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網站3月18日文章,原題:新冠疫情期間,印度的中產萎縮而中國的中產則少有變化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危機正對全球各國生活水平帶來重大影響,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失去中產生活水平甚至陷入貧困。但是新冠疫情對印度和中國造成的經濟影響卻迥然不同。鑒于中印兩國人口之和約占全球人口的1/3,兩國各有約14億人口。這兩個國家應對疫情的過程,以及它們從疫情中的復蘇情況,將對全球一次收入分配的變化產生重大影響。
當印度在2020年跌入嚴重的經濟衰退時,中國卻能夠防止經濟收縮。2020年1月,世界銀行對印度和中國在2020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幾乎相同,分別為5.8%和5.9%。但在疫情暴發一年后的2021年1月,世界銀行修正了對兩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印度萎縮了9.6%,中國增長了2%。
皮尤的最新分析報告指出,由于經濟下滑(相比于如果沒有疫情印度可能的增速),2020年印度中產人數估計減少了3200萬,占全球中產群體(每天收入在10.01美元到20美元之間)減少總數的60%。同時,印度的窮人(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估計增加了7500萬,占全球貧困人數增量的近60%。然而,中國人生活水平的變化要比印度小得多。
每個國家的人口可以劃分為五大群體:窮人、低收入、中等收入、中上收入(每天收入在20.01美元到50美元之間)和高收入(每天收入50美元以上)。
與疫情前各自生活水平相對照,疫情期間印中兩國生活水平如何變化的對比會更加明顯。在疫情之前,估計印度2020年有9900萬人屬于全球中產群體,但是疫情發生一年之后,這一人數估計只有6600萬,減少了1/3。與此同時,印度的窮人預計已經達到了1.34億,是經濟衰退之前(5900萬)的2倍多。2020年印度的貧困率很可能上升到9.7%,比2020年1月時的預測值4.3%急劇上升。大多數印度人都屬于全球低收入群體。疫情發生之前,2020年印度原本應有12億人屬于該群體,占全球低收入人口的30%。但由于疫情使更多印度人變成(收入更少的)窮人,估計印度低收入人數已減少至11.6億。
而在這輪經濟下行中,中國估計有大約1000萬人失去了中產生活水平,相比于疫情前有5.04億人屬于中產群體,這一數字只占了很小的比例。同樣,疫情期間中國的低收入群體從6.11億增加到6.41億,在數量上也相對較少。
重要的是,2020年之前,中國占全球中產群體的37%。2011年到2019年,中國中等收入人口增加了2.47億人,出現了相當大的增幅。與此同時,中上收入人口幾乎翻了兩番,從6000萬增加到了2.34億。中國在這兩方面都占到全球增加人數的絕大部分。因此,疫情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有限也使整個世界松了一口氣。▲
(作者雷哈·沃納,陳康譯)
環球時報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