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妍 哈爾濱銀行
近年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以及關乎民生的基礎產業屬性,該行業始終受到較大關注,同時,行業中暴露出的價格增速過快、資本占用較大、資源消耗過度等問題也牽動人心。因此,系統地掌握該行業的相關現狀、從定量角度把握各指標間的數量關系、深刻認識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規律、合理預測未來市場趨勢是掌握和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途徑。
本文擬從實證的角度,擴大影響因子范圍,分析相關因素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同時選取全國及部分代表城市的指標,擴大數據層次范圍,減少全國性數據的平均效應,尋找影響區域房地產市場的主要因素。
土地供給及金融供給因素對房地產市場存在顯性影響。除此之外,目前房地產行業分析報告中,多見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因素及房地產行業本身的工程量計入觀察指標,前兩者視為房地產行業的長期影響因素,后者視為影響房地產供需關系的直接因素,因此,本文將上述指標全部納入本次回歸分析。
根據上述情況,本文提出以下假設推論:推論1:區域土地供給量價、金融供給量價對房地產市場存在顯性影響。
推論2: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因素對房地產市場存在顯性影響。
推論3:區域商品房市場工程量對房地產市場存在顯性影響。
1.因變量選取全國或區域商品房銷售面積、商品房銷售價格。
2.第一類自變量為土地供給、金融供給指標。本文選取全國或區域土地掛牌面積、成交面積、成交價格,以及全國M2、貸款利率5 個指標。
3.第二類自變量為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因素指標。本文選擇全國或區域GDP 總量、人均GDP、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口城鎮化率、人口增速和小學校在校人數6個指標。
4.第三類自變量為房地產市場工程量指標。本文選擇全國或區域商品房當年竣工面積、待售面積和施工面積3 個指標。
根據理論推導下的影響路徑,以及選取的各項指標,擬定如下本次實證回歸分析模型:

為提高分析針對性,除全國數據外,本文另選取沈陽、大連、哈爾濱三個城市的數據一并分析,以減少全國性指標的平均化影響。
全國及四市數據中,土地成交面積、土地成交價格數據取自網絡公開數據,其他數據均來自各地地方統計年鑒。
經SPSS 多元回歸分析,統計方法選擇“步進”,得出回歸分析結果如下表(已排除因子未列示):
通過對全國及三市的數據回歸分析,對前文擬定的4 個推論得出驗證如下:
推論1:沈陽市土地供給量價對當地商品房銷售面積存在顯性影響;哈爾濱市、大連市的商品房銷售價格受M2 顯性影響。
推論2:大連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受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顯性影響;小學生在校生,同時顯性影響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價格,在沈陽市對商品房銷售價格有顯性影響。
推論3: 區域商品房市場施工、竣工、待售面積對房地產市場不存在顯性影響。
根據全國及三市的回歸分析,各地房地產市場量價指標的影響因素存在一定差異性,表示對區域房地產市場來說,受地方行業政策、歷史經濟及人口等因素影響,影響房地產市場量價的原因并不單純局限于統一的全國信貸規模、土地供給等因素,另會因人口、居民可支配收入、待售商品房面積等因素產生局部性影響。
金融供給方面,哈爾濱市、大連市的商品房銷售價格受M2 顯性影響,表示全國信貸規模對部分地區的房地產價格走勢存在明顯影響。土地供給方面,沈陽市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受當期土地成交面積顯性影響,表示局部地區的土地供給對商品房銷售面積有推動作用。

因變量:商品房銷售面積-回歸結果

因變量:商品房銷售價格-回歸結果
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及價格、沈陽市商品房銷售價格受小學在校生人數因素顯性影響,表示以落戶、上學為剛需代表的人口因素,對房價、成交量均有正向推動作用。同時,該因素是唯一對房地產市場量價均有正向影響,考慮到該項指標存在一定自然剛性,因此該項指標對區域房地產市場的量價影響更具備長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