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紹文 張煜坤 曲宗千
摘要:工匠精神是當代高度職業技術教育當中的重要價值觀之一,影響當代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發展的長遠路徑。而當下,高職院校教育中,學生普遍存在著工匠精神缺失的問題,這與學生對傳統文化存在偏見,以及高職教育課程體系存在弊端等現實因素有直接關系。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園林技術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缺失的問題進行了展開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學生工匠精神培養路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園林技術專業;學生工匠精神
引言
園林技術專業,涉及環境藝術、風景園林等學科內容,是隨著我國城市基礎建設、旅游管理水平等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學科。中國園林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重大轉變。因此,對于我國園林教育,特別是高職院校園林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必須要持續進行。學生工匠精神培養就是其中核心關鍵點之一。
一、高職院校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缺失背景分析
工匠精神,是一種潛心求學與敬業樂業的態度,原意是指工匠始終堅持以嚴謹,且一絲不茍的態度,對待作品,堅持追求行業精品。后來,工匠精神被引申于各行各業,被用來代表攻堅克難、堅持堅守、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1]。以制造業為例,談及工作者具有工匠精神,是指其能夠在產品制作上精益求精,不斷追求完美,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在思想上具有高出常人的境界,做事專注,且對所存在職業有深刻信仰。園林藝術作為工學與美學的交叉性學科,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能夠讓學生在具備工匠能力的同時,也具有優秀的品格與價值觀。
風景園林,是一門相對傳統的學科,其在我國學科發展史上,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我國在上世紀20年代, 就曾將風景園林專業,從建筑學科與園藝學科當中獨立出來,開設了庭園設計等學科。園林技術專業,在風景園林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但發展相對緩慢。在高等教育中,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開設園林技術專業的學校本身較少,且課程體系完善度也無法達到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尤其是精神教育方面,特別是高職院校的教育存在明顯的滯后,這也造成了高職院校園林技術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眼中缺失[2]。
二、高職院校園林技術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缺失原因分析
(一)教學重視度不足,行業文化影響
傳統觀念當中,高職院校園林專業應該以“培養技術性人才”為主要目標,這種認知同樣也體現在對高等院校教育的理解上,認為高等院校主要是在培養“研究型人才”,因此,當下的高職教育也往往停留在技術人才培養上,反而忽略了對匠人精神的培養。
(二)人才培養路徑不合理
傳統高職院校園林專業在人才培養上,落實與貫徹技術為主,因此,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上,往往也圍繞技術教育展開,這也使得對學生精神培養上存在一定不足。根據行業反饋,技術人才由于缺乏工匠精神,往往存在流動性大、專注度低,且工作態度不積極等問題。
(三)校企深入合作不足
高職院校逐漸與校企建立了學生的針對性聯培計劃,但是由于合作的深入度不夠,大多數的校企聯合培養,往往還是停留于表面,并沒有達到深度培養的目標。就園林專業而言,企業想要完成一個園林設計項目,往往耗費時間周期長,學生很難參與其中。
三、高職院校園林技術專業學生工匠精神培養路徑分析
(一)從意識角度出發,將工匠精神落實于人才培養之中
作為高職院校,應該在園林技術教育上,重視工匠精神的落實。在課程設計上,學校應該并重技術教育與素質教育,擴大素質教育課程所占比例。此外,學校還應該積極開辦精神文化活動,提高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識。從園林技術課堂入手,打造工匠精神的教育文化氛圍。
(二)完善課堂教學,重視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以身作則,貫徹落實工匠精神。以課程教學作為提升職業院校工匠精神文化的主要途徑。通過課堂教學,應該讓學生認識到工匠精神的內核,進而推動高職院校的園林專業課程改革,教師隊伍建設同樣是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
(三)完善校企合作,踐行工匠精神
完善校企合作,能夠真正讓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相接軌,進而幫助學生更快地適應從學生身份向職業人身份的快速轉變。校企與學校合作育人的方式,同樣也能夠建立健全精細化、標準化的培養路徑,讓學生能夠以高度自律的狀態,來完成工作計劃,進而踐行“工匠精神”。深度化的校企合作,能夠為學生提供踐行“工匠精神”的途徑,進而讓學生對工匠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結束語
工匠精神,是職業教育發展過程的一大重要突破。園林技術教育中,工匠精神的教育十分必要。學生只有具備了工匠精神,才能真正為企業創造更高效益,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才能真正讓我國制造強國的發展戰略落成。本文從高職院校園林技術專業的工匠建設現狀出發,針對高職院校的園林專業學生工匠精神培養進行了路徑探索,以期能夠為高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思路。
參考文獻:
[1]申子辰.高職院校園林專業"工匠精神"的人才培養研究[J].新一代:理論版,2019(12):29-29.
[2]鐘穎,盧漢梅.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問題研究[J].智庫時代,2020,000(005):P.78-79.
山東英才學院? 胡紹文 張煜坤 曲宗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