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聞笛 王昊 王娜娜
摘要:“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國家領導人,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與趨勢,提出的面向全世界的合作共贏發展倡議。旨在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國家能夠實現全方位合作。可以說,“一帶一路”是面對全人類的偉大實現。基于一帶一路視闕,高職國際化園林技術發展也成為發展的主流趨勢,而人才培養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文針對“一帶一路”提議背景下的高職國家化園林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路徑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質國際化園林;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引言
隨著我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具有中國智慧與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理念開始逐漸受到外國學生的歡迎與認可。來到中國接受中職教育的學生也逐年增多。在高職院校求學的來華留學生往往是希望能夠掌握一門專業的技術。由于各個國家教育背景不同,生源個體上也存在明顯差異。高校不能夠完全沿用傳統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因此,本文進行了路徑探索。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國際化園林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發展機遇分析
“一帶一路”是世界了解中國的契機,也是中國走向世界的機遇。“一帶一路”為世界的經濟繁榮創下良好基礎,隨著其深入發展,沿線的國家也有了新的發展機遇。促使企業間的跨國貿易更為頻繁。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本身具有豐富的園林景觀資源以及森林資源,在園林產業技術需求上也相對迫切。泰國、老撾等國家的高職教育,相對于中國來說處于相對字后的水平。園林教育資源也相對較為匱乏。而其國家對園林技術人才的需求卻與日增加,園林技術人才一直面臨巨大缺口。因此,這些國家的學生往往愿意選擇園林技術專業作為留學主攻的方向[1]。“一帶一路”的倡議也為職業教育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因此,高職國際化園林技術技能在當下,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對園林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路徑也有重要的可探討空間。
二、“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高職國際化園林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路徑探析
(一)加大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打破傳統留學生培養模式
在高職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創新上,應該重視培養模式的創新,打破外國留學生分班培養模式,選拔一批能力相對較強的中國學生,進行混合教學,進而讓學生之間充分發揮文化上的不同優勢,互補互通,共同學習。不僅能夠讓中國學生理解中國歷史文化,也能夠增加文化間的相互理解,進而達成互惠共贏的效果[2]。此外,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也能夠讓來華學習的留學生與中國學生實現趨同管理,縮小其學習與文化認知之間的壁壘。
(二)進行實訓基地建設,深度融合產教
實訓基地,應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在國際化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對于專業建設的培養,應該建立在實訓實踐基礎之上。才能真正建設符合當下時代學生教學需求的實訓基地。這也是我國當下職業院校發展的迫切發展需求。
實訓基地的建設,可以通過深化與園林技術相關企業的合作來落成。與校企合作,不僅能夠更新學生實驗實訓條件,也能夠讓實訓的教學信息化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也能夠讓企業的需求與學校的課程實現精準對接。進而促進教學環境信息化、與教學成果商品化。實訓基地的興建與應用,能夠極大程度地豐富留學生的課程教學內容,同時鍛煉留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其在對專業的興趣度顯著提升,并且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實訓基地的打造,同樣是促進學校品牌化建設、專業化建設、特色化建設的重要基礎,能夠為學校發展特殊專業、打響學校專業知名度有效助力。
(三)以國際化視野為基礎,打造高水平教師隊伍
國際化的一流視野,是作為高水平的教師必須要具備的重要前提。為了培養國際化的技術技能人才,高職院校應該嘗試引進具有國際意識以及高專業競爭力的教師,只有高水平的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教師,才能承擔起世界一流的教學、科研任務,才能真正培養出一流的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
建設國際化的高水平教師隊伍,不僅僅要從外引進先進的教學人才,還要對內整合隊伍,建立合理的教師聯培體系,要求教師理解其他國家的歷史文化。此外,學校還應該為教師創造國外交流途徑,拓寬教師的認知視野,讓其與其他國家的高職院校進行密切交流,進而不斷完善與調整針對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教學方針。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一帶一路”政策,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科國際化建設與發展,是一個重要契機。為了培養更為優質的國際化園林技術技能人才,高職院校應該嘗試與企業等建立密切合作,深化政策方針,才能培養出更多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復合型人才。本文針對優質國際化園林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機制的落成,進行了積極探討,以期能夠為高職院校園林技術的學科建設提供方向。
參考文獻:
[1]陳琪."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創新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8(6):87-91.
[2]林紅梅,劉興鳳."一帶一路"倡議下軌道交通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路徑探析與實踐——以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19(001):113-118,128.
山東英才學院劉聞笛王昊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