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英語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的重要途徑。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深刻理解“互聯網+”的概念內涵,分析當前階段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明確“互聯網+”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以問題為導向探討基于“互聯網+”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路徑,是優化高職英語教學結構、促進學生英語能力長足發展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互聯網+”;概念內涵;高職英語;存在問題;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樊幼蘭,運城幼兒師范專科學校。
一、引言
隨著計算機科技和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互聯網及其衍生產品在社會上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普及和應用,一個“互聯網+”時代已經呈現在世人面前,并給人們的思想、意識、觀念、生活和行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觀,不可避免地對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一方面,為促進高職英語教學實效性的提高,國家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英語教學大綱(高職高專版)》明確了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給高職英語教師在“互聯網+”時代落實教學模式改革提出了具體的導向。另一方面,“互聯網+”時代的高職生思想活躍、喜新求變心理強烈,手機、ipad、平板電腦等網絡終端深深地融入學習和生活,既給教師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應用網絡信息技術手段的客觀要求,也為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高職英語教師應在深刻理解“互聯網+”的概念內涵的前提下,分析“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互聯網+”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以問題為驅動,積極探索基于“互聯網+”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路徑,以期將現代在線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有機融匯在一起,以線上、線下密切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推動高職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穩步提升。
二、“互聯網+”的概念內涵
所謂“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傳統行業(或方式)”所表現的發展新業態,是互聯網思維下形成的提質增效“新引擎”。“互聯網+”的概念核心詞是“互聯網”,是“互聯網”的基礎性貢獻打破了傳統行業(或方式)的時空限制,實現了時間錯位和空間分散條件下的整體性匹配。“互聯網+”中的“+”代表著添加與聯合,表明了立足于“互聯網”的各種傳統行業(或方式)的互聯網化。應該明確:“互聯網+”不是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或方式)的簡單相加,而是互聯網平臺、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和傳統行業(或方式)的深度融合,并由此創造出新的發展生態。基于“互聯網+”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通過發揮自由開放、信息海量、平等互動等網絡優勢,將互聯網在內容、方式、手段等方面的創新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教學模式改革路徑,開創高職英語教學的新局面。
三、“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夯實學生職業發展潛質的教學要求,決定了高職英語既是每個學生必修的基礎性課程,也是提升學生職業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桿。特別是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在內容展現、知識探究、能力挖掘等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而使得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越來越清晰地顯露出來。首先是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與“互聯網+”的教學環境存在異構,傳統的教學認識、教學經驗對教師的教學過程有著長期的影響。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上仍采用傳統的模式,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其次,高職院校以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為主要目標,學校課程安排上以職業教育為主,英語教學課時安排上相對較少。而高職學生大多英語基礎較差,作為一門語言,英語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才能達到質的飛躍。我國很多高職院校為了在短時間內達到學習效果,往往急于求成,結果欲速則不達。第三,英語教學的實踐性較差。英語學習對氛圍有較高的要求,在學習中要體現真實的場景。由于部分教師教學思想和理念的落后,“互聯網+”的優勢體現不明顯,英語教學沒能充分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的灌輸性傾向嚴重。第四,教師對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運用不夠嫻熟,很多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計算操作能力較弱,基于“互聯網+”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缺乏課程保障技術。無法靈動地貫徹“互聯網+”背景下英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習探究、師生互動和教學評價的與時俱進,尚未能形成由先進教學思想指導的高職英語教學優化思路。
四、“互聯網+”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
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離不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互聯網+”因其鮮明的時代性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毋庸置疑。
1.高效地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高職院校學生恰處在風華正茂的青春時光,思想奔放,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對于“互聯網+”及由此產生的新業態、新手段有著特殊的喜好。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靈活地運用“互聯網+”,通過視頻、影像等方式將單詞、語法、句式等學習內容直觀地呈獻給學生,不僅突出了英語教學內容蘊含的社會生活屬性,讓學生體驗到真實的英語交際場景;而且彰顯了英語教學的趣味性,順應了學生的心理情感需求,刺激學生的敏感神經,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參與感和學習熱情,高效地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
2.切實降低學生英語學習的難度和梯度。多年的高校擴招,使得高職院校學生知識素質和學習能力都出現明顯的下降,相當多的學生英語學習基礎薄弱,英語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難以盡如人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強化教學設計,充分利用“互聯網+”帶來的各種便利和優勢,結合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創新教學內容的展現方式,切實降低學生英語學習的難度和梯度。例如,英語聽說是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學習短板,也是教學的難點。而利用“互聯網+”帶來的海量聽說資源,通過收聽國外廣播節目、欣賞國外原聲電影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聽說鍛煉機會,非常有助于英語聽說難點地化解。
3.構建了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變革的新平臺。就高職大學英語教學而言,教學改革是一個常講常新的話題,而落實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變革則是英語教學改革的核心部分。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需要一個有著豐富教學資源、強力技術支撐和廣泛教學影響的平臺,這是傳統教學模式顯而易見的短板。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變革的平臺得到最大程度的延展,利用“互聯網+”資源海量、信息傳輸便捷、跨時空、超鏈接的優勢,創建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通過對教學流程的翻轉把課堂變成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對提升學生英語理論和實踐能力具有無可比擬的積極意義。
五、基于“互聯網+”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路徑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提出了問題驅動的教學主張,結合“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探索基于“互聯網+”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路徑,是確保高職英語教學實效性提升的必然選擇。
1.強化教師教學思想、教學理念的變革。為了有效促進基于“互聯網+”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教師必須加強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文獻的學習,完整全面地掌握高職英語教育體系和內容結構,深入了解高職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和英語學習狀況,用最新、最前沿的高職英語教學理論和技術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摒棄與“互聯網+”教學環境向背離的陳舊教學意識,強化教學思想、教學理念的變革,努力使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實踐符合“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的客觀要求。
2.創設英語教學直觀情境,提升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主動參與度。語言學習是從模仿和重復開始的,直觀、真實的語言情境對于二語習得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據相關的研究實驗:將一個從沒有學習過英語的人投放到英語語言社會,僅僅兩年的時間,在沒有任何語言學習輔助的情況下,他竟能夠形成比較流暢的英語交際能力。這就說明,情境在英語學習中的不可或缺地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基礎大多較差,學習興趣不高,通過“互聯網+”創設英語教學直觀情境,能夠給學生展示真實的英語交際場景,為學生提供一個交互式的平臺,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互助,活化了學生學習的氛圍。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學習內容進行模仿、重復和延伸,在情景化的語言交流活動中發揮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語言學習變得輕松而自然,相應地提升了在英語教學中的主動參與度。
3.構建高職英語教學新結構,落實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和諧統一。在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占有核心地位,課堂教學以教師單方面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收知識,其積極性較差,整體學習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基于“互聯網+”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的有效應用,以構建英語教學新結構為特征,落實了教學中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地位的和諧統一。例如,在教學“The Olympic Games”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前利用微課視頻構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借助奧運會的相關視頻為學生開列學習任務清單,將任務清單、教學視頻和配套練習上傳到網絡平臺,引導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掌握教學重點、發現學習難點,為課堂教學探究打下良好基礎。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以學生的疑難點為中心展開合作探究,逐次化解重點詞匯、重點句式,課后學生在網上反饋復習鞏固情況,教師針對性地一一答復,這樣在教師主導下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4.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優勢,拓展高職英語學習平臺。對于高職學生而言,英語知識水平和應用能力是其職業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高職學生學習不同的專業,而不同的專業又有著不同的英語知識和能力要求。因此,僅僅依靠統編高職英語教材來完成所有專業學生的英語知識和能力提升是不現實的。高職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優勢,為不同專業的學生選擇不同的網絡英語學習資源作為統編英語教材學習的必要補充,拓展高職英語學習平臺。例如,在教學“War and Peace”對作者Leo Tolstoy的介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入《中國影視大全》電影專欄,通過觀看電影The Last Station學習作者的優秀品質,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這樣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強化了業余時間的利用效率。而對于財經類專業的學生,教師應該啟發學生進入《財經英語在線》,讓學生感受純正的財經英語,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財經英語交流的能力。
六、結語
在“互聯網+”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學的環境和形態都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的基本需求。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互聯網+”對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優化網絡教學資源的應用,用網絡資源打破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注重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多元結合,擴展高職英語教學范圍,從而推動“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高效實施。
參考文獻:
[1]袁點點.“互聯網+”環境下高職英語網絡教學系統功能的優化設計[J].陜西教育(高教),2020(10):38-39.
[2]顧蕓菘.基于“互聯網+”背景的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J].現代英語,2020(20):13-15.
370650033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