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婳 鐘磊
摘要:“紅色”二字使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備了獨有的功能,有別于一般的文學藝術作品,帶有明顯的政治傾向和中國特色。文章從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的功能入手,分析影響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的現實困境并提出優化路徑,以期幫助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更合理地發揮其功能性價值,從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開展。
關鍵詞: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22-00-03
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提出:“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血脈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奔t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作為紅色資源的一部分,作為文學藝術的一種特殊形式,實質上是一種社會意識,是中國精神,是一種先進的、不分時代領域的思想信仰[1]。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究其根本是一種思想價值的培育,能夠指導人的社會活動。因此,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同其他教育資源一樣,要想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價值最大化,必須堅持科學的理論思想和恰當的實踐方法,從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效發揮[2]。
1 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是一種優秀的紅色文化,其蘊含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目標具有一致性。相較于一般的文學藝術作品,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蘊含著社會主流道德價值,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著突出的優勢[3]。
1.1 思想引導功能
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具有涵育思想、引導價值觀念的隱性教育功能,其因為具有紅色特質,因此對比常規文學作品來說,更加注意思想道德的教育性特征。作品蘊含著中國人民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記錄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堅持不懈、艱苦奮斗的精神追求,飽含著紅色基因與紅色血脈,可以沖破錯誤思想觀念的禁錮,有著獨特、鮮明的思想價值[4]。作為中國人民艱苦革命奮斗歷程的縮影,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因具有真實性與科學性,可以作為生動教材運用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將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凝聚教育對象的思想價值觀念,使其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在無形中提高其鑒別西方多元思潮與抵御錯誤觀念的能力,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進“以文育人”提供文化支撐。
1.2 道德規范功能
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中富含的精神品德、革命道德等能夠培育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質,潛移默化地幫助受教育者建立道德認知、強化道德情感、堅定道德意志,從而實現其道德規范功能[5]。
第一,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可以幫助受教育者提升道德認知能力,這主要體現為其可以引導受教育者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是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作品中的英雄并非生來就是英雄。解讀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可以幫助受教育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不同人物的思想變化、行為準則和不同結局,形成科學的思維模式,客觀思考歷史與自身生存狀態,獲得人生啟迪,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第二,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作為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之一,擔負著對受教育者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責任,使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強化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主義責任感,勇擔時代重任。
第三,堅定的道德意志是受教育者自覺規范道德行為的強大內在驅動力。通過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中不同人物的性格、行為、命運,引導受教育者加強自我規范、自我約束與自我控制,增強自身道德選擇的自覺主動性。在面對困難與誘惑時,可以以堅強的意志進行道德選擇。
1.3 理想育人功能
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記錄并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目標與紅色信仰。作品通過生動的敘述描寫,告訴后輩們革命黨人的理想是什么,革命先輩們為了堅守理想信念付出了什么,具備育人的功能性特點?!爸袊锩貙⑷〉脛倮?,共產主義必將實現?!笔芙逃咄ㄟ^閱讀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可以感悟到歷史長河中,共產黨人追逐革命勝利矢志不渝的決心,以及為實現共產主義無畏生死的驍勇精神,可以參省思想,振奮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培育理想信念,有無崇高的理想信念是衡量受教育者是否樹立起正確三觀的重要標尺。追求理想信念,堅定人生目標,是當代學生茁壯成長,奮斗事業,創新未來不竭的動力源泉。
2 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現實困境
2.1 多元價值觀念的沖擊
隨著當前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升,西方如“歷史虛無主義”“無政府主義”“文化霸權主義”等消極的社會思潮以強大的勢能滲入我國國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我國的文化建設產生了危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歷史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打著藝術創新的幌子歪曲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產生的歷史背景,否認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忽視中國的文化底蘊,對國民科學思想價值觀的樹立帶來了嚴峻挑戰[6]。西方多元價值思想在滲入國民生活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的思考,這對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不利。
一方面,隨著多元文化的滲入,西方價值觀念通過影視、音樂、游戲等形式對中國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產生了悄無聲息的影響,使受眾的價值取向發生偏離。另一方面,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文化缺失的現象,對人們的價值觀念造成了沖擊?!帮嬎荚础薄皯浛嗨继稹薄耙娰t思齊”等這類在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中被弘揚的價值觀念,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和多元價值的沖擊下轉變成誠信缺失、貪圖享樂等。特別是成長于新時代的青年,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中呈現的殘酷艱辛的革命事跡仿佛是遙遠時代的故事,其所表征的精神在他們眼中更是木訥陳舊、落后乏味的代名詞,這對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核心精神的傳遞和傳承造成了巨大的阻力。
2.2 宣傳方式的滯后
在閱讀市場上,網絡文學興起,青年閱讀具備極強的便捷性,但也使得讀者們多追求直接報償和閱讀快感,紅色經典文學這一傳統文本在圖書市場中逐漸邊緣化。部分讀者日益浮躁,不愿閱讀紅色經典文學,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對當代社會群體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嚴重背離了當下主流價值觀,弱化了其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擔負著為青年一代實現思想領航的重要使命。目前,部分高校對自身軟、硬實力關注失衡,這極大地限制了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融入。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高校對紅色文化建設的投入有待增加,校內紅色氛圍不夠濃厚;二是校園多媒體平臺建設的機制有待完善,高校缺少借助學校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等互聯網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思維;三是部分高校引導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閱讀的方式單一,流于表面,不能有效喚起學生深入閱讀紅色經典文學的熱情。此外,部分高校在推進紅色教育的過程中,不能精準把握紅色文化與主流價值觀的契合點,禁錮了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空間,導致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沒有達到預期。
2.3 讀者自身因素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社會文化傳播形式發生了巨大變革。外來文化的沖擊、網絡文學的興起、娛樂方式的豐富,都導致當前年輕群體主動選擇閱讀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的概率變低。致力于寫實的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在被浪漫主義充斥的現代社會中顯得格格不入,年輕讀者對其沒有閱讀興趣,文化自信有待進一步增強。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年輕讀者缺乏自我認知與辨別能力,這嚴重阻礙了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在衣食無憂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閱讀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較為被動,這是因為學校思政教學內容固化,缺乏閱讀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的環境,學校紅色氛圍也不夠濃厚。同時,部分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在時代背景、語言表達、創作技巧和手法等方面對讀者的文學素養要求要高,缺乏探索精神的讀者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導致閱讀積極性大打折扣,阻礙了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思想教育功能的精神內化。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奔t色經典文學閱讀者因其自身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質存在差異,也存在多樣性和復雜性。教育對象的多樣化和復雜化對當下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的閱讀和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除了要更加注重方式方法外,還應該關注對受教育者文化素質和精神品質的培養,提升其文化素質和精神品質。同時,受教育者也應該及時反思,客觀面對自身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自身文化素養和思想高度,只有這樣,才能使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3 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優化路徑
3.1 全力營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環境
我國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作為一種特殊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具有突出教育意義的紅色文化。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切實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需要社會各方齊心協力,多路并進。
第一,政府部門要加強對社會文化的監督管理,嚴格把控文學作品宣傳內容,可以通過廣告標語、影視短片等將紅色元素滲透在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中,在無形中強化國民對紅色文化的認知。
第二,新媒體平臺作為當今文化建設的主流輿論陣地,要嚴格規范平臺運作程序,嚴格監控各類言論,不斷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與此同時,新媒體平臺還應主動承擔起營造我國主流文化氛圍的重任,加大對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的宣傳力度,弘揚主旋律,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潤物細無聲”地增強年輕一代的文化認同[7]。
第三,要創建學校、家庭、社會的三方聯動教育體系,形成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閱讀的多方聯動參與,可以通過信息共享的方式共同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引導青年一代深入閱讀,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強化思想道德建設。
3.2 優化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的傳播途徑
首先,可以通過擴展校園網絡空間有效傳播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充分挖掘新媒體宣傳渠道,搭建立體化平臺,加強內容篩選和宏觀調控,守好主流輿論陣地,提高紅色文化資源教育的適配度和認可度,從而強化對學生思想觀念的引導。其次,可以通過開展紅色黨團活動、懸掛革命英烈圖片和校園標語等方式強化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育人環境,讓紅色經典文學作品記載的革命故事走進校園,在無形中浸潤學生的心靈。最后,可以依托校史館、圖書館、藝術館等資源場所,豐富學生閱讀空間,倡導對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的深度閱讀,最大限度激發學生閱讀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的興趣,從而使作品中傳達的精神力量實現情感內化。
3.3 重視受教育者的主體性
在新時代,尊重教育對象的主體性,增強教育對象閱讀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的自覺主動性,對發揮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著重大意義。首先,要提高受教育者的歷史素養,提升受教育者對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傳達的紅色精神的認可度,自覺抵御歷史虛無主義。其次,要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養,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識素養和審美能力,指引受教育者從不同角度看待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增強審美意識,拒絕低俗文學。最后,要增強受教育者的文化自覺,使受教育者在面對誘惑時可以自覺抵制不良文化。一方面要引導受教育者正確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培養受教育者對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的興趣,使其自覺主動閱讀紅色經典文學。此外,還要引導受教育者將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的精神內涵內化于心,做到知行合一,踐行始終。
4 結語
文以載道,紅色文學作為文學的一種特殊類型,傳播了當前社會弘揚的主流價值觀,具有不可忽視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應通過打造健康的閱讀環境、創新宣傳方式、增強受教育者主體性等途徑,有效助推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潛移默化地提高國民思想政治素養,強化道德認知,錘煉個人品格,堅定人生理想。
參考文獻:
[1] 舒成剛.紅色文學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2] 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24-59.
[3] 王龍生.紅色經典藝術融入高校人才培養的路徑與策略[J].高教學刊,2020(22):151-153,157.
[4] 李霞,曾長秋.論紅色資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求實,2011(5):93-96.
[5] 衛崢妮.紅色經典文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重慶:重慶郵電大學,2021.
[6] 楊中華.自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J].紅旗文稿,2021(8):39-41.
[7] 丁恒星.紅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7):67-70.
作者簡介:陳子婳(1997—),女,河南安陽人,碩士在讀,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鐘磊(1965—),男,湖北荊門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391250190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