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綜合材料工藝設計是一門涉及多種材料與工藝的手工藝術,設計者不但要掌握材料綜合運用的方法技巧,還要培養創意創新思維能力,拓寬設計思路,提高工藝文化水平。進而設計出更多形式新穎、符合時代審美發展需求、具有較高藝術品位和文化內涵的綜合材料工藝美術作品。
關鍵詞:綜合材料;創新思維;屬性;融合
綜合材料工藝設計是手工藝設計專業研究生的重要專業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對材料與工藝的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綜合材料工藝設計的表現形式、語言、審美價值,掌握綜合材料工藝設計制作的原理、規律和方法。并能夠恰當地運用媒介語言進行平面或立體綜合材料工藝設計與創作,表達自己的工藝構想與工藝觀念。
為了使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順利完成教學課題,在該課程教學中主要在設計創新、媒材運用、設計語言情感表達等方面引導學生思考、研究與嘗試。
一、綜合材料工藝設計創新思路引導
綜合材料工藝設計有待挖掘的表現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創新空間巨大,但想要創造出新的表現內涵和審美意境難度卻很大。很多時候,當我們費盡心思構思出一個創意時,卻在各種媒體信息中發現前人早已經構思出類似的創意作品。所以,無論是由材料入手,還是從題材切入,是先表達觀念,或是先確定形式,創意構思都是至關重要的。創意是綜合材料工藝設計的靈魂,也是綜合材料工藝設計作品成功的前提。在現代社會工業文明標準化的機制時代,綜合材料工藝設計不僅要掌握材料綜合運用的方法技巧,還要掌握創意方法,拓寬設計思路,培養創新能力,設計出更多形式新穎、符合時代審美發展需求、具有較高藝術品位和文化內涵的綜合材料工藝美術作品,是擺在每一位設計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在綜合材料工藝設計教學中,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創意思考。
(一)傳統材料與新材料的結合運用
材料是工藝美術設計觀念的物質載體。中國工藝美術創作中對材料與工藝的綜合運用歷史悠久,手工藝人們不斷地探索和發現工藝美術的制作材料與制作工藝之規律,使工藝美術創作的材料與工藝制作技藝得到不斷豐富與拓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綜合材料工藝美術的積淀。
傳統手工制作材料大多來源于自然,樸素耐久,天然環保,與人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在現代創作設計實踐中,綜合材料工藝設計者應該科學、有效地利用傳統材料,深入挖掘傳統材料的性能屬性、美感屬性,探尋與嘗試材料的更多呈現方式,使其在作品的創作中適應快節奏的數字時代,并帶給人們更多的溫情與精神撫慰。事實上,隨著科技的發展,使得新型材料不斷出現,為工藝美術家的創新提供了新的契機。工藝美術設計者要善于發現新的可用材料,積極學習新材料的加工工藝,探索新的表現形式與藝術語言,創作出貼近時代、符合當代人審美需求的綜合材料工藝陳設品,滿足更多人對美的需求。
對美的探索與追求,特別是綜合材料工藝設計的屬性,決定了藝術家要對材料有敏銳的感受能力、駕馭能力和融合能力。工藝美術設計需要設計者要有較高的工藝與文化修養,只有這樣才能使綜合材料作為作品的綜合載體去呈現藝術家的思想與觀念,從而將材料融入作品的整體之中。如在現代材料中,輕質粘土與毛線纖維材料相結合,苧麻線編織與光導纖維相結合,滴膠與金屬屑、金屬絲相結合,樹脂與金屬材料相結合等。這些傳統材料與現代材料的異質碰撞,會萌發出新穎獨特的創意,促進綜合材料工藝設計表現形式與種類的擴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用于綜合材料工藝設計的材料不斷被發現,廣泛運用于通訊、醫學、照明、工業、軍事等領域的光導纖維、數控纖維等光傳導材料在綜合材料工藝設計中也漸漸被應用。以發光體的造型呈現作品的視覺樣態,使作品產生迷離多變的視幻效果,打破了傳統材料無光效的屬性,以新的面貌和功能,帶給人們愉悅新穎的視覺體驗,設計觀念也更符合當代語境。
(二)傳統材料人文屬性的挖掘
材料語言在綜合材料工藝設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進入21世紀以來,工藝陳設的形式與風格也有了創新發展。隨著科技創新,材料在工藝美術創作中的應用不斷增多,使工藝美術制作所涉獵的傳統材料中的人文價值越來越受到工藝美術設計者的重視。傳統材料的綜合運用早已成為工藝美術的重要表現形式和人文精神的載體。設計創作者的創作思路常常通過對材料人文屬性的獨特運用,使作品的主題意旨和人文價值得到更多的挖掘和展現,進而實現精神價值的物化。
有些傳統材料歷經歲月的沉淀,被賦予一定的人文屬性,融入了人類的思想與信仰。如竹子用來象征高潔、剛正有節,虛懷若谷之士;也體現四季常青、長壽安寧、青春永駐等美好寓意,是中國古代文人最高的品格追求。綜合材料工藝設計要充分挖掘傳統材料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屬性,創造出具有當代文化觀念和藝術價值的陳設品,使其在當代工藝美術的舞臺上煥發出新的生機。傳統材料的創新應用主要體現在觀念上,如通過對民間竹編造型的改造,使其以集合群組的裝置形式呈現,帶給人們的視覺效果就不再是一種竹編用具,而是一件富有當代工藝觀念的現代綜合材料工藝作品。
(三)材料的情感屬性挖掘
以自然材料為主體的綜合材料工藝設計作品,更易引發人們豐富的心理聯想和親切的視覺感知,因為材料的自然屬性為人們所熟悉,給人們所需要的親近感。現代社會是一個追求個性化的時代,人們對工藝陳設品的需求更注重個人情感的認同與融入。每一種材料都有不同的質地、顏色、形態、軟硬度、延展性等,材質的物理屬性會帶給人們不同的心理聯想與情感體驗,如羊毛材質的溫暖、親切、舒適;苧麻、夏布材質的簡潔、古樸、單純、雅致;滴膠、樹脂材質的通透感、單純感、冷靜感、現代感等。很多傳統材料都來源于自然的植物、貝類的殼或動物的皮毛等,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較高的人文屬性,能體現出生命的溫度。綜合材料工藝設計要充分利用材料的物理屬性、情感屬性,通過造型、色彩、工藝的獨特把握與觀念性應用,賦予其情感屬性,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和情感依托。
(四)材料的本色之美
綜合材料工藝美術創作材料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天然材料;一是人工合成材料。天然材料經過大自然的打磨洗禮,充滿歲月的痕記,大多樸素無華。在綜合材料工藝美術設計中,要充分利用某些材料的天然紋理與色彩之美,創作出渾然一體、樸素寧靜的裝飾工藝陳設品,讓人們感受自然的美感。“現代主義設計美學思想,主張讓每一種原材料保持本色,最簡單的真實有著最簡潔的美。在設計中追求真實,絕不虛假,讓原材料的自身魅力大放異彩。”[1]
(五)光效之美
隨著科學技術的革新與發展,聲光電等特效技術更加成熟,也逐漸開始參與到綜合材料工藝美術設計中來,為綜合材料工藝設計帶來了新的視覺魅力和發展方向。當代工藝美術設計要勇于突破傳統樣式的束縛,把適合自身創作的新材料與新技術加以探索與嘗試,并引入、融合到創作之中,使其呈現出藝術與科技共榮,創作出具有時代精神和科技之美的綜合材料設計作品。
(六)中國符號文化意義的當代工藝語言詮釋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種類豐富,代表中國的符號有琴棋書畫、古玩器物、傳統節日、建筑、民間工藝、文學、戲劇、服飾衣冠、神話、語言文字,等等。中國文化元素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粹,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符碼。中國的宮殿、亭臺樓閣、牌坊、園林、寺院、塔樓、廟宇、國畫、書法、太極圖、年畫、臉譜、皮影、舞龍、舞獅、花燈、踩高蹺、儺戲、陽戲等具有深刻民族印記的符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沉淀,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當代工藝美術設計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傳統文化符號的所承載的文化意義,進行綜合材料工藝設計的再創造,以工藝美術的表現形式對其進行傳承與發展,這是美術家們的社會責任、文化自信與擔當。綜合材料工藝設計通過作品承載中國吉祥文化、道德觀念、宗教信仰等大眾化、民族化的日常審美,使中國傳統文化更加自然地深入人心,促進美育的發展。
(七)應用空間環境的定位思考
綜合材料工藝設計作品應用對象的定位非常重要,要根據應用需求與空間的特點進行風格、功能、呈現形式、題材、尺寸、色調等方面的設計。如是私人空間還是公共空間、實用性還是裝飾性等。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創作問題,就是作品的牢固性與材料的環保性要求。
公共空間是具有公共屬性的空間,包括辦公空間、酒店空間、餐飲空間、休閑娛樂空間、商業空間、機場、醫院等。這些空間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好的環境氛圍會讓空間的參與者感到身心愉悅。綜合材料工藝設計作品,有豐富的材料質感與獨特的形式美感,能增加公眾空間的審美品質,產生良好的環境氣氛。大尺寸的綜合材料工藝設計作品逐漸被應用于酒店、機場、醫院等的公共空間中,大大提升了公共空間的審美水準,讓參與者獲得良好的身心體驗。
私人空間的舒適度、審美度是衡量空間質量的主要標準。打造和諧、健康、審美、舒適的環境是每一個家庭的夢想與追求。綜合材料工藝設計陳設品以其特有的文化意義,較高的工藝價值和觀賞價值而獲得人們更高的關注。隨著人們對綜合材料工藝設計藝術表現形式認可度的提高,越來越多小型的綜合材料工藝設計作品開始走進人們的家庭,對家庭藝術格調和審美趣味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思想。
(八)傳統技法與現代科技相結合
綜合材料工藝設計運用材料較多,涉及多種材料的加工方式與工藝技法,很多綜合材料工藝創作都是傳統工藝技法與現代高科技材料與技法的綜合運用。光導纖維是光纖通訊技術的核心,有些藝術家或設計師將光導纖維材料與技術引入到藝術創作或設計中來,形成能發光的斑斕藝術。在傳統纖維編織工藝中加入光導纖維材料,通過LED連接器,呈現出流光溢彩的效果,這種效果是傳統編織材料與工藝無法達到的。
(九)新技術帶來新工藝
造型是綜合材料工藝設計的重要形式要素。傳統工藝立體造型形式主要有泥塑、玻璃鋼、木雕、紙立體、線立體、金屬雕塑、藤編、竹編等,這些材料都要經過手工塑性制作,一般都耗時比較長。
3D打印是通過計算機快速成型實現設計藍圖的技術,通過電腦控制可粘性金屬粉末或塑料粉末來逐層完成設計者的需要的造型,3D打印造型精準,耗時較少。近年來,3D打印技術也開始應用于工藝美術設計中,帶來新的機器工藝語言。立體綜合材料工藝設計也可以采用3D打印技術,設計者先通過3D打印完成基礎造型,再運用材料對3D打印的形象進行局部再塑造,通過粘貼、鑲嵌等手段使各部分相結合,完成造型與材料的綜合塑造。
二、教學效果
該綜合材料工藝設計課程教學,在該專業研究生的共同參與、探索與實施下,得以順利完成。在課程實踐環節,同學們對材料與工藝的綜合運用做了大量的實踐探索,設計能力與實踐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創新思維也更加活躍。每位學生至少完成了三件富有較強形式感和較高藝術構想的綜合材料工藝作品,體現了技術與藝術的有機結合。課程教學也使學生在實踐歷練中獲得了成長,對綜合材料工藝設計課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結語
綜合材料工藝設計是一門涉及多種材料與工藝的手工藝術門類,要創作出新穎的、具有獨創性和審美性的綜合材料工藝陳設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定經驗的積累,提高創意能力,并進行大量的材料與工藝實驗。
參考文獻:
[1]邱景源,江濱,艾紅華.設計美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70.
作者簡介:田欣,碩士,四川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