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建偉
摘? 要:互動式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課堂注入新活力,同時也是促進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有效手段,當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較為枯燥,教學手段也比較傳統,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要及時轉變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在課堂中融入互動教學內容,用新穎的方式來活化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打造出高效的初中道德法治課堂。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應用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提出了更多要求,需要法治教師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積極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扭轉師生之間的關系,在教學中更多地融入互動內容,通過情景模擬、問題設計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構建出活躍的看課堂氛圍,進而全面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的現狀分析
當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師對于學生的態度不夠嚴謹和仔細,學生的學習欲望也不是很濃,缺乏創造性和學習積極性,很大程度上讓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不但很容易讓他們失去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還會使他們散失實踐應用能力。當下教育改革的方向主要是改變傳統的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和理念,再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建教學情景、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實踐互動中鞏固知識,進而全面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效性,然而就現階段的情況來看,當下初中道德與法治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教學流程單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大多數篇幅都在介紹一些政治概念、法律、道德品質等,這些枯燥空洞的內容根本無法有效的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也只會為為了考試成績死記硬背其中的重點知識,課堂中師生交互有限,學生無法深入理解和掌握。
2.教學理念陳舊。當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還停留在傳統的“你聽我講”的填鴨式教學中,教師只是按部就班的講解重點知識和概念,剩下的就交由學生自己理解,缺乏對知識的深入講解和實例講解,師生、生生之間沒有有效互動,很快就出現“前學后忘”的情況。
3.課堂氛圍低迷。由于初中生自身心理特點原因,道德與法治課堂趨于沉默,嚴重缺乏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學生在心理上的封閉性較強,但是內心卻豐富多樣,只是學生受到沉悶的課堂氣氛所感染,不會將內心的想法表露出來,這也是當下初中課堂的普遍現象之一。要想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性,就需要借助于生活實例進行大量的互動和交流,如果只是一味地進行知識講解,就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且由于初中道德法治課程分數占比較低,學生和教師的重視度不高,再加上教學本身的枯燥性,整體教學氛圍十分低迷,已成為限制教學效率提升的關鍵問題之一,亟待采用互動教學等新穎的教學方式加以改善。
二、互動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生活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馬克思主義理論強調實踐出真知,而實踐來源于生活,通過生活化素材導入,讓學生意識到生活與法治的連接,有效激發其參與意識和互動意識。例如在九年級上冊“文明與家園”單元的教學中,為增強教學效果,實現互動教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講述自己在生活中所發生過的“正能量”或者“講文明”事件,這類事件通常能引發學生的討論意識和互動意識,課堂活躍度進一步增強。
2.開展課堂活動,營造互動氛圍。課堂活動能夠活躍課堂氛圍,無形中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敢于互動、樂于互動。例如在九年級上冊“建設法治中國”單元“凝聚法治共識”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初步了解中國法治體系和生活中的“法治”。教師鼓勵學生開展關于討論“生活中的法治”的課堂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就會積極討論和互動,在互動完全之后,組織學生將生活中見過的法治事件編演成一個情景劇,讓學生在互動討論過程中激發起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增強其體驗性,讓學生樂于互動。其次,教師也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應用最為廣泛和最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該教學體系旨在借助于教材和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活動,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讓那些不善于交易或者性格內向的學生具備更加輕松的心態,讓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活躍,調動學生的互動積極性。
3.利用信息手段,激發學生的互動積極性。當下教學方法改革中,信息化技術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通過信息手段的運用,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動態化,將一些較為抽象的基礎知識和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利用動、靜態圖片相結合,讓教學方式多元化,讓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從而調動學生的互動欲望。比如在“讓友誼之樹常青”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或者鼓勵學生將自己的交友經歷自編自導成為一場生活情景劇,將其在日常生活交際中存在的問題和過程進行演繹,并借助于信息手段給學生播放多種生活交際視頻,如此一來,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和互動性將會大大提升,在后續的課程教學中也會認真聽講,讓學生在課堂和課外都能受益,并通過這類活動,有效培育學生的友情觀念。
總結
綜上,為全面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效性,需要教師正確面對當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積極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師生、生生互動過程中學以致用,實踐夯實理論,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且教師要適應初中法治課程教育常態,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和更新教學理念,在課堂中放開手腳,多引入生活實例、開展情景模擬教學,扭轉師生間的地位,讓學生在互動中掌握和理解法治知識,最終全面提升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焦玉蘭.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新課程,2021(08):125.
[2]白應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3):239.
[3]蔡偉平.議題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02):67-68.
361050033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