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遠
(江門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 江門 529000)
近年來,中國的城市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高層建筑,尤其是高層住宅的建設數量達到了新的高峰。一定程度上來說,高層建筑是我國經濟水平的縮影,高層建筑從設計方面滿足人們對多元化的追求,在高層建筑可見各種文化元素的碰撞,推動了社會經濟的增長。在進行住宅高層建筑設計時,對城市居住建筑的設計提出的新要求,也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提高建筑的質量和整體設計水平,需要不斷加強高層建筑設計。
現階段我國各地區的多層住宅樓僅是外觀存在差異,其內部功能基本一致,且多層住宅一般為一梯兩戶設計,每一戶的隱私程度更強[1]。多層住宅主要有平面式、錯層式、雙層或復式和小戶型四種戶型。四種戶型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優勢,其中平面戶型層高都相同,沒有起伏的空間,所以使用方便簡單。錯層式恰恰相反,每個單元層高不同給人視覺上的層次感雙層或復式在內部通過樓梯將兩層連接起來,這種設計內部空間更大,設計創新方面有更多的創意點可以選擇。對于小戶型來說主要是為滿足房間的使用功能,所以小戶型的設計時開放的,可以通過相互滲透的形式增加空間層次感[1]。
一般建筑高度高于27m 的住宅我們稱為高層住宅,當前高層住宅主要有塔式和板式兩種形式。由于塔式住宅采光通風效果較差,所以其建筑規模較大。而板式高層住宅與多層住宅相近采光和通風都較好,所以此類住宅利用率較高。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我國經濟進入飛速發展階段,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住宅建筑的設計提出新的要求。
隨著人們生態平衡理念的發展,高層建筑設計中對于生態平衡發展的理念也予以引入和重視,一方面帶給居民更好的生活體驗,另一方面讓高層建筑設計與居民的生活需要實現生態平衡發展,這已經成為小區高層建筑設計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尤其近年來生態平衡發展理念的滲透和加劇,很多住宅小區都注重了綠化建設,環境溫度的適度把控,這都讓高層建筑設計的生態平衡理念得以呈現,也為住宅小區生態環境的打造指引了方向。生態平衡的住宅小區如圖1 所示。

圖1 生態平衡的住宅小區
現在高層建筑設計的發展離不開資源的充分利用,諸如太陽能資源、水資源等資源日漸為高層建筑設計師所重視,并在很多設計過程中將資源充分利用并融入其中,讓資源在高層建筑應用中發揮自身價值,也讓小區居民感受資源利用的優勢,帶給小區居民更為舒適的居住感受。資源的充分和合理利用是高層建筑設計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發展方向,也在引領著高層建筑設計的節能和綠色發展。
當前多種技術系統的共存首先解決了區域經濟中的差異,為了可行、經濟和有效的執行,技術設置必須從當地經濟的客觀條件出發,并適合人們的實際消費需求。此外,自然氣候、地形、地質和其他因素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結合使規劃更加有效,并有效減少了建筑使用中的能源和材料消耗。
目的是使用有效的手段消耗盡可能少的材料和資源,以實現最大的開發收益。如今,當人類發展與資源危機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時,多用少費可以被視為重要的高層建筑設計原則。多用少費的原則也反映在對建筑空間的有效組織和利用上,為此,不僅有必要有效利用每平方米的面積,而且還必須充分的探索三維空間。
受到不同國家和地區文化不同的影響,各個國家的高層建筑設計差異較大,即使是我國不同地區的設計也不盡相同。就高層建筑設計的概念而言,根據建筑原則和當地的民俗文化,主要按照每個地區獨有的風格進行住宅高層建筑設計[2]。每個城市的住宅建筑最能直接的反映出城市的形象,甚至一些好的住宅設計被當做當地的精神符號。同時,高層建筑設計還能很好的體現時代特征、文化傳承等方面。
缺乏生態理念的住宅高層建筑設計是并不科學合理的,這即不僅體現在生活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上,也體現在建設項目的節能環保上。當前,社會各方面都努力向低碳生活邁進,比如在住宅建筑的屋頂設計過程中可、注意太陽能資源的利用,使用太陽能滿足居民的日常供電和取暖等要求,但是我國多數住宅高層建筑設計在生態理念的貫徹方面還有欠缺。
當前我國建筑住宅設計相似性問題嚴重,并不能體現現代建筑應有的個性化。很多住宅建筑受到投資的影響,其設計標準大致相同,于是,大量雷同化的建筑物和房間出現,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枯燥、乏味和單調。設計師在建筑工程設計中,大多盲目地將各種元素進行機械的組合[3],組合工作的完成也就意味著設計工作的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合理的體現出住宅建筑的個性化需求,這就導致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某些構件形成固定形式缺少靈活變動,造成設計形式單調不能滿足現階段需求。
為了更好地實現高層建筑設計,需要做好資源的充分利用。首先,高層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做好材料資源的充分利用。小區住宅建筑的設計和建設需要應用多種材料,為了建筑材料的更好應用需要對材料的質量予以充分把控,依照不同的材料特點和特性進行有區別的應用,讓材料使用各得其所。其次,要注重空間資源的充分利用,這就需要對空間資源予以充分認識,不僅需要認識到空間的延伸性,而且要認識到空間的縱向性,高層建筑設計與規劃中可以將更多縱向空間設計納入其中,在單位面積范圍內實現更多住宅建設,進行更多的小區高層建筑設計。最后,高層建筑設計與規劃中更加需要將節能的需要考慮在內,比如可以增加太陽光的利用,讓建筑在朝向上多以南及東南的朝向為主,多避免東西或不利于接受日照的方向。還可以在建筑朝向上引入風資源的利用,讓高層建筑通過自然資源的利用達到能源的節約。
首先,在進行建筑物的設計時,必須有效減輕建筑物項目的重量,從而提高主體結構的抗震效果和承載力。通過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設計人員更加關注建筑物的抗震設計。由于地震的影響與建設項目的重量成正比,因此減輕建筑項目的重量可以有效地提高項目的抗震性,某些設計任務需要從技術層面進行控制,并在主要結構設計以及梁和柱體結構的選擇和加固設計中做好搭配。然后,在購買建筑材料(例如購買混凝土或鋼筋)時,需要確保其強度符合相關要求。另外,在地震設計中,重要的是要注意傳遞層結構的設計,特別是在設計層間位移角和剪切力分布時,應確保設計的合理性,防止產生力傳遞路徑,有必要避免突然變化和壓力過大等一系列問題。
為了提高住宅建筑質量,必須做好廚衛的創新設計。一方面,在設計過程中,平面布置應采用最佳的操作工藝,L 型為最佳。另一方面,要將管網組織合理,最好在操作平臺上部設置相應的壁柜。此外,按照住宅的實際情況盡可能衛生間靠近臥式,且洗浴、洗漱和小便空間需要分開做到干濕分離,以滿足人們行為和心理的需要。廚房的設計應該盡可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的同時節約空間,從而提高空間利用效率。
在設計和選擇結構形式時,有必要考慮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用性,還要考慮諸如建筑物的防水性和保溫性之類的小問題,應該為每個結構選擇創建詳細的描述和記錄。如果做出特定的選擇,則需要以建筑物主體結構采用的格式進行詳細的計算和演示。選擇合理的結構不僅可以降低工程安全性的隱患,而且可以對成本進行嚴格控制,選擇建筑結構的形式時,可以通過尋找結構的坡度進行設計,不同形式的建筑結構具有不同的成本要求,應根據高層建筑設計工作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結構形式。
總而言之,作為一個復雜的工程系統,高層建筑設計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對建筑準備工作、建筑規劃設計和高層建筑設計不斷深化。在高層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對高層建筑設計的不斷優化,提高高層建筑設計的質量及其合理性,確保能夠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促進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