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
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混合式PAD課堂”結合了“線上線下課程”和“PAD課堂”,將“線下互動教學”和“線上網絡教學”充分利用互聯網學習平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資源優勢互補,獲得了最佳的課程教學效果。混合式PAD課堂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最大不同在于,實現了線下教育教學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能夠通過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促進我國工科院校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混合式;PAD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7.38?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06-0132-03
在現如今“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的創新成果已經深度融合于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中,因此社會大眾也對工科院校的創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合式PAD教學模式也就因此產生了。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將傳統課堂教學和網絡在線學習融合在一起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高度參與,進行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的學習體驗。混合式PAD課堂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最大不同在于,實現了線下教育教學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能過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從而促進了我國工科院校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該項目創業教育混合模式的構建,依托于廈門工學院多元化、雄厚的師資力量,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特色人才培養,創新人才培養渠道,同時發揮校企合作優勢,借助校企合作公司強大的技術研發團隊,在對口企業的技術支持和教學支持下,與行業緊密結合,對創新創業教育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探索,搭建創新創業教育混合式教學實踐資源平臺,推進廈門工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探索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實踐、項目孵化與企業創辦三個遞進層次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一、“創新創業導論”課程運用混合式PAD教學模式的現實意義
第一,在高校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和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對于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戰略要求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國內工科院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時,出現了創業教學資源缺乏、創新創業管理體制不足以及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滯后等問題,這些都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綜合性、實踐性、建構性等特性相悖,因此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第二,當前混合式PAD課程改革的課程性質與“創新創業導論”課程高度吻合。針對高校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基于張學新教授提出的“混合式PAD課堂”的教學模式,探討如何通過線上線下課堂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前,各大高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運用“混合式PAD課堂”的教學案例不多,因此工科院校創業教育混合模式構建具有極強的理論創新性與實踐價值。
第三,“混合式PAD”教學模式是一種實用實踐性強、可廣泛推廣的課程模式。與之前傳統的翻轉課堂、慕課等不同,混合式課堂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互聯網學習資源和學習溝通渠道,不需要高校重復投入資金進行課程建設。它可以推行于不同高校、不同專業的不同課程中,從而提升高校整體的教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
因此,我們在“創新創業導論”課程的教學設計中,充分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來建設“線上課程”與“PAD課堂”相結合的創新創業混合式PAD教學模式。“超星學習通”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學習平臺和教學管理平臺,教師將線上教學的組織通過“超星學習通”等方式通知學生,學生可以提前在線上完成前期的學習任務,線下課堂中教師組織學生對創業知識部分進行深層挖掘與拓展補充,并組織小組討論環節,教師通過設計探究性和發散性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互動討論中得到成長,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協同合作的能力。
二、“創新創業導論”課程中混合式PAD課堂的教學應用
線上線下混合式PAD教學模式的構建不僅拓展了教學內容,還改變了師生角色,即教師由以往的課堂控制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提升了高校教育教學水平。
(一)教學形式多樣性
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快速發展,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單純以灌輸形式進行的課堂教育越來越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混合式PAD教育把在線學習與面授形式進行有機結合,學生通過提前在“超星學習通”中學習相關網絡教學內容,而教師可以在線下課堂中回答學生提出的共性問題,并結合時事熱點,分小組進行協作討論與分享交流等活動,加深學生對關鍵知識點的鞏固和拓展。
“創新創業導論”課程混合式教學由網絡視頻學習、線下課堂分組討論及創業項目路演組成,教師由教學主導者變為輔助者,學生從被動灌輸轉變為自主學習。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學生學習主要在課前和課后,自由度較大,其組織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課程的教學形式上采用多樣化的形式,針對創新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各個知識點開展形式不一的教學,使用課外市場調研、線上資源整合報告、小組角色演練、創業案例分析等環節,加深學生對于創新思維的構建和創業知識的了解。
線上教學的組織是在課前提前告知學生視頻學習內容,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通知學生,學生可以提前在線上完成前期的學習任務,而線下教學中教師加深學生對關鍵知識點的鞏固和拓展,讓學生掌握在創業過程中出現的關鍵知識點。首先,課程指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網絡創業案例收集,深入了解創新中的思維誤區和創業中容易遇到的陷阱;其次,學生自由組隊,進行課外實地市場調研,最終選擇小組的模擬創業項目,撰寫創業計劃書以及模擬創業項目路演。
學校也進一步深化高校創業教育課程改革,創業教育混合模式教學將由網絡在線學習、撰寫創業計劃書及模擬創業項目路演三部分組成。線上教學中,教師要做好線上學習資源的準備,根據工科院校教學特點,根據專業教學的實際情況,將創業教育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制作PPT課件和錄制成教學視頻,作為網絡學習資源供學生學習。同時在智慧教室環境下,教師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將網絡學習和課堂教學深度結合,針對創新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各個知識點開展形式不一的教學,加深學生對于創新思維的構建和創業知識的了解,進而提高高校教育教學水平。
線下教學主要借助校本教材開展,因此學校及時更新校本創業教學內容,利用學校校友會和二級學院資源,加入校友和當地企業家為主體的創新創業案例,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力求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創業教育混合模式的構建中,需要高校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包括軟件環境和硬件環境。軟件環境的構建包括制作網絡線上課程、建設創新創業案例庫、搭建開放式的教學平臺等。而硬件環境構建,要為混合式教學提供基本的教學設施,包括建設智慧教室,采購多媒體設備、建設創業實驗實訓基地、建設網絡教學平臺等。而廈門工學院通過完善教學環境的構建,做好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的構建,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從而為混合式教學的開展提供有利的環境。
(二)教學評價機制構建
“創新創業導論”課程的考核成績由學生網絡學習、撰寫創業計劃書及創業路演比賽三部分組成。在構建混合式PAD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著重構建出以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彈性評價機制,形成一個“以團隊考評為主、個人考核為輔”的成績考評體系,建立全面、客觀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學校還繼續強化創新創業實踐,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等各類創業賽事與高校創業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競賽的競爭和激勵作用。同時整合學校內部已有的教學資源,依靠學校各個特色專業的平臺建設和創客坊、實驗實訓基地等,以項目和社團為組織形式,在課余時間進行實驗、科研等課外實踐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參與到專業教師的科研課題的研究當中,學校也應當扶持有學生參與的校級科研、教改項目的申報立項。學校還可以把實驗室、實訓基地、科研中心等資源開放給全體在校師生,把各類實驗實訓基地的開放情況納入創業考核標準。
(三)強化創新創業實踐
“線上+線下”的課堂教育是學生接受創業教育的主渠道,課堂內容更側重于創業思維與內容的梳理以及創業案例的小組協做分析;而線下的創業教育則是讓學生到高校的各級各類實驗實訓基地,參與高校學生創業課外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在實訓基地高度仿真的創業情境中,模擬體驗創業全部流程,學生通過結合創業流程實踐以及對創業模擬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反思,極大地拓展了高校創新創業課程的實踐效果。
不僅在課堂上進行創業項目的模擬演練,同時也要積極引導學生走出校園。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安排學生分小組進行市場實地觀察、調查和訪談,要求每名學生總結出幾個創業項目,與小組成員匯報討論,最后推選出大家認為最好的項目作為小組的模擬創業項目。同時,創新創業教育也要聯合學校創客坊、創新創業基地等部門,開展創新創業訓練營,“互聯網+”創新創業競賽、創業講座、人物訪談、文化創業產業園區參觀等多種形式的創業實踐活動,實現了理論知識學習和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提升同步提升。
在創業教育混合模式的構建期間,廈門工學院周期性安排創新創業教師參加企業的課程培訓,相關對口企業也安排擁有長期一線實踐經驗的企業導師,整合企業對技術要求的實際需要,把前沿的行業資訊帶給學校,結合高校課程,幫助學校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平臺建設。
企業直接派遣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在創新創業課程課堂上,為學生進行授課。在創新創業大賽中指導優秀項目,同時擔任大賽評委。企業對學生項目輔導的同時,帶動學校指導教師將實際項目與課堂實踐相結合,實施賦能。
三、總結評價
第一,實現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創業教育方式。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更多地需要進行實踐活動,主要體現在“如何做”而非“是什么”,通過“講授型”的教學無法獲得創新創業能力,還必須結合“實踐型”的教育來實現。混合式PAD教育模式歸納其特點:一是自主性,即教師放下主導權,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自主學習;二是模擬仿真性,即讓學生在高度仿真的模擬環境中進行角色模擬;三是協同合作性,即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校外導師以及校內各部門之間,都可進行互動交流、相互啟發,通過思想交鋒實現教學相長。
第二,更好地整合創業教學資源。為了更好地整合創業教學資源,課程組教師收集該課程的教學材料,包括教學大綱、電子課件、教案、微視頻、實驗指導書、案例集、作品庫等,建設了立體化教材。同時整合了校內教師與校外導師的創業教學資源,校內專任教師都通過了ITC-1級師資認證,專業負責創新創業教育培訓;校外創新創業導師則來自企事業單位領導、校友企業家、風險基金投資人等,都擁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和創業實戰經驗。
第三,更好地提升創業教學質量。混合式PAD課堂的教學模式在“創新創業導論”課程中的運用,實現了“互聯網+學習”和PAD課堂教學的優勢,充分實現以教師為主導的線下課堂教學和以學生為主體的線上自主學習的有機融合,最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 沈菲飛,朱定秀.地方本科高校創新創業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以巢湖學院為例[J].巢湖學院學報,2018,(8):133-137.
[2]? 何小姬.基于“翻轉課堂”和“對分課堂”的創業案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5):72-73.
[3]? 杜小利.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以《創新創業基礎》課程為例[J].人才培養,2019,(8):81-82.
[4]? 劉帶,趙三銀,劉芳娜,黃長征.高校《創新創業基礎》混合式PAD課堂教學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28):215-216.
Construction of Mixed Mod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LI Chen
(Xiame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iamen 361021,China)
Abstract:The hybrid PAD classroom in the Internet plus era combines online and offline courses and PAD classroom. It combines the offline 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online network teaching togeth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Internet learning platform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achieve the best teaching effect. 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hybrid pad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is that it realizes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offline education and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can bring students a new learning experience,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as engineering colleges.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hybrid;PAD class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