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運河江蘇段直接和江蘇的發展相關聯,因此,應該積極采取相應措施來對其進行保護,并且通過創意文化建設來傳承傳統文化。利用大運河江蘇段的各區域來打造旅游產業,并且建立文化創意產業帶,利用這樣的方法來提升江蘇的知名度。本文先介紹大運河江蘇段的文化價值創意和文化內涵,然后說明創意理念下大運河江蘇段的保護與文化建設策略,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創意理念;大運河;江蘇段;保護;文化建設
大運河文化包括燕趙通惠文化區、北運河文化區、南運河文化區、齊魯運河文化區、中運河文化區、里運河文化區、江南運河文化區系,而大運河江蘇段則是我國大運河的重要節點,這其中有著豐富的遺產資源,需要通過創意保護來更好地發揮價值,實現對傳統文化的轉變和傳承,確保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
一、大運河江蘇段文化價值創意和文化內涵
(一)大運河江蘇段文化形象設計及價值
我國大運河的文化形象非常明確,作為世界最大的人工奇跡,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的人工運河,也是我國古代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是連接我國中部、東部的重要渠道。中國大運河不僅有著相應的文化,而是也帶動著我國文化的向前發展。千年運河始于江蘇,大運河江蘇段是中國大運河文明的制高點,對于大運河江蘇段的文化可以以“江南門戶、城市軸心”等來概括,是江南水網網狀運輸通道的一種體現[1]。江蘇段曾經是貫穿東西和南北兩條運河的重要一環,體現著我國運河發展中的文化。當前所存在的河道、水工設施等,都是1000多年前運河制度下的重要遺存,也是能夠展示當時農業發展的重要資源。運河漕運發展與江蘇的整體城市形象有直接聯系,在一定程度上,江蘇的發展是依靠運河而進行,通過運河來不斷地擴充江蘇的面積,其一直作為江蘇人民的生活根本,為江蘇的發展貢獻不可替代的力量。
大運河的文化形象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特點來進行分析,在這其中所存在的文化價值也各不相同[2]。江蘇憑著自身的地域和文化,讓大運河江蘇段的文化形象更加鮮明。大運河江蘇段的文化建設是從最南端這一戰略中呈現出來的,進而帶動周邊經濟、文化穩定發展,為后續的江蘇建設打下良好基礎。
(二)大運河江蘇段的文化內涵
大運河江蘇段的運河文化可概括為“開放多元、生態和諧”,對于大運河的出現,主要是當時王朝為了獲得江南財富而修挖,但最終卻為江南的發展貢獻巨大力量[3]。歷史上,江蘇通過大運河的建設,進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也讓江蘇文化向外輸出。因此,江蘇受到大運河的影響成為繁華富庶之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興盛,也正是因為大運河的原因,江蘇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
從政治的角度分析,大運河最早用于運輸和軍事;而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大運河則為各地區的經濟提供幫助,也推動江南經濟體系的完善;從社會的角度考慮,大運河為江蘇市民的生活、工作提供便捷[4]。而當前針對運河文化的研究,大多都是集中在政治、文化方面,而對于經濟、社會等方面缺少研究,也沒有具體的科學研究資料,進而就無法形成對文化遺產的客觀認識。所以,針對這種情況,需要收集有關資料,在傳統研究領域的基礎上,研究美學、文化遺產等新興學科,擴大研究范圍。為了讓研究更加順利,應該集中研究力量,建立專門的研究機構,從更高層次對大運河的文化加以分析,挖掘其文化內涵,為大運河江蘇段的科學建設提供參考。對于運河的利用則重視旅游和航運,而對于運河文化則側重于保護。
二、創意理念下大運河江蘇段的發展策略
(一)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帶
我國在相關政策中明確指出,對于江蘇的城市定位是建設文化創意中心,這也就說明江蘇的文化創意建設已經正式上升到國家層次[5]。從2018年開始,江蘇多個城市又著手打造國際文化創意中心,其創意產業的價值已經超過2萬億元,建構了在國際市場上有較高知名度的文化產業鏈。江蘇應以運河為中心,對以往的歷史資源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在文化遺產中融入創意,來更好地構建文化創意中心。
江蘇要積極引進國際理念和相關人才,進而構建以創意為基礎的國際創意城市,全方面提升自身的產業水平。在整合相關要素上,首先在電子商務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礎上,來建設物聯網體系,構建全國最大的大數據系統。其次,要根據其具體發展制度和我國相關政策,為其多元創意產業進行投資,注重引進投資企業和主體,形成層次多元、制度完善的投資保障體系。在技術方面,要能夠從高技術和適用技術兩個方面來進行研究,更加需要重視大企業和中小企業[6]。最后,還需要挖掘創意人才。建立國際文化交流制度,并構建開放性的發展平臺,以此來激勵人才積極流通,改變以往傳統的發展模式,根據鉆石模型的方法來進行生產和發展,激發各行業的競爭。
針對文化創意產業,1.要對創意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將創意經濟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帶動相關服務業、旅游業等的發展,減少落后經濟行業的淘汰,幫助其穩定轉型。2.應該注重構建經濟創意網。創意經濟自身具有網絡關聯性,將能夠進行生產的部門看作生產的一部分,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向各個行業滲透,進而構建創意成果深度合作的共贏機制,要特別重視以物聯網為代表的新綜合服務經濟體系。3.推動社會生產方向個性化、柔性化等方向發展,進而更好地提升創意價值,獲得更多經濟收益。利用創意的滲透性,實現從大規模生產向大規模定制方向發展,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來組織生產,實現創意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二)全面實施創意產業國際化戰略
1.制定創意服務產業發展戰略,將創意服務作為其發展的核心,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更加穩定發展,融入國際市場。服務經濟和可貿易化是當前經濟發展的一種重要形式,文化創意產業以此為基礎,來調整財政、稅收等內容,實現稅收改革。積極推動信息、設計、服務等行業現代化[7]。2.實施創意服務自由化政策。通過建立國際化市場引入機制,完善創意服務貿易管理體系,按照國際要求構建服務體系,讓文化創意產業更加順利地進入到其中。國際服務貿易所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多,所以就需要在管理上加以調整,改變以往多頭管理的形式,更好地解決統計不規范的問題。3.優化文化創意產業結構。改變政策引導,從以往注重貨物產業向注重服務產業發展。選擇戰略行業,并有效提升其競爭力,打造特色產業區,讓其能夠形成關聯性產品。在發展過程中,應積極與發達國家合作。4.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通過構建學校、企業和政府共同培養體系的方法,來獲得更多的人才。5.滿足各種市場主體需求[8]。構建社會和政府兩個投資主體,在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的同時,逐漸向市場化方向發展。在社會主體上包括風險投資機構、創意企業等多個主體,創意企業在這其中不僅僅是創業主體,更是融資主體。通過對這兩個方面的優化,更好地提升市場競爭力,激發創業產業穩定發展。
(三)發展大運河江蘇段旅游業
大運河的旅游業發展潛力非常大,應積極打造旅游休閑產業帶。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讓其向智能化、規范化方向發展,還應該實現產業間的合作。大運河江蘇段可以為其規劃互聯網博物館,建立具有特點的主題公園。從全球最著名的主題公園——迪士尼公園來看,之所以發展規模大、效果好,是因為自身具有品牌化、規模化等優勢,所以在大運河江蘇段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應積極建立自身的品牌,利用運河文化的優勢,來吸引更多的游客。在發展旅游業的時候,讓旅游營銷進一步情感化、個性化,這樣才能夠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四)系統文化建設和交流
1.大運河江蘇段應該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以更好地完善大運河文化帶。2.還應該編制書籍,通過學術研究,更好地保護大運河江蘇段文化,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更好地宣傳我國大運河文化。因此,在以后的發展中,應該多組織文化傳播活動,利用影視、動漫等方式,加強文化建設。3.改建京杭大運河博物館。通過對其改建,形成綜合性機構,不僅能夠展示文物,而且還能發揮教育、科研等作用,更好地展示我國大運河文化。4.建立數字博物館,集傳播文化、科學研究等功能為一體。5.建立大運河文化保護基金。通過組織科研力量來開展對大運河文化的研究,并且要保證研究的持續和深入,從大運河歷史、生態、保護等方面展開。6.突出“一帶一路”理念,加速國際文化交流,從外圍加強對大運河文化的保護。
三、結語
總之,大運河江蘇段的發展,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研究,不僅需要保護大運河的文化,更需要在保護基礎上行發展,通過構建創意文化產業帶,帶動大運河江蘇段和國際的有效交流,全面落實創意產業國際化戰略,通過發展旅游業的方法,更好地宣傳大運河江蘇段文化。為了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通過申報世界遺產、編制書籍等方法,來對大運河江蘇段文化進行交流,讓國際上能夠了解大運河的文化,為我國文化建設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唐慧超,洪泉,胡海琦.運河文化的公眾認知與感知研究——以大運河杭州拱墅段公共空間為例[J].中國名城,2020(7):86-91.
[2]王佳俊.中小尺度線性文化遺產地游客時空行為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0.
[3]畢魏,王力超.唱響大運河文化保護框架下的武術運動新篇章——“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江蘇首站簽約啟動[J].中華武術(研究),2020(1):36-37.
[4]王曉.大運河(杭州段)濱水區域文化創意空間的現代轉型[J].創意城市學刊,2019(3):23-38.
[5]吳晶,周膺.大運河杭州段的創意性保護與創意文化建設[J].創意城市學刊,2019(2):1-11.
[6]郭靜.京杭大運河沿線儒學物質文化遺產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9.
[7]陳江,曹嵐,沈旭煒.戰略視角下的杭州段大運河文化帶建設[J].杭州(周刊),2019(19):12-15.
[8]馬智慧,趙丁丁,樓微君.大運河杭州段文化帶建設思路研究[J].運河學研究,2018(1):187-202.
作者簡介:張冰冰,碩士,淮海工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佛羅倫薩大學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