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衡
將水和墨調配成不同深淺的墨色,使用不同的筆墨技法在宣紙上作畫,即為水墨畫。水墨畫在很多人眼中被視為最為傳統的國畫形式,和色彩絢麗的油畫等繪畫形式相比,水墨畫大多設色恬淡,富有溫潤儒雅的特質。由于水墨畫強調自然、天趣、不拘形式,適合用于幼齡兒童美術教學。在教學《水墨游戲》時,我以提高學生對水墨畫的初步認知為重點,從展示毛筆、墨水、宣紙等水墨工具切入,通過示范引導學生體驗水墨畫創作過程,開展創新性、趣味性的美術教學活動。
【案例】
本課授課的對象是一年級的小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循序漸進地了解并掌握水墨畫相關的文化知識,認識水墨畫的工具,分辨水墨的特性,掌握水墨工具的性能,從而培養他們對水墨藝術的興趣。加強小學生水墨畫教學,重點在于通過示范引導提高他們對繪畫藝術的欣賞和審美,其教學形式更強調示范、實踐。在筆墨技法方面以引導為主,化難為易,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游戲中加深對水墨藝術的了解,激發學生創作水墨畫的熱情,讓學生在水墨藝術創作中獲得成就感。
導入新課。準備好水墨畫課程相關的教學工具和材料,并一一展示給學生看,使其對本堂課的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并采用談話式的方法讓學生步入水墨畫教學的門檻。
認識感知。教師以學習工具的用途和水墨畫的認識為話題,提問學生,幫助學生完善對學習工具和水墨畫這種傳統繪畫形式的整體認識。
欣賞作品。通過展示一些名家的水墨畫作品,讓學生感受水墨畫的魅力,并且引導他們說出對水墨畫的初步認識,教師以相關的背景知識予以補充、總結。
示范教學。教師演示手執毛筆的正確姿勢,并且在紙上畫下不同深淺、粗細的線條,讓學生對教師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并說出自己的看法。
引導調墨。教師把學習工具交給學生,并在一旁指導他們分別調出濃淡不一的墨水,并讓學生用調好的不同濃淡墨水在紙上隨意畫畫。
點明濃墨和淡墨的區別。教師以提問的方式詢問學生對濃墨和淡墨認識,并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概述。
運筆教學。教師向學生展示毛筆中鋒和側鋒運筆不同之處,并讓學生運用不同運筆技法作畫,感受筆鋒變化對水墨畫的影響。
教師作畫。教師根據剛才傳授的知識,現場做一幅畫,并且讓學生回答畫面上分別用到了課堂上學習的哪些知識。
課堂練習。讓學生自由想象,用學習工具描繪出一幅水墨畫。并讓學生輪流展示自己創作的水墨畫,講述自己創作的過程,在班級中互相評選出喜歡的水墨畫進行交換。
1.從筆墨切入,激發學生繪畫興趣
常言道:“如果你想把工作做好,你必須先磨利它的工具。”開展水墨畫教學,需要先準備好所需的學習工具和材料,讓學生對毛筆、墨水和宣紙的功能有一個簡單的了解,逐步幫助學生對中國畫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合理安排、有效組織、恰當地開展水墨畫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繪畫的熱情。
2.教師示范為輔,學生體驗為主
水墨畫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陌生的,所以教師要做好引導示范的教學工作。從歷史背景、理論知識、學習技法等方面著手,幫助學生認識中國畫這一深刻而具有豐富內涵的傳統藝術。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學會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動手畫一畫的過程中掌握中國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原理。
3.寓教于樂,欣賞為主
根據現階段教學的對象來看,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有限,因此教師在組織課程學習的時候要注重方式,以引導學生欣賞為主,通過組織一些趣味游戲幫助學生更好理解。
學校開設水墨畫課程,旨在將傳承至今的優秀繪畫藝術推廣開來,讓學生能夠從水墨藝術中汲取藝術養分,豐富自身文化內涵。“水墨游戲”作為學生接觸水墨畫的第一堂課,屬于“造型、表現”的學習范疇,主要的教學任務是用筆和墨引導學生對水墨藝術的認識。
在本堂課上,我通過講授法、練習法、示范法、自評法等方式,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對毛筆、墨水、筆鋒、筆法、水墨作畫的認識。在水墨畫教學中,我與學生建立互動關系,通過一答一問來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印象,并且將書本上的知識進行相應的延伸和拓展,呈現的課堂效果總體上不錯。在課堂練習環節,我鼓勵學生隨意創作,用筆墨等工具畫出自己想要描繪的畫面。最后在作品自評環節,我選擇讓學生上臺展示作品,并且鼓勵他們說出創作的想法,引導學生成為一個敢于表達自己、敢于展示自己的人。此外我還通過讓學生互換水墨畫作品,來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激發他們的分享欲望,幫助他們全面發展。
■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