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凡 張修亮
摘 要:風俗畫在中外繪畫發展中極為重要,且對后世具有深遠的影響。它不僅表現了當時的社會情形和人民生活狀態,還對后世繪畫創作及社會歷史等考證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任何事物的興起都不是平白無故的,文章對宋代風俗畫和17世紀荷蘭風俗畫的興起成因進行比較分析,探析兩者的異同。
關鍵詞:宋代;17世紀;荷蘭;風俗畫
風俗畫指專門以描繪人民生活、記錄社會習俗內容為題材的人物畫,宋代風俗畫和17世紀荷蘭的風俗畫最具代表性。風俗畫內容題材十分廣泛,繪畫多采用寫實手法,通過繪畫作品反映社會風情、人文內涵并傳達出時代的精神面貌和人民大眾的審美情趣。正是這些內容使風俗畫很受人們喜愛和追捧。
一、宋代風俗畫和17世紀荷蘭風俗畫概述
中國風俗畫最早起源于漢代,多在墓室壁畫、畫像磚、畫像石中有所體現,其題材有狩獵、農耕、紡織等。而到了宋代,風俗畫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擺脫了前人“成教化,助人倫”的繪畫思想。宋代風俗畫更多體現了人文精神和世俗性,注重對現實的描繪并擺脫傳統封建社會繪畫為政治服務的枷鎖,更多是記錄真實社會生活并具有現實主義因素。而17世紀的荷蘭被稱為黃金時代,不僅體現在繪畫方面,還有思想、經濟等方面。17世紀的荷蘭風俗畫在當時荷蘭的繪畫藝術領域中尤為出色,描繪了真實的社會環境和風土人情。貢布里希把17世紀的荷蘭繪畫形容為“自然的鏡子”,如此生動的比喻讓人可以感受到這個時期的繪畫是直接描繪的作品。
二、宋代風俗畫和17世紀荷蘭風俗畫成因比較
(一)繪畫體制因素的差異
宋代繪畫體制的興盛得益于宋代寬松的政治環境。宋徽宗趙佶,雖然他在政治上昏庸無能,但在繪畫的發展上有著不可磨滅的成就。宋徽宗本身喜愛繪畫,完善了繪畫制度,建立了翰林圖畫院,這在古代封建社會具有很大的影響,也促使宋代形成了崇文抑武的政治格局。宋徽宗趙佶十分重視書畫的創作,親自指導授課,實行獎勵制度,并通過科舉考試從社會招納民間畫者為統治者服務,從而使畫者有了較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提高了宋代民間畫者的積極性,也改變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體制。鄧椿《畫繼》卷十中記載:“圖畫院,四方召試者源源而來。”可見,畫院對畫者的影響力極大。雖說畫院畫家為統治者服務,講究一定技法,但大的體制環境已對繪畫產生影響并促進繪畫的發展。正是宋代畫院開放的格局,使一些民間畫者可以進入體制中。也因民間畫者長期受到原先生活環境的影響并形成了民間的審美見解和表現方式,民間畫者在進入畫院的同時也把這種在民間社會產生的審美見解和欣賞水平帶入畫院當中,不知不覺影響了畫院,并使畫院接受了風俗題材的風格,從而進一步提高了風俗畫的地位,促進了風俗畫的發展。
與宋代相比,荷蘭繪畫體制更多與宗教改革有關。16世紀時,歐洲發生宗教改革運動,由于天主教一些神職人員利用贖罪券大量斂財,加上只有神職人員才能解讀教義的宗教思想控制,日積月累中引起了人們的憤怒,因此歐洲開始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運動。與天主教斗爭的新教認為,教義是靠個人理解,個人的救贖要靠信仰,每個人都有權力去讀圣經,旨在打破天主教的精神束縛,解放宗教思想。歐洲宗教對繪畫的影響至深,宗教改革運動自然而然地影響了繪畫。在《荷蘭共和國藝術》中寫道:“17世紀以后……與歐洲市場明顯不同,荷蘭的繪畫市場沒有得到荷蘭教會的實質性支助。按照加爾文派教規,教徒不能膜拜祭壇畫或任何神和耶穌的代替品,也反對天主教使用繪畫和雕塑作品進行圣徒崇拜。”以表面意思理解,當時的荷蘭無論是哪一教派都沒對繪畫進行實質性支持。之前的大型宗教訂單繪畫,因受到了宗教改革運動影響,無人支持,數量也逐漸減少。作為新教的加爾文教則在藝術上主張反對宗教藝術。受上層因素影響,繪畫作品數量減少,宗教繪畫作品沒落,為迎合市場的需要隨之增加的則是靜物、風景、肖像及風俗畫。在風俗畫方面,宗教改革運動使人們思想逐漸開放,題材愈加新穎,同宋代風俗畫一樣多表現現實生活,因此很受大眾歡迎。雖然兩者繪畫體制存在差異,但最終都促進了風俗畫的發展。
(二)社會背景因素
宋代風俗畫之所以能夠興盛繁榮,正是受到當時社會背景因素的影響。與前代相比,宋代社會發展變化顯著,如經濟、農業等。首先,宋代經濟對風俗畫的影響。宋代城市經濟明顯發生變化體現在取消市與坊的界限,宋代改變了前代對市坊的嚴格區分和交易時間的限制約束。市與坊的融合使百姓買賣更加方便,促進了經濟來往。經濟體制的變化使宋代市民可以沿街自由售賣,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市民對進行買賣活動的積極性。據《夢梁錄》記載:“臨安大街買賣,晝夜不絕,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鐘鳴,賣早市者又開店矣?!睋丝芍?,宋代城市經濟繁榮,市民生活豐富多彩,幾乎不受時間限制。因此,宋代市民經濟與前代相比具有很大變化,以致形成市民階層、市民經濟。宋代城市居民通常會購買通俗易懂的風俗畫進行裝飾,市民階層同時成了風俗畫興盛的重要支柱。其次,農業對宋代風俗畫的影響。宋代農業最大的特點就在于農民所占耕種土地可以自由買賣。宋代農業的變化極大增加了農民勞作的積極性,提高了其經濟收入?!端卧娂o事》中記載:“蘇湖熟,天下足。”可見當時農業發展的形勢良好。不難發現,藝術作品受經濟影響較大,以農業為經濟主要收入來源的人們有了一定收入后也會追求藝術方面的享受,欣賞繪畫作品或以繪畫作品進行裝飾。正是農業的興盛,使風俗畫發展受到影響,宋代增加了表現農村生活為題材的風俗畫。如王居正《紡車圖》、李嵩《服田圖》、閻次平《四季牧牛圖》等,這些宋代畫家極為真實地描繪了農村生活。與之前的風俗作品不同,宋代風俗畫更加真實生動,具有強烈的世俗精神,表現下層人民普通生活。因為內容通俗易懂加上描繪對象多是普通人,宋代風俗畫很容易被市民階級和農民接受,也因市場的擴大同時又促進了風俗畫的發展。通過以上因素可以得知風俗畫在宋代興起是歷史必然,因為宋代的政治環境、經濟、農業等整體發展都為風俗畫創造了極為有利的發展環境。百姓在獲得了溫飽滿足后便會去追求一定的審美藝術,進行自身精神上的陶冶,再加上風俗畫題材內容更加貼近生活,通俗易懂,具有人文精神,使普通人的生活在畫中得以展現,因此很受社會百姓的歡迎和追捧。也正是宋代市民經濟的蓬勃發展和商品的自由買賣,在宋代已形成初具規模的繪畫交易(這里的繪畫交易多指風俗畫)。在《畫繼》卷六記載:“劉宗道,京師人。作《照盆孩兒》,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每作一扇,必畫數百本,然后出貨,即日流布。實恐他人傳模之先也?!本砥哂涊d:“楊威,絳州人,工畫村田樂。每有販其畫者,威必問所住。若至都下,則告之曰:‘汝往畫院前易也。 如其言,院中人爭出取之,獲價必倍?!蓖ㄟ^記載便知,宋代風俗畫無論是戲嬰、田園、街市、貨郎等題材都已受到社會追捧,甚至有些風俗畫家因嫻熟技術和具有良好藝術效果的作品受到畫院畫家的青睞,其名聲在畫院中廣為流傳。宋代商品交易形成,風俗畫被市民百姓喜愛,代表統治階級的畫院畫家對民間風俗畫家的接受,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宋代風俗畫得以壯大,成為一股潮流,對后世繪畫影響深遠。
17世紀的荷蘭風俗畫發展也與社會背景息息相關,包括政治和經濟體制的改變。在荷蘭共和國建國之前,所屬地區受西班牙封建專制階級統治。而在14世紀時尼德蘭逐漸形成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到16世紀尼德蘭經濟已在歐洲前列。為了更好地發展資產階級經濟,擺脫西班牙封建統治的壓迫,爆發了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1609年,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勝利,成立了荷蘭共和國。政治體制的改變極大地影響了荷蘭發展,地理位置的優勢也使當時的荷蘭共和國成為了歐洲經濟貿易中心。正是因為經濟的繁榮發展,促進了手工藝、農業和市民生活的發展,使得在風俗畫上也出現了更多的生活題材。總的來說,風俗畫真實再現了社會生活,而社會生活影響了風俗的題材內容。17世紀荷蘭風俗畫不僅受宗教、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還受15、16世紀的尼德蘭民族傳統藝術等的影響,這些因素促使17世紀荷蘭風俗畫光彩奪目,舉世聞名。17世紀荷蘭風俗畫的興盛,不僅僅受畫面真實生動和表現社會生活流露出的現實主義的影響,還是種種原因聚集產生的結果。
三、結語
繪畫的興盛或是衰敗都受極大的因素影響,通過對宋代風俗畫和17世紀荷蘭風俗畫成因對比分析,不難發現二者的異同。在相同點方面:首先,宋代風俗畫及17世紀荷蘭風俗畫的繁榮都是在經濟高度發達的背景下興起的,經濟因素催生出更多的市民階級并促進了繪畫題材內容增多。其次,風俗畫中充滿濃厚的社會風情,生動、通俗、易懂,更容易被人民追捧。最后,繪畫的繼承方面,宋代風俗畫汲取了人物畫的特色,荷蘭風俗畫則是受了早期風俗畫的影響,正是有了繼承關系和基礎才使得風俗畫發展越加強盛。而差異方面,體制卻成了兩者對立點,宋代統治階級對繪畫的偏重與荷蘭宗教體制對繪畫的輕視形成了明顯對比。宋代風俗畫因統治階級的喜愛得到了空前發展,而荷蘭在宗教繪畫衰弱的同時,風俗畫全面發展。兩者雖說體制上對立,但不同的因素卻都促進了風俗畫的發展。在各因素的對比中得知,中外的風俗畫成因有著眾多的相似背景和差異,但在畫面內容中卻都表現了真實的社會生活和風俗人情。通過對繪畫成因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解讀繪畫作品。
參考文獻:
[1]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M]范景中,楊成凱,譯.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
[2]鄧椿.畫繼[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
[3]威斯特曼.荷蘭共和國藝術[M].張永俊,金菊,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4]吳自牧,張社國,符均.夢梁錄[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5]厲鶚.宋詩紀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
佳木斯大學
通訊作者:
張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