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啟碩
摘要: 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全面來臨的市場發展背景下,對于港口物流企業來說,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也隨之增加,同時在實現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逐漸成為各類企業越來越重視的戰略資源,所以針對員工的開發激勵也逐漸上升到企業戰略管理的高度。在當前的港口物流企業不斷發展,實現人力資源深度開發利用的過程中,需要基于新的角度去對當前薪酬激勵機制進行管理,從而促進港口物流企業能夠實現高速發展。
關鍵詞: 港口企業;薪酬福利;激勵
1 前言
港口物流企業相較于其他類型企業其自身擁有一定的特殊性,故在薪酬福利激勵管理工作當中也具有不同的要求。港口物流企業的持續高質量發展將會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命脈,而且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港口物流企業本身的發展已經有了飛躍性的進步,因此,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規避一系列潛在的安全隱患,規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致使各項工作一一順利落地? [1]。
2 港口物流企業薪酬福利激勵現狀
2.1 企業非常重視薪酬福利激勵
薪酬福利激勵工作的管理在港口物流企業經營管理中占有極大分量。員工正是由于更為重視薪酬福利的激勵導向,使員工在能夠得知可以通過增加勞動成果來提高自身收入,從而進一步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更加努力為公司經營發展貢獻才智力量。在這種情況下的企業薪酬福利機制對于優秀企業的員工激勵具有獨特的優勢。據有關調查顯示,在港口物流企業管理中,人力資源部門非常認同薪酬對企業人才的獨特吸引力的,同時在諸多有影響力一系列的因素當中,薪酬福利激勵影響程度僅次于發展空間? [2]。所以,在目前的港口物流行業當中,大多數企業已經具有完善的薪酬福利機制和擁有公平公正的企業文化氛圍。
2.2 薪酬激勵制度建設較為完善
在薪酬管理組成內容當中,薪酬機制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吸引以及保留和激勵員工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最基本的企業管理制度來看,在目前的大多數港口物流企業的體制架構中,都已經建立了非常完善的薪酬管理工作制度。而且隨著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對港口物流企業管理工作要求更加嚴苛,但依舊存在部分港口物流企業的薪酬激勵制度不夠完善,亟需依據具體情況做好相應的機制改革。
2.3 逐漸加強對市場薪酬調查
因為港口物流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較來說工作強度較大,并且隨著新時期發展背景下帶來的工作新變化,港口物流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將面臨巨大挑戰。為了能夠更好的吸引以及保留和激勵優質人才,需要對自身的薪酬水平與同行業的薪酬水平進行對比研究并進行優化改善,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薪酬激勵作用? [3]。在當前的部分港口物流企業內部已經開始著手做好薪酬調查,雖然沒有實現全覆蓋,但充分說明港口物流企業逐漸開始認識到薪酬標準以薪酬結構的制定要保證在物流行業內的先進性。
2.4 薪酬調整的規范化
在不論何種類型何種行業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需要基于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變化以及自身的發展規模去進行薪酬的不斷調整,這也是現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最主要最迫切的一項內容,這樣才能夠符合當前勞動者對工資薪酬的預期要求? [4]。目前國內的港口物流企業基本上實現了以年為周期的固定調薪,其余的企業則是在薪酬調整過程中周期并不固定,而且大多數年限都比較長。但繼續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對于港口物流行業持續發展來講,薪酬的調整是充分了解市場人才價值的動態變化并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主要手段。
3 港口物流企業薪酬福利激勵管理問題
3.1 薪酬福利激勵水平較低
首先,港口物流企業自身的薪酬福利激勵成本低,但年均增長速度卻非??臁τ谛劫Y水平來講,高低程度主要是依托各種指標進行展示的,在薪資水平當中,人均薪酬福利成本是對薪資水平進行衡量與判斷的最主要指標? [5]。而基于實際調查結果來看,港口物流企業在現階段的薪資水平相比較于社會其他行業來講明顯是比較低的。企業自身各種崗位在與外部其他社會行業相競爭的過程中,外部競爭性是非常低的,而且缺乏競爭優勢,這對于港口物流企業的持續發展來講是極為不利的。從港口物流企業運營發展來講,自身薪酬福利支出水平卻在呈逐年上漲的趨勢,薪酬成本占比逐年提高,間接證明港口物流企業之間的人才競爭愈加激烈。
其次,就是港口物流企業自身內部的薪酬差距是比較大的。因為從分析港口物流企業生產運營實際來說,本身內部不僅有基層員工,還有不同層級的管理人員以及領導層,所以不同員工級別之間的薪酬差距大小將會直接反映出當前企業內部薪酬的公平性,同時也是企業薪酬水平高低以及薪酬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體現。據有關調查顯示,在當前港口物流行業內部最高年薪酬以及最低年薪酬的平均差距達到25萬元,同時行業內的薪酬最大差距高達150萬元,最小差距為2萬元。除此之外,從薪酬差距角度來講,其本身還能夠體現企業自身薪酬制度是否發揮了真正作用。尤其就港口物流企業面臨的大環境而言,因為隨著港口物流行業對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工作的整體要求提升,所以針對有豐富經驗以及相應專業知識的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相應的帶來薪酬激勵福利政策也不斷增加。所以在現如今的港口物流行業中,一些擁有豐富專業背景和多年從業經驗的經理層級工作人員,在行業內的年薪中位值達到16萬元,如果是在中外合資港口物流企業之中年薪中位值還會增加8萬元,達到24萬元。甚至是有一些港口物流企業公司的高級管理層,年薪甚至超過百萬元。
最后,是起點薪酬較低,學歷對薪資帶來的影響較大,這一問題在港口物流企業中來講,一直以來受到員工的重點關注。在一般情況下,來源于人力市場所招聘而來的應屆大學畢業生的起點薪資并不高,對于一線城市來講,學生的起點薪資高達8000元左右最低為4000元左右,如果是在一些二線或者是三線城市,那么學生的起點薪資就可能會更低,最高可能為4000元,最低可能為1500元。而基于港口物流行業企業的畢業生起點薪資來看,與當前社會其他行業的平均起點薪資是具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顯現不出行業本身的競爭優勢。而在這個過程中,新入職學生本身的學歷不同,也會導致自身的起點薪資有極大差距,大專畢業生以及本科畢業生和碩士還有博士在就業的過程中起點薪資每一級別差距低則500元,高則1000元甚至達到2000元。
3.2 薪酬福利結構單一
在現如今的港口物流企業薪酬管理體系下,實施企業自身的薪酬福利酬激政策的過程中,存在中長期激勵嚴重不足,也就是說在現有的激勵制度當中,整體機制是比較單一的,缺乏多樣化的激勵以及福利。而對于非常單一的薪酬福利激勵政策來講,在實施的過程中會影響到員工的穩定性以及工作積極性,因為在新時期經濟發展行業背景下,當前薪酬多樣化和內外部競爭越來越嚴重,所以港口物流企業自身的薪酬結構與福利政策如果不進行多元化轉變,將面臨較大的挑戰。對于當前港口物流企業的福利多樣化發展來講,現代化的港口物流行業不僅需要面向員工提供更加具有競爭力的薪酬,而且還需要進一步為員工謀福利。在企業面向員工進行薪酬福利激勵體系設計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加強對薪酬保障和激勵作用的重視之外,還應當為員工提供更加全面的社會補充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并提供一些其他的設備投入與設施性福利并安排組織企業文體活動等等作為福利,讓福利政策能夠更加多樣化。
4 港口物流企業薪酬福利激勵管理對策
4.1 加大薪酬福利激勵管理體系建設力度
在開展薪酬福利激勵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對身處行業高速發展窗口期的港口物流企業,應當充分認識到行業內員工對薪酬激勵福利所提出的實際要求,相比較于過去有了許多轉變,并不僅僅滿足于單一的薪酬獎勵,或者是節假日福利,在激勵過程中采取正確有效的措施讓員工接受到激勵和鼓勵。正因為如此,應主動面對前文所述的薪酬福利激勵管理工作存在的種種問題,加大薪酬福利激勵管理體系建設力度。依托企業內外多元化多層次的方式,為員工提供更加深入的保障以及更加全面的福利,讓員工能夠在在享受企業提供薪酬福利激勵政策保障中,真正能得到滿足。
4.2 完善薪酬福利體系
對現階段的港口物流企業來講,應當結合薪酬福利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基于企業自身的薪酬福利體系運行現狀進行研究。通過薪酬福利管理機構的完善和管理體制的優化,對現有的薪酬福利激勵體系建設進一步拓展,構建更加多元化以及系統化的激勵機制,使薪酬福利激勵能夠真正發揮作用。面向全體員工起到激勵以及留用的作用。尤其重點要進行核心員工的激勵計劃制定,因為港口物流企業的核心員工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多且更大的經濟價值,所以針對這部分人力資源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激勵計劃制定,使這部分員工能夠感受到對企業本身的高度認同與信賴感,進一步激發員工更為充足的工作動力與熱情。
4.3 提高薪酬福利水平
隨著現階段當前我國經濟的快速進步和發展,員工的生活基本成本不斷攀升。但根據調查結果發現,在某些港口物流企業在重新優化設計薪酬激勵福利政策過程中,發現員工享受目前企業提供的這些福利政策對于降低日常生活成本并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的幫助。港口物流企業應當在不影響企業持續運營發展的大前提下,對現階段的薪酬福利激勵水平進行全方位提升,讓企業新老員工都能夠得到保障,并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并在具備一定的成熟條件的基礎下,要逐步制定年度薪酬晉升機制。讓企業管理者根據實際情況以員工的本年度工作情況予以等級評定,保障員工能夠借助這種機會獲得更高的薪資待遇。不至于在薪酬矛盾激化時,員工僅僅只能通過依靠跳槽或者辭職、轉換行業獲取更高的薪酬,同時導致企業將面臨不可避免的人力資源流失。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發展背景不斷變化與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深水區”,港口物流企業在現階段開展企業管理工作時,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基礎管理工作水平以及完善現有的管理體系,特別是薪酬福利激勵體系。因為在當前港口物流行業的發展與競爭的交鋒中,在企業與企業的激烈對抗中,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人力資源的競爭,所以國有港口物流企業要進一步加強薪酬福利激勵管理工作水平提高與相應的企業管理體系的建設,切實增強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夢瑤,白士軒,田寒,王小平.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薪酬制度改革的對策建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21(11):146-148.
[2] 曹忠輝.創業型企業如何設定薪酬激勵體系[J].企業管理,2021(10):99-102.
[3] 凌志斌.企業薪酬激勵與精細化管理[J].人才資源開發,2021(19):85-86.
[4] 白士軒,李宏義,王小平,李云霞,張田源.國有企業薪酬制度改革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1(11):4-6.
[5] 陸元媛.L型經濟環境下N市中小型企業人力成本控制調查——以A企業為例[J].中國市場,2021(28):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