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 要:隨著我國教學環境、教學體系、教學策略的不斷改革、創新和優化,中職數學教學過程和內容也逐漸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高,在人才發展的戰略目標下全面優化理論與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理性思維,做到正確思考、明辨是非,以科學的價值理念進行人生方向的選擇和規劃,在此基礎上中職數學教學還注重學生應用能力、思維能力以及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能力,滿足不同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求程度,以各種數學思想、指導實踐方針為核心來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讓學校教育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關鍵詞:中職數學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實踐與發展
一、前言
在現代化的社會發展體系下中職教育在進行學生培養和核心素養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認知,在認真分析、有效了解、解決問題的基礎之上搭建教學平臺,以教師和學生為教學環節的重點培養對象,優化教學方法,創設教學情景,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二、中職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現階段中職數學教學體系在設置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目的的過程中需要保證每位學生都能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并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各類數學難題,實現終身學習的發展目標,綜合性地全面培養學生健康成長為有效目標來落實中職數學教育目標和教育理念,教師還應具備中職教學的技能和手段,采用知識體系、思維運用體系與精神文化體系相結合的三方面教學方式,保證每位學生能夠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讓每一層的知識實現相輔相成、相互協調式發展和落實。其次,在教學理念、教學能力應用的過程中還應做到積極引導、有效支撐,感知數學文化,獲取數學思維,靈活性地讓創新型發展為更高階級的思維形式,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后,以數學精神文化和數學歷史為載體,讓數學學科成為督促學生不斷進步和發展的精神內核,幫助學生探索真理、發現真理,獲取知識內涵,將數學學科與學生的成長有效結合,構建數學文明思維,有效實現數學問題的解決與落實。
三、中職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養成現狀
3.1課程設置問題
現階段,中職院校數學課程設置需要從專業角度出發,涉及學生思維能力,興趣文化發展等多個方面,但大部分課程體系忽視文化引導,缺乏數學專業結構的教學工作過分注重于知識內容,而忽視專業技能的培養與發展,速成型人才難以保證每位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難以符合中職教育對于學生的培養標準。同時,為了保證教學質量,還將數學文化內核的學科教育大幅度刪除,不但無法滿足中職教育發展的需求,還導致學生的綜合能力存在消極怠慢的現象,忽視了學生的發展。其次,大部分院校為了節省課程成本和課程時間,選擇以普通高中數學教育為教學方針,缺乏教學特色,超綱內容也不利于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和開發。中職院校教育與高中教學是存在差異的,更應注重學生的實踐與個人素質的培養,應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愛數學,同時針對數學教學進行實效性和創新性的訓練,也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與發展。
3.2教師教學問題
我國目前創新型教學改革和新型素質教育還無法實現全國、全范圍的落實與推廣,導致部分中職數學教師的思想較為保守,過于陳舊,更新換代不及時,無法針對各地的實際教學政策、教學理念進行改革和創新,難以形成師生互動式教學方針,也難以落實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與發展。其次,中職院校缺乏教師的培訓與學習,工作中職教師的思想較為閉塞,難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式的教育理念,與數學專家、教授之間的聯系較為閉塞,缺乏自我反思、自我學習、自我更新的實踐機會。最后,中職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為充分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進行等級性的劃分,教學內容較為普遍化、陳舊化,不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也難以保證學生扎實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3.3學生學習問題
大部分進入中職院校的學生多是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缺乏學習動力,也在學習方法和知識體系上也存在諸多漏洞,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培養,才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發展水平。首先,要解決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的問題,數學課程內容在整體上是較為枯燥乏味的,會存在許多學生渾水摸魚、成績不理想的現狀。因此為了減少認知偏差,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思考體系,需要解決學習能力較為薄弱的現狀,在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發展,避免誤差,促進學生朝著正確的軌道不斷發展。
四、中職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4.1為教師搭建成長的平臺
在優化教學理念的過程中,需要從中職院校的教學角度出發,逐漸幫助教師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逐漸加深重視程度,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應從思想層次和認知層次出發設置院校數學課程和教學任務。其次,還需要搭建各教師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平臺,設置合理的課程節奏、課程內容和課程教學方法,與人才培養目標相匹配,還要促進師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和理論交流,積極形成學生與教師之間思維的碰撞,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最后,院校還應促進教師積極培訓,提供更多進修機會,讓教師的發展與時代發展腳步相結合,開闊眼界,滿足學生專業發展的需求。
4.2優化教學的方法
教師在進行教學體系改革和課程內容優化的過程中應立足于課程實際、重難點知識,將各個知識更詳細的展現在數學課程當中,讓學生了解中職類課程中數學教學體系的規劃和背景,明確邏輯關系和教學理念以及教學目標,培養數學教學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其次,教師還應促進數學文化知識與數學專業知識相互協調式發展,不僅提高理論知識的儲備,還應在數學文化的發展基礎之上更具創設性地搭建文化教學情境,理解數學精髓。最后,教師還應尊重學生的自主意愿,充分將公式、定理、知識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建立生活與數學的聯系,有效解決實際問題,強化數學的主觀體驗,正確培養數學的思想觀念,積極對待數學的價值理念,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與發展,感知數學文化,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4.3提升學生數學應用能力
中職院校數學教學過程中在培養學生核心思維的同時還應提升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建立數學思維,將數學模型思想廣泛應用于現實教學活動當中,采用三角函數、幾何模型等方式來搭建高效學習數學的平臺,不僅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夠讓每位學生充分挖掘對于數學學習的見解,了解學科專業特點,積極提高學生參與各種數學類活動、專業競賽的積極性,在合作競爭與發展過程中提高應變能力,為后續的就業與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4.4改變考核制度,加強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中職課程在進行數學教學和數學考核過程中為有效反映學生一學期的努力成果和綜合表現,大部分以試卷考核的方式,僅僅采用卷面分數來評價這個學生在該學期是否用功和努力,這樣以分數來決定學生數學學習的成果,十分打消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也是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的一種現象。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為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需要由數學教師深入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來了解學生當前的教學評價和教學成果,避免出現成績來決定綜合評定結論的單一評價方式,可以將日常課上表現、行為能力與學習成績這三個方面有效結合起來,以綜合性的方式來看待這一學期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價值并不僅僅在于一個考試成績,而是在于平時的積累以及各種課外活動當中,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夠充分展現學生的學習理念,考察更加全面,不斷激勵學生進步和發展。其次,還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發展程度和學習程度來設置不同等級的試卷,凸顯學生在考試過程中的價值,同時還可以增加題目的多元化和趣味性,并嘗試附加題,更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測驗的快樂,不僅僅讓學習局限于書本知識,更能讓數學引申到生活當中,以實際例子來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提高數學應用的能力。
五、總結
總的來說,在當前中職院校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形成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利用數學思維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難題和疑問,同時,還應給予教師充分顯示自身價值和培訓交流的機會,讓師生互動式的數學學習課堂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帶來更好的前景。
參考文獻:
[1]中職數學核心素養滲透課堂教學實踐的策略[J].郭邦福.課程教育研究.2019(17)
[2]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脈絡與變遷——基于教學政策文件的分析[J].孫琳;徐桂庭.職教論壇.2015(03)
227550078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