效的幫助其增強數學思維應用能力。小學生通過數學發現提出問題可以及時的糾正小學生錯誤的認知,在接下來的課堂中可以跟得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因此小學數學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是需要老師必須注重的,有效的提高小學生數學綜合能力。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讓小學生通過主動思考問題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從而讓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一、培養小學生數學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的意義
隨著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國家越來越注重對小學生數學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讓小學生不僅僅局限于學習課本知識上,也能讓小學生在生活中合理應用數學知識[1]。小學生在數學發現能力使小學生經過認真思考與所學知識進行聯系得出知識盲點,因此數學老師應該注重小學生發現的數學問題,可以及時的給小學生進行解答,以免由于時間推遲導致學生知識點遺漏。小學生提出問題是小學生邁出的第一步,說明他經過了認真的思考從而得出問題,老師在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應該認真講解,以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小學生產生不自信的心理。學生經過老師認真解答可以將問題解決,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習熱情,因此培養小學生數學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基于問題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還處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多數老師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能夠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問題時間,讓小學生不能理解數學的真正含義,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積極性[2]。由于課堂的死板程序化教學強行給小學生灌輸知識,老師忽視了學生才是課堂主人翁的地位,使小學生喪失了在課堂上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小學生在課堂上抓不住重點,致使小學生在課堂上容易開小差,無法定下心來進行數學學習,同時小學生面對嚴厲刻板的老師也沒有足夠的勇氣去提出問題,是小學生的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
三、基于問題視角的小學生數學發現和提出能力的培養策略
1.創設情景培養小學生數學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
小學數學老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可以根據章節內容創設情景,老師通過研讀教材從中提取教材的含義,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景。老師可以就地取材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對數學課本內容進行整理,把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意義提取出來結合情景向小學生拋出問題,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小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符合當下小學生老師的教學趨勢。小學生能在老師創設的教學情景中有效的培養自主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小學生通過老師提供的生動形象且內容豐富的場景,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3]。學生通過小組之間相互合作溝通交流的過程激發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信心,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老師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垂線與平行線》,老師結合教室建筑讓學生討論哪條線是垂線哪條線是平行線,學生通過激烈的討論發現教室里安裝黑板的墻與房頂上的墻相交形成的那條線和安裝黑板的墻與地面相交形成的線是相互平行,它可以稱之為平行線。而安裝黑板的墻與旁邊的墻形成的線和地面與墻形成的線是相互垂直的,其可以稱之為垂線。小學生通過老師創設的討論情景可以有效地認識到垂線與平行線,并做到真正的理解,使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
2.結合圖畫培養小學生數學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
在蘇教版小學數學課本上都具有豐富的圖畫內容,小學生對于豐富多彩的數學課本是不具有抵抗力的,他們面對課本上豐富的圖畫可以產生積極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小學生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展開討論。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讓課本上的圖畫與概念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4]。課本上的圖畫可以適當的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小學生覺得課本沒有那么的死板單一,通過趣味性的圖畫有利于小學生理解課本上的知識概念。老師在教學時融入圖畫內容講解,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學生通過討論圖畫內容加深對課堂知識點的印象,在課后做習題時可以及時想到圖畫內容從而聯想到與該圖畫相關的知識點。例如,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課本內容上就具有非常豐富的圖畫內容,平行四邊形的柵欄圖畫,階梯扶手的平行四邊形圖以及小卡通人物用小棒擺出四邊形的圖畫等等,這些豐富的圖畫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小學生經過圖畫對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有了基本認識之后,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可以以此為基礎對老師所講內容提出疑問,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老師通過課本上豐富的圖畫內容,有效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的能力。
3.拓展教學培養小學生數學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
老師在課堂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可以給小學生進行適當的知識拓展,當小學生擁有足夠豐富的知識含量時小學生在上課時就可以通過老師講解的內容進行分析,發現所講內容是否與自己腦海中的知識相吻合,若其與自己的已有的知識不符小學生便可以提出問題與老師進行交流。這種拓展教學有效地培養了小學生數學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找到不符的原因所在,如果是自身問題那么小學生可以把以前理解錯的問題進行糾正,若是老師問題則可以及時挽回以免學生學到錯誤的知識。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適當的拓展知識,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知識儲存還能促進小學生數學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的發展,為小學生以后的學習打好良好的基礎。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分數的乘法》這一章節時,老師可以先給學生拓展分數的由來以及分數與小數的關系,小數不一定是分數,但分數一定是小數,所有的有限小數都可以化為分數,無限循環小數也能,但是無限不循環小數不能,而分數一定能化成小數。小學生通過老師的拓展可以更加有效的理解老師所講內容,并從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從而鍛煉了小學生數學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
四、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當前教學目標的重點內容,學生通過自主思考發現問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小學數學老師也應認真鉆研教材充分發揮身為人民教師的作用,給小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結合課本適當的給學生拓展知識,促進學生對在短暫的課堂時間里積極的探索數學的奧秘,從中發現問題并勇于提出來與老師進行交流溝通,達到鍛煉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目的,為以后小學生成人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均英.如何培養小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J].黑河教育,2018.04:60- 61.
[2]覃家瑤.如何培養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06-107.
[3]邵莉麗.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策略分析[J].讀與寫,2018(28).
[4]丁治民.培養小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07:115.
388650033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