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屬于“互聯網+”時代的時代到來,電子商務平臺則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互聯網+”時代下,電商行業得到長足發展,而電子商務平臺作為電商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起來。作為新興行業的電子商務,是我戰略性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電子商務平臺作為行業發展的核心部分,不管是從經濟學、還是社會學的角度講,對于承擔并且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有著不可推卸的義務。
關鍵詞: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社會責任;正當性內容分析
引言:近些年來,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從各個方面深刻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共享單車、手機淘寶、移動支付、美團外賣等電子商務平臺,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出行方式,對零售、餐飲、公共交通等傳統行業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倒推了產業變革,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產品質量不過關、虛假宣傳等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基于此,我們重新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社會責任的正當性及其內容進行分析,以期電子商務平臺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目前電子商務平臺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來,電子商務的發展如火如荼,各大名企爭先入駐各個電子商務平臺,也有很多不知名的企業搭上了電子商務平臺的順風車,快速的發展起來。但有一部分不法分子卻把電子商務平臺當成一個可以隨意欺瞞消費者,不顧法律的底線,能隨意賺“快錢”、賺“大錢”的地方。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帶給你很多好處,也能讓你受到傷害。而基于網絡“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平臺也是如此,它能讓你享受到足不出戶就能購物的便利,也能解決你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難題。但有時候也會毫不客氣的侵犯你作為一個消費者的權益。各種各樣的假貨、仿品層出不窮,虛假宣傳的現象也一直存在。你買到手里的印著大牌標志的商品,可能是在某個不知名的臟亂的小作坊里生產出來,然后經過層層的包裝和宣傳,輾轉到了你的手中。[1]也正是因為電子商務平臺的便捷性,所以消費者會真假難辨,每年都在不斷的打假,但每年都會出現新的造假事件。現在電子商務平臺的亂象需要及時的去整頓,通過各個層面的反應,比如說消費者的投訴、有關監管部門的通報、媒體的報道等處得到的情況表明,對電子商務行業的整改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早在2019年1月1日,我國就已經正式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其中規定了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的責任和義務,也就是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的責任和義務,所以我們有必要重新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社會責任的正當性及其內容進行分析。
二、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社會責任的正當性
(一)從社會學方面分析電子商務平臺承擔社會責任的正當性
從整體和部分的角度講,我們將社會看成一個整體,那么企業則是組成這一整體的重要部分之一。社會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正如整體和部分的關系,而企業作為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企業要想發展壯大離不開社會對它的支持與幫助。由于企業自身的發展壯大需要從社會中招募勞動力,獲取原料等生產資料。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享受著社會向大眾提供的公共服務。但企業的這些生產活動對于社會來說,則導致了公共服務成本的增加。從另一方面來講,企業在生產運營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從一定程度上講損害社會利益的情況。諸如此類社會成本的投入促進了我國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壯大,所以享受利益的電子商務平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具有正當性。
(二)從經濟學方面分析電子商務平臺承擔社會責任的正當性
從經濟效率的角度講,電商企業,特別是規模比較大的電商企業,他們作為電子商務行業的重要力量,一定程度上講具備著承擔這份社會責任的經濟能力。電子商務平臺從性質上講,具有企業和市場的“雙重”屬性,所以電子商務平臺在打擊造假、維護消費者正當權益等領域具有政府部門所沒有的優點。在現代信息化時代中,一個企業的道德積累作為這個企業的軟實力,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另一種新的經濟增長點。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相對于來說,道德累積能夠帶來的經濟增長則更加明顯。所以作為電子商務平臺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能夠更好的樹立良好企業形象,從而使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分析
(一)保護消費者權益
由于電子商務平臺的交易本身就具有特殊性,所以在電子商務平臺領域內的消費者權益保護也具有相應的特殊性。電子商務平臺是以網絡為工具進行交易,而互聯網本身具有虛擬性、不確定性、開放性等特點。這些特點本身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同時也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總之,電子商務平臺保護消費者權益存在特殊要求,包括:嚴格保護消費者知情權,并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擴大消費者知情范圍,不僅僅局限于購買的商品信息和相關服務信息,還有服務商和合格經營者的真實主體信息; 嚴格保護消費者自主選擇權,并在一定程度上擴大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消費者有權利拒絕交易,同時消費者也應該有拒絕盲目的推銷和廣告信息等的權利等。
(二)保護個人信息隱私
在依托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交易的過程中,電子商務平臺上需要獲取用戶的部分信息來保證交易的順利進行。而相關的網絡服務商則可以通過這種合法渠道獲取用戶的相關個人信息,包含姓名、住址、聯系方式甚至身份證號等身份信息這些隱私性的身份信息一旦泄露,會帶給用戶很多不便,嚴重的會造成巨大損失。電子商務市場作為泄露平臺消費者相關隱私信息的“重災區”, 應該重視起來,依據《電子商務法》,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
四、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走入“互聯網+”時代,這個時代興起了很多新興產業,電子商務是其中代表性之一。依托于網絡的電子商務平臺給予人們很多便利,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損害了人們的利益。所以要以客觀的態度正確對待電子商務平臺。同時,電子商務平臺企業應該認識到自身承擔社會責任的正當性,保護消費者權益和隱私等,促進電子商務行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本報三膠報道組. 電商平臺絕非法外之地[N]. 中國食品報,2020-06-17(005).
[2]周樨平.電子商務平臺的安全保障義務及其法律責任[J].學術研究,2019(06):66-73.
[3] 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7年)》,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18年,第4頁.
[4]朱曉娟,李銘.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社會責任的正當性及內容分析[J].社會科學研究,2020(01):28-36.
廣州工商學院何龍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