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3月19日文章,原題:五角大樓以中國為借口爭取新的龐大預算本周訪問亞洲前夕,國防部長奧斯汀表示:“中國是我們的不斷擴大的威脅。”他說:“我們仍然保持著優勢,我們將在未來增加優勢。”歡迎進入五角大樓預算膨脹的新時代,一切都以“中國巨大的威脅”為理由。
奧斯汀所說的美國對中國的“優勢”,更像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美國的核彈頭數量大約是中國的20倍。美國的軍艦噸位是中國的兩倍,包括11艘核動力航母,而中國目前只有兩艘航母。國家安全分析師塞巴斯蒂安·羅布林稱,華盛頓有2000多架現代化戰斗機,而北京只有約600架。此外,美國還有一個約800個海外基地組成的龐大網絡來部署其軍事力量。中國軍費開支約為美國的1/3。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邁克爾·奧漢隆指出,“如果中國加入了北約,我們會責備它分攤的不夠,因為該國軍費支出遠低于北約2%的最低標準。”美國的軍費比排在其后10個國家的軍費總和還要多,而這些國家大部分是華盛頓的親密盟友。僅美國的情報預算一項(850億美元)就比俄羅斯的軍費總額還高。
然而,美國從未想過,它的高昂軍費開支會被其他國家視為威脅。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上將在請求為其轄區提供更多資金時,對中國增加國防開支發表評論:“我無論如何都無法理解中國提升軍力的動機,除非這是一種侵略性的姿態。”但事實上,華盛頓的軍費比越戰高峰時期還要多(即便算上通貨膨脹),就不會威脅別國?
不管怎樣,以軍費開支判斷實力會有誤導性。美國在阿富汗投入的軍費可能是塔利班的1萬倍。但華盛頓仍無法在那里實現其目標——確保喀布爾政府順利地掌控這個國家。
考慮一下兩種截然不同的權力行為。美國的F-35戰斗機項目因成本超支和技術問題而備受困擾,最終將耗費納稅人1.7萬億美元。中國將在其“一帶一路”倡議項目投入相當數量的資金,這是一套雄心勃勃的貸款、援助和融資方案,用于世界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目標是與幾十個對北京重要的國家構建更牢固的相互依存關系。哪一筆錢花得更值?▲
(作者法里德·扎卡利亞為美籍印度裔時事評論家、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主持人,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