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鐘啟泉先生說:“課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課堂,課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師專業發展。”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新教材的全面施用,新的育人理念、新的評價標準為一線教師指明了在課改領域中進行求索與探尋的新方向。如何培養教師在尊重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尊重教育教學規律的基礎上,進行課堂生態的變革、學習方式的創新,從而真正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是每一所普通高中亟待破解的課題。
首先,對于一所學校而言,其發展的動力與源泉無疑是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那么,在新課改背景下,學校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幫助教師更新理念,增強內動力,進而投身到新生態課堂的研究與實踐當中呢?其次,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如何借助不同視角、不同層級、不同指向的群體式互動、交流與合作,來有效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從而打造一批適應并助力新課程改革的名優教師隊伍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再次,面對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的,也是適應未來以人工智能、數據平臺為支撐的信息化社會,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科素養和核心價值,也需要教師在學習方式變革、學科跨界融合等方面做有益的探索與實踐。
基于以上現實問題,本期將提供在學校真實情境下的若干課堂新生態實踐與創新案例,以期借助交流與分享、借鑒與反思激發更多的課改同行者,仁者見仁,集思廣益,凝聚智慧,凝心變革,凝結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