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紅
摘 要: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需要得到改革,從而滿足教學的要求。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改變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尤其是解決當前教學模式單一、學生興趣低等多項問題。本文針對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多元化教學模式應用策略進行分析,在探究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應用方法,從而提升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 多元化; 教學模式
1.引言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和理論基礎上,所建立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規范教學的方法,提升教學的效果。但是單一教學模式應用,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以及教學效果的提升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需要應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將各種不同教學模式進行綜合應用,從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綜合當前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可以得知,包括翻轉課堂模式、分層教學模式以及STEM教學模式等,這些教學模式各有優勢,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
2.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小學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對于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產生了較大的效果。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講授法是普遍應用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結構,但是對于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問題解決能力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尤其是單一教學模式的應用,使得整個課堂的氛圍較為低沉。小學生的好奇心強,對于眾多問題都有著較強的興趣。但是,如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長期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會使其降低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的主動性。
3.小學數學多元化教學模式
3.1翻轉課堂模式
翻轉課堂是由教師根據課堂內容來制作相應的視頻,保障學生能夠在課前或課后觀看視頻,讓學生在了解課程關鍵問題的基礎上,能夠事先了解課程中的困惑點,從而在課堂中與教師共同探討并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模式轉變了師生的角色,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更新。翻轉課堂主要包括課前和課堂學習兩個部分,在實際應用時使得課堂的任務環節以及師生角色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教師為學生創造相應的情景,并通過視頻操作和針對性練習之后,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尤其是在小學數學應用時,讓學生掌握數學的基本知識,并通過通關式的問題解決方法來提升思考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3.2分層教學模式
分層教學模式是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進行綜合考量,并且分為不同的小組,針對不同小組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分層教學模式成為熱點,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大多數分層教學模式設為走班分層和班內分層兩種不同的類型。其中,走班分層主要是根據每個科目學生的水平來進行分開上課,教師可以根據班內學生的成績劃分為不同層次并開展教學,其中提高班主要是針對一些基礎知識良好的學生進行的,普通班學生側重于對于知識的理解,而補差班學生則是針對一些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在分層教學模式中也可以實現分層評價,通過學生客觀的自我評價來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而班內分層模式則是根據班內學生的整體表現來分為若干個小組,并且對其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為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與走班分層的教學方式類似。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利于實現教學的高效組織管理,基于學生個體差異來保證學生能夠進行針對性的教學。
3.3 STEM教學模式
STEM教學實現了多個科目之間的融合,是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英文首字母的縮寫,這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體現出各學科之間的融合,并且將這些學科形成有機整體,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時,大多數結合情景式教學、定制課程的方式來進行培養。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STEM教學模式可以實現小學各學科聯系以及知識的有效結合,使得小學數學作為單一獨立學科的局面得到了改變,讓學生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并且拓展學生的思維。這一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時十分注重數學學習的生活化,通過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并在實際生活中反映數學知識。在STEM教學模式應用時,作為教師需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其中。同時作為教師在進行備課時,需要注重于其他學科內容的綜合,遵循科學性原則來實現知識的有機聯系。另教師需要充分地利用課余時間來加強對于學生的了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保障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進行友好合作,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
4.小學數學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教師在明確小學數學多元化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模式優勢的基礎上,需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應用。
第一,設置合適的教學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設置合適的教學目標是其他工作開展的基礎,并且保證整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學目標的設置必須要體現知識與技能的基礎性目標,使得學生能夠掌握小學數學的相關知識以及技能,并達到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以價值觀念的目標。在設定相應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教師則可以從不同的教學模式中選擇相應的方法。
第二,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需要與教材進行深入融合,并體,生活實踐,在符合課程標準的基礎上,使得保障教學內容的個性化特征。除此之外,針對小學數學進行內容選擇時,也可以去其他的學科進行融合,包括科學、技術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注重學生積極性激發。在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常常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因此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的投入小學數學中,在教學過程開展中,可以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自主探究式活動。將數學知識、實際問題進行結合時,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通關式”的問題解決。
第四,優化評價體系。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應用中需要注意評價機制的優化,在日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過程性評價和結果評價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競爭性,提升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表現。
5.結語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應該實現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在明確小學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并進行綜合應用,從而改變當前教育模式單一以及教學效果差的問題。在教學模式選擇時可以通過翻轉課堂模式、分層教學模式、STEM教學模式的對比以及分析,結合具體的教學要求來進行針對性的應用,從而在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基礎上,實現師生的良好合作,達到教學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小平.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15):106-107.
[2]梅振榮.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新通信,2020,22(10):169.
385050033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