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佳? 唐詩

本刊記者在年初的泰國三站比賽后,采訪到了喜提“兩金一銀”佳績的安賽龍,聽他聊起了疫情后的家庭生活和羽球堅持。
從去年開始,生活步調被疫情打亂,這位在賽場上游刃有余的優質偶像,在球場之外開啟了新的人生階段。在職業球員、丹麥國手等身份之外,安賽龍又新增了丈夫與奶爸的雙重身份。對安賽龍來說,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經歷,他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學習著。藉由身份之名,他在2021年找到更好的狀態,那是一種源自內心的動力與能量。

從去年10月升級為奶爸以來,安賽龍的生活進入到訓練一結束就立刻回家陪女兒的狀態。他為女兒起了一個中文名字“安維佳”,而且,還會用中文對女兒進行啟蒙教育。安賽龍說:“因為疫情,沒有國際比賽,我有了更多的時間陪妻子。懷孕期間女人很辛苦,我希望盡量多照顧她。女兒降生時,我一直陪在她們身邊,假如不是疫情的關系,我可能是在各個比賽地飛來飛去。”
見到女兒的第一眼,安賽龍的心就融化了。等待了十個月,第一眼看到小家伙的那一刻,讓他感受到了比拿冠軍更美妙的幸福感。他說:“雖然孩子剛出生時樣子是皺皺的,但那不妨礙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孩子。醫生告訴我們她很健康,這才是最重要的。”在女兒出生后的八到十周內,安賽龍基本是寸步不離待在女兒的身邊。初為父母,避免不了手忙腳亂,因為一切都需要學習和適應,重要的是,他們也需要慢慢了解孩子。
晚上,女兒哭鬧的時候,安賽龍會把她抱起來,輕輕地跟她說話,放一些輕音樂安撫她的情緒。不過,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如果有煩惱不知如何處理時,他和太太兩個人能互相幫助的那份無私。而且有了女兒后,他們會咨詢有孩子的朋友們,聽聽他們的育兒建議。“我們很幸運,從家人和朋友那兒得到了很多幫助和支持。”
女兒的英文名是“Vega Rohde Axelsen”,中文名是“安維佳”。平日里,安賽龍會推著嬰兒車,帶著女兒去戶外散步、曬曬太陽,他會一邊喊著“維維”,一邊和女兒聊天。雖然幾個月大的小維維并不能聽懂,但安賽龍樂此不疲地用中文和女兒溝通著。因為他希望從小就給維維建立起中文的語感,今后父女二人可以用中文交流。為了這個心愿,安賽龍儼然在積極埋下興趣的種子。
安賽龍說,自從女兒降生,生活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學會了很多東西,有種和女兒一起在長大的感覺。
如今,他更注意每天的安排,保證去做的事情是真的值得去做的。以前訓練之前或者訓練之后,他很喜歡跟朋友去吃午飯或者喝咖啡,每周兩三次,但是女兒出生后減到了每兩周一次。不過,到球館訓練時,他總會感到內心充實,那是妻子和女兒給他帶去的安心感,也能助他在場上有更專注的表現。
當然,最為關鍵的是,父親的角色給了安賽龍更多動力。盡管受疫情影響,有十個月沒有比賽可打,但是他并沒有絲毫放松,一直按照自己的節奏準備著,憧憬著東京奧運會時再次登上領獎臺。
在安賽龍來看,2020年對于每個運動員而言都是不容易的。但是,他一直告訴自己,要將注意力放在可以控制的事情上,比如,現階段哪些方面可以改進和進步。為了保持一個比較好的狀態,他在疫情期間參加了丹麥俱樂部賽,每周在丹麥國家隊也都有隊內賽可打。
安賽龍是世界男單第一高度,1米94的身高讓他的殺球被球迷稱作“來自三樓的問候”。但是,這對于安賽龍來講也是一把“雙刃劍”。進攻時,球尖、火力猛,但是,重心高、體重大也容易讓他受到傷病困擾。去年9月,安賽龍被迫做了右腳踝手術,盡管之后的康復順利,可是在前往今年初的泰國三站比賽之前,他的內心還是不免有所擔憂。
好在復出首戰就連克強敵,連續三周的三站背靠背比賽,安賽龍用“兩金一銀”的表現證明了霸氣龍的勢不可擋。“我真的非常開心在泰國能取得好成績,因為經歷了那么長的疫情期,一直為了提高和精進調整自己的打球方法。收獲兩金一銀,給了自己很大的動力和信心。畢竟太久沒有比賽,賽前總會有種看不清自己水平的疑慮。”
泰國三站15場比賽,看得出安賽龍在近十個月中的自我進化。他以防守破壞對手的連貫性,進攻如今也把握得更為精準,豐富的手段、落點的精準,讓對手時常防不勝防。當然,至關重要的一點是他心態上的控制。曾經,安賽龍時常因為打得不夠理想而和自己生氣。泰國賽上,他在比賽時的心態已經可以控制得很好。也許是當了爸爸的關系,他成熟了許多。

說起來,已經成為“丹麥一哥”的安賽龍,于1994年出生在安徒生故鄉歐登塞。6歲那年,在爸爸的陪伴下,他在歐登塞羽毛球俱樂部開始了第一次訓練。在那之前,因為爸爸常去打羽毛球,他每周都有機會在場邊觀戰,所以,俱樂部內的每一個角落他都很熟悉。
擁有運動天賦的安賽龍,年少時還加入過當地的足球俱樂部,而且很快就成為隊內的核心球員。但是他發現自己是追求完美的人,團隊比賽似乎過于依賴隊友,每當隊伍踢不好,他就會陷入沮喪。這也讓他做出了選擇,將足球鞋和護具換成了羽毛球鞋和羽毛球拍,因為一個人的羽毛球比賽,更適合他。
做出選擇后,歐登塞羽毛球俱樂部成了安賽龍的另一個家。每天飯后,他會立即沖刺到球館。訓練后,他還會靜靜等著場上的球員誰落單,那他的練習就又來了。當然,大部分時間他會對著墻壁抽球,盡管俱樂部的老板并不開心,但是他會自言自語道:“這是世錦賽的賽點。”
為了多練球,安賽龍的父母在一樓的客廳里為他和妹妹設立了一片小羽毛球場。面積沒有正規球場大,網的高度也不達標,但最重要的是能訓練更多,能打得更好。

對那時候的安賽龍來說,他的世界只有羽毛球,哪怕是夢中也全部是羽毛球。他至今仍清晰記得自己輸掉的人生第一場決賽,好勝心強的他掛著淚珠憤然離開球場。父親見狀,馬上定下一條規矩:輸比賽可以生氣或失望,不過時間要控制在5到10分鐘,然后讓生活照舊。這對安賽龍來說是很重要的一課,因為想要贏,同樣也要快速果斷做出反應。這種緩解情緒的方式伴隨了他很長時間,也造就了今天的安賽龍。
隨著比賽經驗的不斷增加,安賽龍對羽毛球這個職業的向往也越來越強烈。在那么小的年紀,便擁有如此專注的自主性,可以說是安賽龍的一大特色,也是他沖入世界頂級水平的重要原因。他清晰地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以及未來的方向在哪里。
16歲時,安賽龍參加了在墨西哥舉辦的世青賽,當時的他知道自己將遇到亞洲選手的強烈阻擊。八進四時,他艱難地擊敗頭號種子、中國的黃宇翔,而后又接連戰勝了印度和韓國選手,終嘗奪冠滋味。賽后,他激動地掩面跪地。
作為歐洲歷史上的首個世青賽冠軍,安賽龍也被譽為丹麥羽毛球的新希望。這次奪冠讓人們看到了安賽龍身上的潛力,2011年他前往哥本哈根,進入布隆德比精英中心進行訓練。在家人的支持下,安賽龍距離他的羽毛球運動員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一個人搬到哥本哈根,安賽龍開始學習獨立生活。有時父親去探望他,分別后,他會站在路邊眺望兒子的陽臺,但是,始終沒有看到安賽龍的身影。后來,父親將它看作是兒子決意獨立生活的態度。回想當時沒有駕照的日子,安賽龍每天往返訓練館、公寓或是去機場都要通過公共交通,路途勞頓必不可少。但是,世界各地的比賽讓他有更多機會接觸到亞洲羽毛球的實力。
經過一年磨煉,安賽龍的世界排名從第69躥升到35名,而身高也猛地長到了1米94。他的防守與控制因此變得強大,但同時也給他帶去了不少麻煩。教練曾表示,他這樣的身高并不太適合羽毛球這項運動,因為過于高大的身材會降低機動性,體力也會消耗得快。
與隊友站在一起,安賽龍高挑的個子讓他看起來更像是其他項目的選手。體型的變化迫使他必須做出改變,高個子打防控需要更多地降低重心,步法也需要很靈活,還要避免受傷,訓練重點是把下半身的肌肉練得很強也很穩定。為了尋求方法,安賽龍將注意力看向身材同樣高大的中國選手鮑春來,他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在網上觀看鮑春來的比賽。盡管聽不懂解說,但透過動作也了解到高個子選手在場上會遇到的問題。
2010年至2014年,安賽龍不斷訓練、參賽,積累經驗。因為一早就要去訓練館,平時晚上和朋友一起玩游戲的機會也沒有。所以,在他的身上幾乎找不到大眾熱衷的“娛樂”,這也是他選擇將青春獻給羽毛球的代價。
2014年,安賽龍終于有所收獲,在瑞士公開賽上拿到了自己首個大獎賽冠軍。同年,他以7號種子的身份參加全英賽,從64強直沖進四強,盡管半決賽0比2負于名將李宗偉,但這位丹麥新秀的光芒已經被世界看到。
里約奧運年,安賽龍先是在5月為丹麥隊首次捧得湯姆斯杯立下汗馬功勞,接著8月在里約的4號場地上,當林丹反手回球不到位時,他起跳、扣殺、球落地,那位最初在歐登塞俱樂部默默練習抽墻的少年,終于在奧運領獎臺上擁有了一方位置。那一刻,夢想初圓的安賽龍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淚。2017年,安賽龍更是分別戰勝了兩屆世錦賽及里約奧運冠軍諶龍,和雙圈大滿貫、五屆世錦賽冠軍林丹,摘得了含金量極高的世錦賽男單冠軍。那一年,他也首次登頂世界羽壇男單第一的寶座。
遺憾的是,安賽龍因為傷病和哮喘缺席了前兩個賽季的許多比賽。2019年的全英賽,他雖然首次打入男單決賽,但苦戰三局、付出全力后,卻依然負于桃田。但是,輸球的挫折并不能阻攔安賽龍前進的意志。2020年全英賽他再次打入決賽,終以2比0的碾壓之姿笑到了最后,成為新世紀以來歐洲首位全英男單冠軍,百年全英成就了他冠軍版圖上的新一角。
安賽龍認為,天賦并不意味著一切。“天賦帶你入門,但是你沒準備在這上面花功夫,就不可能取得任何成績。”
安賽龍的日常生活有著相當嚴格的規劃,盡管在一般人眼中是枯燥單調的,但那卻是適合安賽龍的時間計劃。
安賽龍每天6點左右起床,早飯通常是燕麥和水果。為了讓大長腿進入狀態,他會在訓練前30分鐘開始拉伸肌肉和激活。在他眼中,早起就能提前到達球館,也是讓時間更從容的方法。上午的訓練從8點進行到10點,他會和其他男單選手一起練習。中午回家,冰箱中會有準備好的午飯,一般是雞肉、米飯和蔬菜。他邊吃,邊穿著他的“壓縮褲”給那雙大長腿做放松。這樣的時光陪伴著安賽龍的每一個訓練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他在下一次訓練開始前恢復到好的狀態,這非常關鍵。
下午的訓練通常包括技術訓練和步法練習,他還要做一些力量課和其他鍛煉,以改進他的跑動和節奏。等全部結束再回到家時,已經是晚飯時間,他會找點事情放松一下。晚上9點半左右,他就要睡覺了。對于嚴格進行自我要求的安賽龍來講,這樣的規律作息可以讓自己在第二天保持一個好狀態。
在安賽龍的執著中,還包括了學習中文這項。他從2014年末開始學習中文,每天早上訓練結束后,雷打不動地會學一個小時的線上中文課。在安賽龍的球包中,總是會帶上中文課本,見縫插針就要看上兩眼。一般在訓練的路上,安賽龍都會聽中文廣播,利用開車的時間練習中文已經成了他的日常。

現在,安賽龍擁有當今世界羽壇最為有序、深入的個人社交平臺,這得益于他的經紀人,也就是他的父親,安賽龍將其個人的推廣業務全權授權于爸爸。除了在國外的社交網絡中發布近況消息、練球心得,近幾年,他的微博、公眾號、B站也都經營得有聲有色。透過賽場內外的滲透,安賽龍向世人展現出了羽毛球運動員真實且親和力的一面。而且,他更是以流利的中文、直率的性格、專注的態度、翩翩公子的氣質,將自己與中國球迷的心拉得很近。
安賽龍是如何進化的。如何打造職業生涯的冠軍版圖,如何克服傷病帶去的不安?他唯有持之以恒去堅持自律,因為羽毛球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能打球的時候,生活就像少了點兒什么,很不習慣。”但現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安賽龍明白了將注意力放在可控制的事情上,想太多可能適得其反。“所以,我相信自己的堅持,并為了逐夢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