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寧
【摘? ? 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僅僅依靠課本內容是不行的,教師要借助大量的閱讀作業來豐富小學生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能力。因此,課外閱讀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單純的閱讀是不夠的,教師應讓學生感受從閱讀到樂讀再到悅讀的整個過程,為學生的綜合發展做準備。本文對家校共育模式下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提出幾點指導策略。
【關鍵詞】家校共育;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5-0149-02
【Abstract】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can not only rely on the content of the textbook. Teachers need to use a lot of reading homework to enrich the pupils' cognitive ability of external things. Therefor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s, and reading alone is not enough. Teachers should let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whole process from reading to happy reading to happy reading, so as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thei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everal guiding strategies for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under the mode of home-school co-education.
【Keywords】Home-school co-educatio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Guidance strategy
一、建立友好的學習關系,有效提高語文閱讀
在實際的小學教學中,學校都忽視了與家長的及時交流,因為對學校來說,提高某一時段的教學質量就是給家長最好的交代,正是由于學校的這種老頑固思想,沒有給學生樹立一個正確學習觀念,導致長期以來的教學水平都不能從根本上得到很大的提高,學校必須要端正這個概念,學校教育得以長久存在,就是為了培養一個又一個優秀的學生,促進其更好地發展下去。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沖破傳統思維的束縛,積極努力地去引導學生,做好與學生家長交流溝通的工作,全面地了解每個學生的閱讀興趣愛好,為今后提高教學質量做鋪墊。
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在素質教育的引導下,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高度重視家校共育在提高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效率中的重要作用。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和學生家長進行交流,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發揮學生課外閱讀的監督作用,綜合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教學資源,促使家長督促學生及時完成課外閱讀計劃,提升課外閱讀效果?;ヂ摼W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也為家校共育提供了良好的溝通平臺,促使教師能夠通過微信群、QQ群等多種方式,讓家長了解教師布置給學生的課外閱讀任務,在家長的干預下,讓學生能夠正在課外閱讀中擴大知識儲備,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例如:在小學語文閱讀中,老師就可以及時地與各位家長建設起良好的溝通環境,來提高課堂效率。就如在學習《媽媽睡了》這節課時,首先,老師可以進行課文的閱讀,把學生們的思維先帶入課堂,然后,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們描述一下媽媽或者爸爸在課外的時間里都是如何陪伴自己的,最后通過這么一個過程,教師可以從側面了解到每位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中所表現出的問題,為教師的家訪提供了便利,由此,既達到了家校合作的目的,還保證了有效的教學質量。
二、設置有趣的教學方法,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小學生的學習還處于萌芽狀態,一個優質的教學環境,可以把他們初始的學習興趣都調動起來,從而心情愉悅地去學習。因此,優秀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了小學生學習質量,教師可以舉行相關的閱讀活動,小組交流學習,分享各自的閱讀體會;還可以在教室里設置小書架,讓學生們把自己喜歡閱讀的書籍都放在那里,相互借閱,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另外,還需要教師用平等態度去對待每一位學生,給予更多的愛與鼓勵,與此同時,家長也需要積極地配合老師的工作,老師也把同學的情況如實的反應給家長,雙方之間相互信任,共同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教師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學生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發揮閱讀引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將課外閱讀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投入課外閱讀學習中。但是同時教師也要基于家校共育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家長能夠科學合理地參與進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中,讓家長肩負起檢查學生閱讀效果、對學生課外閱讀提供一定指導的重要作用,從而在密切親子關系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進行了一個階段的學習以后,教師通過對每個學生所掌握知識程度的了解上,和家長及時溝通商議,為學生創造一個有意義的教學場景??梢耘e辦課外閱讀的讀后感分享會,需要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一篇閱讀內容的讀后感,可以有效地把家長和學生不同想法都體現在讀后感中。開展這種教學方法,一方面鞏固了家校共育的教學合作,使學生對閱讀又有了新的認識;另一方面還加強了學生與父母之間的交流,更加有效地提高了課堂質量。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用情景對話的方式把課文內容表現出來,從而使學生更深入地去了解每個人物的內心感受。如上《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地融入這個場景中進行角色扮演,把裁縫的慢和顧客的急都聲情并茂的表演出來,通過這樣真實的對話表演,文章的有趣之處才能充分地體現出來,還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閱讀興趣。
三、開展課外實踐活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要想讓課文內容形象、生動的表現在孩子們面前,使閱讀的種子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芽,還需要教師和家長互相配合,根據課文內容不定期的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忽略這些問題,而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育,所以影響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因此,為了能讓這些問題不再出現,教師們應及時地改變自己的教學策略,在家長的配合下,舉辦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加貼近生活,感受大自然為我們帶來的美好景象,從而使閱讀的種子主根發芽。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對拓展學生知識面和完善學生價值觀的各個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家校合作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增強家長和學生的親子互動,結合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優勢,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外閱讀課堂中,進行語文的進一步學習。教師可以通過組織閱讀成果展示、閱讀讀后感演講比賽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讓家長成為學生學習的后盾,促使學生在親子共讀的實踐活動中,潛移默化接受知識的熏陶,不斷增強小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在《花鐘》的學習中,可以帶學生去公園欣賞各種各樣的花,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多樣的不同種類花的名稱,然后讓學生觀察它們各自的花瓣形狀,回去以后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文中表達鮮花盛開的方式,把自己喜歡的花寫出來,讓他們能夠結合文章內容和實踐活動,盡情在文字中抒發自身情懷。在這種實踐活動中,能夠豐富學生有關花的知識,還能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在和家長的溝通交流中,表達自己的對花的所看、所聞、所感。例如在《肥皂泡》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提前和家長做好溝通工作,安排學生回家以后和家長一起準備上課所學的吹泡泡材料,在次日的教學中,教師和家長共同帶著學生去附近空曠的地方,用吹泡泡的方式進一步加深學生與父母之間的感情,讓學生體會吹泡泡帶來的樂趣,根據泡泡的形狀發揮自己獨特的想象力,不但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還使學生對閱讀課文更加感興趣。
四、結語
在全民閱讀的時代背景下,要想培養新時代的人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必不可少。人們時常用“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描繪讀書的樂趣。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離不開閱讀,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能夠大大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文學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日益改變的教學觀念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核心理念,不僅適應了新課改的發展要求,還滿足了現階段對學生的教育需求。為了給學生的閱讀給予足夠的空間,家庭和學校就成了學生學習的固定場所。因此,就需要家長和教師相互溝通配合,及時與學校進行交流,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運用相應的方法,營造優質的學習氛圍以便學生更好的去閱讀。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階梯式閱讀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2924)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董玲.基于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好家長,2017(58).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