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的互聯網科技和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國的經濟對金融行業的需求更為迫切,因此,為促進金融行業的良性發展,優化金融行業的產業結構,提出了互聯網與金融業務相結合這一舉措,其具體含義是以傳統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模式為根本的金融行業,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從金融行業所涉及的機構工具,技術方式和其所涉及的市場等方面進行優化創新的改革方式。筆者通過本文,對我國銀行互聯網金融創新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探討。
關鍵詞:銀行;金融創新;互聯網
為適應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產生的金融創新,其主要內容是借助新的方式,從國外引進互聯網金融技術,以此構建新的金融組織或是探索新的市場形式,在銀行的戰略方向,人力儲備,組織機構的結構,有關制度的制定,內部業務流程的規劃,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優化改革,不斷提升金融產業的抗風險能力,使銀行的風險處理能力,產品服務質量,以及新興的服務內容進一步的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增加行業競爭優勢。通過各方面的分析,筆者將進入創新分為兩個方面,分別是結合互聯網深度應用的業務創新和制度創新。業務創新方面,筆者通過思考國內銀行金融服務的發展現狀,創新必要性,來制定結合互聯網技術的主要的應對措施。制度創新方面,通過分析銀行的現有成熟制度,分析銀行金融業務創新發展的新型方式以及主要對策,本文主要通過以上幾個內容對我國銀行現有金融服務現狀進行分析,并對分析的具體結果進行互聯網金融技術實際應用的發展規劃和前景展望。
一、銀行金融服務結合互聯網技術的創新必要性
金融創新一般通過借助互聯網技術優化配置現有的金融行業機構,提高金融產業的運行效率,整合現有資源,通過不斷的產業優化,提升金融機構的市場競爭能力。國內金融行業發展的現階段,大量外資銀行進入國內,對國內金融行業產生巨大影響,是國內金融市場的競爭態勢也愈發激烈,如果國內銀行想在這場激烈的金融競爭中取得優勢,就需要不斷地對金融進行改革創新,提升金融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筆者通過以下兩個方面對我國的金融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闡述金融業務結合互聯網技術創新的必要性。。
(一)經濟發展全球化
隨著近年來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在全球經濟飛速發展背景下,社會生產能力不斷提升,自由貿易趨勢愈發明顯,這使得各國資本在國際的各個國家之間的流動規模和速度都在不斷地提升,這使得全球金融行業對資金的風險管控需求愈發強烈,但是,傳統的金融全球化業務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務聯動機制和金融業務經營模式,不能滿足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金融行業需要,而想要突破這一困境,就需要借助新興技術來提高金融行業的運行效率,而近年來迅速崛起的互聯網技術逐漸成為助力金融行業快速發展的蓬勃動力。為了有效推進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全球金融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和挑戰,因此,國內現有的商業銀行應該對傳統的金融業務進行優化改革和內容創新,從國外引進和學習先進的互聯網金融技術,以適應全球資本發展對于資金的基本需求,有效應對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結合互聯網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斷創新,從現有的國內銀行金融業務的傳送途徑等方面來看,同樣也是適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金融行業快速發展的有效方式。
(二)拓寬金融服務范圍,實現運營轉型
在如今互聯網技術不斷應用于金融行業的背景下,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資本機構,都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開發自己的優勢,而傳統的金融服務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開發新型互聯網金融產品,以此拓寬金融發展范圍。在此基礎上,銀行可以通過互聯網應用詳細了解客戶的需求,并迎合客戶需要開發針對性的多元化金融產品,例如通過互聯網平臺整合不同業務的服務方式,為用戶提供更為便捷的高品質金融服務。另外,銀行的傳統金融業務應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優化創新,將傳統的線下金融服務整合到線上互聯網平臺上,足不出戶為用戶提供詳實的金融信息服務,是金融行業逐漸向移動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提升公司運營和客戶使用的效率。因此,商業銀行的傳統金融服務應加快向互聯網金融模式轉型,通過互聯網金融所獲得的用戶數據開發更為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業務,使用戶能夠接受更為優質和適宜的金融產品服務。
二、關于互聯網技術在銀行金融業務創新發展中的現狀
(一)當下的具體發展狀況
對于國內的商業銀行來說,為迎合不同客戶的金融方面需求,不斷探索高技術水平的金融產品和高質量的金融服務是金融創新的主要途徑,在現有的國內金融市場的大環境下,只有合理利用用戶需求,利用互聯網技術開發多元化產品,才能在新的金融市場環境中開拓新的局面,在滿足新興的市場需求的同時,利用優質化服務方式提升金融產業的競爭能力。目前我國金融業務行業的互聯網創新型產品類型不夠豐富,很多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仍然停留在傳統的互聯網軟件,電子銀行等方面,很多涉及互聯網技術的銀行工具的衍生產品沒有被充分的開發利用,使得創新業務整體仍然停留在最初的階段。很多商業銀行僅以吸金為主要目的,忽視了市場上存在的各種有關互聯網技術的新興交易模式,沒能夠在關鍵節點把握機會,使得業務模式落后的情況時有發生。直接造成國內金融業務改革創新難的問題,很多金融業務創新無法擺脫傳統的行業因素限制,使得互聯網技術在金融業務創新中存在著諸多不足。
(二)創新發展的環境下,存在的劣勢
在當今世界金融業務日漸繁榮的環境下,我國金融行業在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不斷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改革創新,但由于國外的金融行業對互聯網的開發和利用較早,使得我國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業務結合的創新能力有待提升,很多金融業務模式仍然模仿國外資本的傳統互聯網模式,缺乏一定的互聯網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一方面,國內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種類雖然較為豐富,但由于創新戰略和內部金融體制的缺陷,使得互聯網技術和金融業務的創新模式整合度不高。另一方面,國內的商業銀行應以客戶需求為主體,不斷規范現有的金融業務,并在此基礎上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業務創新,并做出合理的流程推廣。
三、關于銀行金融結合互聯網技術創新發展的具體對策
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優化我國銀行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服務結合的創新能力,促進我國金融業務的良性發展,應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不斷為金融行業創新出臺新的政策
很多商業銀行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創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部分原因歸結于傳統的金融政策,許多傳統的金融政策無法適應目前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的金融行業,因此,我國應該出臺適應互聯網金融創新的金融政策,并加強對新興金融模式的管理監督能力,簡化部分政策流程,并完善相關法律,加強銀行對政府的數據透明度,為銀行金融業務互聯網創新的良性發展,提供安全的信用環境。在當前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應發揮其獨特的優勢,我們要創新傳統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發展自己的經營渠道道。同時,商業銀行首先要把用戶的需求作為發展的起點,在創建新業務時,充分了解用戶的需求,跨不同的業務創建服務。
(二)加強商業銀行在互聯網技術方面與外資銀行的開放合作
為確保國內商業銀行金融業務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取得國內外金融市場的強大競爭優勢,提升市場競爭能力,我國商業銀行應在金融安全的范圍內,適當的與外資銀行針對互聯網技術展開深度合作,學習外資銀行的金融業務在互聯網創新方面的優勢,為我國今后的金融與互聯網產業的結合提供先進經驗。與此同時,國內銀行應該明晰金融業務創新的系統和組織體系,吸納國際現有的互聯網組織創新模式中的優勢,并制定適合國內金融市場的規范制度,為以后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研發以及流程推廣做充足的準備。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科技和經濟的大跨度發展,國內經濟環境愈發復雜,在這樣的經濟環境背景下,為了幫助國內銀行在激烈的經濟全球化的金融市場競爭中取得競爭優勢,我國不斷加快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業務相結合的金融體制改革的步伐,將互聯網加持下的現代金融行業挑戰變為國內銀行金融創新發展的新機遇。因此,合理分析國內銀行金融業務創新發展的劣勢,對金融業務進行合理的互聯網開發和利用,以此補強金融短板,成為了當下我國國內金融創新發展的主要形式。
參考文獻:
[1]黃秀蘭,胡基紅.淺談我國銀行金融創新的必要性[ J].老區建設,2011(08).
[2]趙明元,向剛.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影響因素述評[ J].改革與戰略,2011(07).
[3]鞏浩偉.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不足的原因及發展探討[ J].中國外 資,2011(08).
作者簡介:
陳姣(1980-),女,漢族,遼寧人,本科,研究方向:互聯網金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 陳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