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山報》3月22日文章,原題:檢驗與中國合作的最佳地點是阿富汗國務卿布林肯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與中國同行在阿拉斯加會談開幕時展開激烈辯論,我們得以一窺美中“極為激烈的競爭”的樣子。
然而,對美國的對華戰略的考驗還在于,如何在涉及雙方重大利益的問題上進行最優合作。鑒于目前雙方存在著分歧和不信任鴻溝,確定在哪些問題及如何合作是一個難題。阿富汗正是探討中美合作前景最合適和最迫切的地方。
當然,與北京的合作并不意味著華盛頓應該回避競爭。但地緣政治競爭對手之間的合作是可能的。美國不應僅僅因為害怕在國內或國際社會面前顯得軟弱就拒絕合作的機會。在雙方都認識到問題急迫性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并不總是意味著重大讓步,有時外交協調和信息共享就足夠了。
阿富汗問題現在為這種有限合作提供了絕佳機會。拜登政府宣布計劃加速和強化外交手段,以避免阿富汗局勢在美軍撤出時出現崩潰,并確保塔利班繼續參與談判。
中國在阿富汗主要有三個目標:消滅國際恐怖組織,特別是與新疆有聯系的恐怖組織;美國和北約軍隊從中國西部門戶撤出;獲得充分的安全保障,以便能夠利用阿富汗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美國一樣,中國現在也意識到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緊迫性。在美國邀請參與解決阿富汗問題的5個“周邊”國家中,只有印度可被視為美國的堅實伙伴。其他國家,如俄羅斯、伊朗和巴基斯坦,與北京的關系都明顯好于與華盛頓。因此,北京在這些國家的影響力對于避免不必要動蕩及贏得阿富汗各派支持至關重要。▲
(作者丹尼爾·馬基,喬恒譯)
環球時報2021-03-24