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花
商丘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河南 商丘 476000
全髖關節置換是通過手術的方式更換病損髖關節部分或全部為人工制造的關節假體,能夠去除病灶,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術后護理作為全髖關節置換術的重要環節,對患者改善關節功能與預后具有重要作用[1]。常規術后護理措施單一,僅能滿足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基本的護理需求,在減少術后并發癥,減輕疼痛及促進術后康復方面效果不甚理想。多維度強化護理干預是一種科學、全面的護理管理模式,結合患者情況與臨床實際,從認知、心理等方面出發,為患者制定多維度的護理計劃,以促進改善患者預后[2]?;诖耍狙芯刻接懚嗑S度強化護理干預在全髖關節置換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內容如下。
選擇2017年6月—2020年5月于商丘市第三人民醫院行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8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59~81歲,平均年齡(70.25±7.17)歲;原發病:髖關節骨性關節炎9例,類風濕性關節炎8例,股骨頸骨折9例,髖關節發育不良8例,其他6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59~82歲,平均年齡(69.73±7.21)歲;原發?。后y關節骨性關節炎8例,類風濕性關節炎9例,股骨頸骨折8例,髖關節發育不良9例,其他6例。納入標準:首次行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神志清醒,能夠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標準: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合并嚴重疾病;病理性骨折;凝血功能障礙。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常規行術前健康宣教;術后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給予合理的飲食、用藥,結合機體恢復情況予以適當的康復指導、并發癥預防指導等,并囑其定期回院復診。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多維度強化護理:(1)成立小組:成立由護士長、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的多維度護理小組,對組內成員進行系統培訓,使其充分了解多維度強化護理的概念、實施方案及具體流程等,通過查找文獻資料,結合臨床經驗,制定多維度強化護理的策略思路;根據患者情況為其制定多維度強化護理方案。(2)認知強化護理:結合患者患者對疾病與手術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對其宣教,針對教育效果不甚理想的患者,可進行針對性宣教,直至其完全掌握。(3)心理強化護理: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找出其心理癥結,給予其心理疏導,緩解其焦慮情緒,引導患者家屬給予患者關心與鼓勵,傾聽患者內心感受;邀請情緒調控良好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法。(4)疼痛強化護理:及時對患者進行正確的疼痛評估,結合其疼痛程度給予適當的疼痛護理。(5)康復訓練護理:結合患者康復情況制定康復鍛煉方案,并指導其進行早期功能鍛煉。訓練強度與訓練時間均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宜。(6)自我管理及社會支持:于患者出院前發放《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康復手冊》,囑其堅持進行康復訓練;囑家屬注意觀察患者情緒變化,并鼓勵患者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待患者出院后,定期與患者進行溝通,以了解患者康復情況并給予針對性指導。兩組均隨訪干預1個月。
(1)并發癥:對比兩組隨訪1個月期間,患者感染、壓瘡、下肢靜脈血栓、關節僵硬、關節攣縮、組織粘連等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2)疼痛與功能恢復: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髖關節功能評分(Harris)對兩組術后1 d及術后1月疼痛程度、髖關節功能恢復期情況進行評價。VAS:選擇一根10 cm的尺子,按0~10分次序評估,0 cm端表示無痛,10 cm端為疼痛劇烈;Harris:包括疼痛、功能、活動度3個方面,滿分100分,分數與髖關節功能恢復呈正相關。
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術后1月,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髖關節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全髖關節置換術主要通過手術使用關節假體置換損傷關節,隨后切除病灶,恢復關節功能,相較于傳統手術方式,在髖關節疾病的治療中具有優越性。但其作為創傷性手術仍然會對患者機體產生不可忽視的的創傷[3]。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機體功能下降,手術耐受能力較差、并發癥發生率較高、術后恢復較慢,因此有效的術后護理在促進術后恢復、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表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例(%)
表2 兩組疼痛及髖關節功能對比(±s) 分

表2 兩組疼痛及髖關節功能對比(±s) 分
組別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P疼痛術后1 d 6.85±0.71 6.64±0.75 1.286 0.202術后1月4.42±0.38 2.37±0.40 23.5 0髖關節功能術后1 d 50.33±5.62 51.25±5.71 0.726 0.47術后1月66.23±7.71 72.18±7.09 3.593 0.001
多維度強化護理是在臨床實踐的基礎上,結合患者情況對其進行多維度、科學、合理的強化護理干預,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促進改善患者預后。本研究中,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術后1月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髖關節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多維度強化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輕行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疼痛程度,利于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加快髖關節功能恢復。多維度強化護理通過多種宣教方式對患者疾病與手術認知進行強化宣教,配合積極的心理疏導,可幫助緩解患者長期臥床引發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提升護理效果,促進早期康復。術后及時根據患者疼痛反應,結合其疼痛程度給予針對性疼痛護理措施,能夠緩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疼痛閾值,從而進一步改善身心狀態??祻妥o理作為促進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恢復的重要環節,通過強化術后針對性康復訓練護理,促進改善患者機體血液循環狀態,循序漸進恢復髖關節功能,從而利于縮短術后臥床時間,減少壓瘡、關節僵硬等并發癥的發生[4]。多維度強化護理加強出院指導與院外線上護理,將院內護理延伸至患者家庭護理中并給予患者個性化的延續性指導,可提高患者度術后康復的認知,促使患者及早恢復正常生活。
綜上所述,多維度強化護理干預能夠促進全髖關節置換患者髖關節功能的早期恢復,利于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緩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