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美
河南省輝縣市中醫院婦產科,河南 輝縣 453600
剖宮產手術作為婦科領域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其在降低產婦、新生兒死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剖宮產手術是一種非自然的分娩手段,其并不能完全降低母嬰并發癥,甚至會對母嬰造成不良影響[1]。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剖宮產目前在我國達到了40%以上,部分地區在80%左右[2]。高剖宮產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瘢痕子宮的發生率,此類孕婦再次進行妊娠會增加分娩的風險性。近年來開放二胎政策的普及,升高了剖宮產婦女選擇再次妊娠的比例。因此,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分娩方式的選擇成為了婦產科醫生研究的重點[3]。本研究旨在分析影響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進行分娩方式的影響因素,為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降低非醫學指征的剖宮產率、選擇正確的妊娠方式及保證分娩期的安全性提供參考依據,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回顧性分析河南省輝縣市中醫院2018年2月—2020年1月86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的臨床資料。孕婦的年齡為平均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30.58±4.73)歲。
1.2.1 納入標準:(1)孕婦為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2)具有正常思維及判斷能力;(3)自愿參加本次研究。
1.2.2 排除標準:(1)精神疾病;(2)合并孕期并發癥;(3)無法配合此項研究者。
在文獻回顧分析法的基礎上,初步擬定調查問卷,經專家咨詢及預調查后確定正式調查問卷。問卷包括(1)孕婦基本資料:年齡、文化程度、月收入、懷孕周期、產檢情況及醫生建議等。(2)剖宮產術后孕婦再次分娩的不同態度。調查表中具有7個條目,根據Likert-type評分法標準,1分表示完全不同意,2分表示有點不同意,3分表示不確定,4分表示有點同意,5分表示完全同意。若存在負向題目,則進行反向計分。將條目得分相加則為剖宮產后再妊娠孕婦分娩方式的相關態度總分,7個條目相加總分為7~35分。
在調查之前向研究對象介紹調查目的、方法、具體過程等,研究對象有權拒絕參加本項調查,且在調查過程中禁止泄露調查對象的資料。由經過專業培訓的調查員,進行現場發放及回收調查問卷,問卷填寫時間在25 min左右,回收問卷后由調查員進行資料的審核,將有效的問卷進行編碼后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并由雙人進行雙次錄入檢查。并根據調查表比較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分娩方式的選擇態度,進行多因素回歸分析比較不同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根面方式選擇的態度評分。
采用SPSS 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態度得分的采用logistic多重線性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本次研究中共發放86份調查問卷,收回的有效調查問卷為85份,調查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8.84%。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婦女不同妊娠方式的態度,見表1。

表1 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不同分娩方式的態度 例(%)
月收入、學歷、醫生分娩建議及孕婦分娩意向均為影響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患者態度得分的因素(P<0.05),見表2。
表2 比較不同特征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分娩方式選擇的相關態度得分情況(±s) 分

表2 比較不同特征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分娩方式選擇的相關態度得分情況(±s) 分
特征年齡(歲)學歷月收入(元)孕周(周)懷孕次數(次)是否產檢醫生分娩建議孕婦分娩意向產檢地點≤30>30大專及以下本科及以上≥3000<3000≤36+6≥37≤2>2是否部分陰道分娩剖宮產無建議陰道分娩剖宮產不確定省(地、市)級縣級例數25 60 48 37 66 19 23 62 55 30 79 241 0 15 60 8 14 63 66 19態度得分15.32±1.05 15.41±1.02 17.45±1.02 21.15±1.13 16.52±1.48 20.12±1.62 16.22±1.05 16.23±1.04 16.26±1.14 16.27±1.09 16.25±1.14 16.28±1.11 16.29±0.96 16.05±1.29 20.36±1.45 19.85±1.02 16.25±1.08 20.41±1.33 19.23±1.04 16.67±1.05 16.62±1.01 t 0.366 15.819 9.148 0.039 0.039 0.081 53.27 37.53 0.189 P 0.714<0.001<0.001 0.969 0.969 0.933<0.001<0.001 0.851
以態度得分為因變量,以文化程度、醫生的分娩建議、分娩意向及收入為自變量,采用逐步回歸法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醫生分娩建議、文化程度、分娩意向均為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分娩方式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態度得分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剖宮產率在近幾年在我國仍較高,且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產婦數量也呈逐年遞增趨勢。其中有50%左右的產婦具有剖宮產史[5]。本研究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產婦對分娩態度就那些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發現文化程度、醫生分娩建議及分娩意向均為影響因素。護理人員應對分娩孕婦及其家屬講解有關分娩及剖宮產相關知識、利與弊,有利于孕婦自主選擇。告知孕婦剖宮產不屬于自然分娩,其手術指征并不適用于每位產婦,且選擇剖宮產產婦還承擔一定的風險[6]。對孕婦進行心理干預,降低因對剖宮產及陰道分娩的不了解而產生的恐懼心理。臨床科室可通過多種途徑宣傳有關陰道分娩的相關知識,幫助孕婦了解更多有關陰道分娩的正確觀點;指導孕婦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適當運動,并告知其在生活中應該注意的事項,為自然分娩打下基礎。
本研究結果顯示,多數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選擇陰道分娩的態度為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孕婦的分娩意向、孕婦的文化程度及醫生的分娩建議均是影響剖宮產術后再次分娩孕婦選擇分娩方式的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臨床上應加大陰道分娩相關知識的宣傳,醫生應與孕婦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提供較全面的分娩意見。對孕婦進行心理干預,幫助孕婦消除對于陰道分娩的偏見及消極態度等,讓孕婦能客觀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分娩方式,減少再次剖宮產帶來的風險,保證母嬰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