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凱兒
摘 要: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金融資本在互聯網領域的滲透深度、廣度日益加深,形成網絡借貸、線上理財、線上支付、線上轉賬、行業投資等業務,新興的金融業務與傳統金融業務存在較大差別。為了更好地保障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對互聯網金融風險識別及常態化監控。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風險因素;監管主體;穩態發展
中圖分類號:F83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06-0050-03
互聯網金融是網絡經濟的重要分支,隨著網絡基礎設施、電子商務、超前消費理念、線上支付技術等的發展,線上資金交易流通日益頻繁,資金總額逐漸增多。尤其是在線上購物及線上操作便利性的刺激下,網絡借貸、線上理財業務日益增多,網絡經濟整體欣欣向榮,也帶動大批社會閑散資本及風投公司跟進,互聯網成為當下較為熱門的投資領域。總體來看,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充往往伴隨著管理壓力及管理難度的加大,為減少壞賬爛賬、規避新型犯罪、健康化行業發展,有必要重視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風險識別、行業監管。
一、互聯網金融風險因素
互聯網金融行業參與主體主要包括國家、互聯網企業、金融企業、小微商戶、普通居民等。從國家來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作為較為特殊的金融形式,市場監管部門、市場管理法律法規、市場監管力度,難以與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新型犯罪有效契合。互聯網金融缺乏國家強力干涉,導致市場秩序難以得到有效規制,也不利于社會穩定建設。從互聯網企業來看,互聯網企業的風險因素主要有市場競爭、內部舞弊、黑客攻擊、應收賬款拖欠等,與企業本身的管理機制、人才隊伍、風險識別及規避意識存在關聯。互聯網企業發展水平客觀反映行業發展前景,規避互聯網企業破產潮,有助于互聯網金融領域資本流動的穩態化。從金融企業來看,金融企業是向互聯網行業提供發展資金的重要一環,也是普遍用于參與到互聯網金融行業中的重要渠道。金融企業發展風險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企業倒閉、客戶還款不及時、市場競爭、金融政策都可能會對企業營業利潤、營運質量產生影響。從小微商戶來看,小微商戶是電子商務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小微商戶推動著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商務又帶動著互聯網領域的人流量、資金流量,因而小微商戶也可以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前景產生較大影響。以小微商戶為視角下,互聯網金融風險可以是資金鏈斷裂。從普通居民來看,普通居民是互聯網經濟中的消費群體,也是互聯網金融中閑散資本來源,普通居民的消費熱情推動著互聯網經濟的繁榮,但由于超前消費、盲目消費等的影響,普通居民非合理的消費行為催生出不規范的民間借貸機構,影響互聯網金融秩序穩定,因高利貸所引起的社會動蕩,極大地左右著國家在互聯網金融政策的制定。此外,普通居民以基金、黃金、期貨、股票等作為線上理財工具時,雖然帶動著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資本流動,但由于非法集資及普通居民個人風險管理意識淡薄,發生在居民身上詐騙類案件屢屢出現,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常態化發展同樣存在較大的弊端[1]。
二、互聯網金融監管主體
互聯網金融監管主體可以根據參與主體進行細分,主要包括國家、互聯網企業、金融企業、小微商戶、普通居民。從國家來看,國家可以借助法律法規、監管機構、國有金融企業,對互聯網金融市場進行監管、約束、調節,保障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健康化發展。從互聯網企業來看,內部控制、規范管理、風險管理、業務質量管理等可以幫助互聯網企業抵御內部風險、外部風險,維持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穩定性。從金融企業來看,金融企業合理操作資本,不僅可以規范市場秩序,還可以幫助金融企業抵御市場風險,在具體營運的過程中,可以重視政策分析、市場分析、企業分析、應收賬款回收及壞賬爛賬沖抵、風險均攤等。從小微商戶的角度來看,應有效權衡舉債金額與營運實力,避免進貨過多,造成較大銷售壓力,在無法及時償還債務的同時,也破壞了市場運作的穩定性。從普通居民的角度來看,為壓制非法民間借貸市場、詐騙團隊活動空間,普通居民可以在合理消費、合理理財下參與到互聯網金融環境中,以此來打擊犯罪,維護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2]。
三、互聯網金融穩態化發展措施
(一)基于國家視角下的穩態化發展措施
基于國家視角下的穩態化發展措施可以從法律法規、監管機構、國有金融企業,對互聯網金融市場進行監管、約束、調節。從法律法規的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具有極強的隱蔽性,犯罪活動無法被及時偵測,即便接到舉報,也難以有效地鎖定犯罪嫌疑人及作案工具。另外,互聯網金融與線下金融活動存在較大特殊性,舊有的法律法規在司法解釋上可能存在較大的漏洞。鑒于此,應當根據互聯網金融環境建立有效的偵辦程序,督促各級公安局在遭遇互聯網金融類案件時,都能按照相應章程,依托技術人員及有關工具,鎖定嫌疑人,還應當建立適宜的法律條文,明確司法解釋,防范法律漏洞,保障互聯網金融市場穩定。從監管機構來看,伴隨著互聯網金融市場規模的擴充,可以酌情將互聯網金融監管機構與線下互聯網監管機構分離開來,從崗位職責、技術手段、具體任務等方面,加強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工作效率、質量。另外,還可以根據電子商務、金融投資、保險理財等細分具體的部門,在垂直細分領域,增強監控效能。從國有金融企業來看,國有金融企業將業務拓展至互聯網金融領域,可以作為國家干涉互聯網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工具,積極應對互聯網金融市場中的“黑天鵝事件”,防止因為金融企業破產浪潮,導致互聯網金融機構嚴重受挫。
例如,經濟調控部門可以利用互聯網金融的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特性對傳統金融進行改造,以替代其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互聯網金融具備交易成本低、支付方便、風險管控效果較為出色以及資金配置較為完善等特點,可以對傳統金融進行現代化改造,以發揮互聯網金融的特點。如將某區域所有的金融機構業務搬移到互聯網平臺,一方面,可以降低該區域處理金融業務的壓力,減小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另一方面,可以將區域經濟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整合,由客戶根據自身需求在互聯網平臺上進行自助操作,提高客戶對金融機構以及互聯網平臺的滿意度,同時實現區域經濟的標準化以及簡潔化,提高金融機構業務辦理效率,為用戶提供隨時、全天候的服務,從而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二)基于互聯網企業視角下的穩態化發展措施
互聯網企業視角下來看,可以督促互聯網企業增強自身營運能力,避免發生倒閉現象,破壞市場和諧穩定。整體來看,內部控制、規范管理、風險管理、業務質量管理等可以幫助互聯網企業抵御內部風險、外部風險。從內部控制來看,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幫助企業進行優化管理機制、把控業務質量、遏制人才流失、防范財務舞弊,企業可以在內部管理時,設置獨立且具有相應權限的內部控制部門,通過審計、監督,了解企業運作狀態,在識別到企業運作風險下,及時制定改進措施,可以幫助企業逐步優化運作流程。從規范管理來看,規范管理可以保障企業常態化運作,在具體應用時,可以建立嚴謹的業務流程制度、崗位及部門劃分機制、責任劃分機制,確保在各部門以及職員承擔各自的職責下,又能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相互輔助,可以盡可能地減少部門、職員冗余,保證企業運作的高效。從風險管理來看,企業內部運作風險可以經由內部控制體系應對,企業外部市場風險可以與業務部、財務部等結合,有效評估償債能力、應收賬款回收期限、業務風險、流動及速動資產水平,若企業存在資不抵債風險,可以及時指導業務部門收縮營運業務,盡可能地減少損失。從業務質量管理來看,互聯網企業應當建立嚴格的成本效益評價標準,提升投資回報率,同時還需要重視業務質量監督管理,確保業務目標能達到預期[3]。
例如,互聯網企業重視內部控制,在識別到企業人才流失嚴重時,就可以從薪酬待遇、企業文化、企業交際圈等方面,優化員工工作環境,遏制人才流失趨勢,可以保障企業運作效能。重視規范管理,也可以設置嚴謹的責任機制,督促管理層承擔領導、協調責任,操作人員承擔崗位職責,結合獎懲制度,一般可以增強員工責任意識,保障互聯網企業發展質量。重視風險管理,就可以在流動速動資產無法在短期內償還債務時,及時采取收縮業務,或變更長期債務,確保能及時償還債務,維護互聯網金融秩序性。重視業務管理,可以在評價成本、效益、風險下,判斷是否應當繼續投資,可以保障互聯網企業投資質量。
(三)基于金融企業視角下的穩態化發展措施
金融企業在具體營運時應該重視政策分析、市場分析、企業分析、應收賬款回收及壞賬爛賬沖抵、風險均攤等。從政策分析來看,互聯網金融領域方面的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尚不成熟,再加上互聯網金融行業受政策波動影響較大,因而金融企業在展開投資業務時,應當重視政策分析,通過評估政策動向,優化項目組合,或減持增持某公司股份,實現投資利潤的最大化,防范投資風險。從市場分析的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行業與其他互聯網企業、實體行業息息相關,為保障投資安全,還應當展開市場分析,把握市場波動,在投資風險較大時及時撤出,保障投資安全,具體投資某企業時,應當對企業償債能力、營運水平、發展前景、市場信用等進行評估,若貸款風險較高,可提升貸款利率、限制貸款金額、提高擔保資產門檻來降低投資風險,以此維護金融企業的利益。從應收賬款回收及壞賬爛賬沖抵來看,互聯網企業、實體企業破產倒閉、拖欠賬款,往往會造成金融企業現金流緊張,尤其是在引起市場恐慌下,很容易連帶著金融機構陷入破產邊緣,因而,企業應當建立嚴格的應收賬款回收機制,還款期限待到期及還款期限當天、還款期限一周后、還款期限一月后采取不同層級的催款方式,為應對老賴,還可以借助征信、法院、階梯利率等保護自身利益,若仍舊難以有效回收現金流,還有必要提前準備沖抵賬戶,防范壞賬爛賬風險。從風險均攤的角度來看,金融企業可以運用抵押物,與債務方均攤風險,運用股票、基金、期貨等與散戶均攤風險。
例如,地方金融企業應當重視其所在城市或者所在省的政策分析、市場分析,特別是在互聯網金融的影響之下,城市及所在區域為金融機構或企業提供的政策措施,如在外界金融環境的猛烈沖擊之下,企業如何利用現有的區域經濟政策。一方面,穩定自身企業的正常運轉,保證企業的借貸平衡,重點確保企業的正常營收。另一方面,若企業無法正常運轉,則可以利用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有利舉措,通過對抵押物的變賣以及使用,確保企業該階段的營收滿足技術人員的工資及日常運營成本。互聯網金融平臺雖然為區域經濟帶來了騰飛的機會,但也帶來了較多的風險,企業應當充分利用區域經濟謀求發展,在保證自身盈利的同時,為區域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四)基于小微商戶視角下的穩態化發展措施
小微商戶帶動電子商務繁榮的同時,也可能會在經營狀況不好時還款不及時,若數量持續累積,不僅會導致金融企業承擔大量應收賬款回收成本,還可能會影響到金融企業現金流,給金融企業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也不利于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穩定。因而,小微商戶應當重視風險管理及內部監管,可以在權衡舉債規模及營運實力下保障資金流動。小微商戶可以在擴大營業規模時,考量自身流動資產、速動資產、固定資產是否能償還債務,開展業務時,還可以借助網絡營銷、商品質量把控、服務優化、客戶管理等措施,規避營運風險,保障營業利潤。
例如,小微商戶在舉債擴大經營規模,可以用進貨貨物及其他固定資產作為抵押,既可以保證償債能力,又可以取得現金流,擴大生產。另外,小微商戶重視客戶管理,利用線上交流平臺增強客戶黏性,客觀保障營業收入,規避還款不及時風險。
(五)基于居民視角下的穩態化發展措施
居民合理消費、合理投資可以有效打壓新型犯罪或擾亂互聯網金融市場行為的活動空間,維護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穩定。從合理消費的角度來看,居民應當量入為出,建立正當的消費觀,盡可能地預留部分資金,防范突發事件,從合理投資的角度來看,居民展開投資時,應當抉擇可信性高的網站、軟件,避免遭到網絡詐騙,助長犯罪分子氣焰。
例如,居民能夠量入為出,在遭遇急事但不合乎貸款資質下,不寄希望于網絡借貸,如此一些不具備借貸資質的民間金融機構的生存空間就可以被極大的壓縮,促進民間金融市場的規范化發展。居民合理投資,就會在較強防騙意識下,不進入釣魚網站,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虛言,同樣可以壓制新型犯罪的活動空間。
總之,互聯網金融行業參與主體主要包括國家、互聯網企業、金融企業、小微商戶、普通居民,各個主體參與形式、內容、深度存在較大區別,但各個主體若缺乏外部監管及內部監管,很容易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產生負面影響。因而,為保證互聯網金融行業穩態化發展,國家、互聯網企業、金融企業、小微商戶、普通居民都應當切實約束及調整自身行為,防范各類互聯網金融風險。
參考文獻:
[1]? 郭曉娟.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監管研究[J].財會學習,2018,(19):204.
[2]? 韓京芳,王堯.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監管研究[J].商業文化,2015,(18):87-88.
[3]? 蘇欣慰.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監管研究[J].中國商貿,2017,(1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